周演秋+張進+張寶+周夢+楊海艷
摘要:屯堡坐落在貴州安順地區,有著濃厚的文化歷史,尤其是傳統服飾,被人們稱為明代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服飾為例就屯堡文化展開論述。
關鍵詞:屯堡文化;研究;服飾
在貴州安順地區的屯堡,至今仍保留著一些獨特的“明代遺風”,比如石頭村寨和鳳陽裝束,充分展現了當地深刻的文化淵源和獨有的社會背景,尤其是當地的傳統服裝,雖然看起來像是少數民族的服裝,但實際上是漢族人的裝束,據相關資料記載,這是距今六百多年的明代遺留下來的服飾,本文以服飾為例,對屯堡文化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女子“鳳陽裝”
屯堡婦女是屯堡文化的主要繼承者,尤其是從頭到腳的裝飾,估計也是距今六百多年前明朝時期漢族“鳳陽裝”的唯一繼承者,有些地方志上將屯堡人稱為“鳳陽笄”、“鳳陽籍”。
1.頭飾和首飾
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美是不分階級的,無論你是貴族亦或是平民。屯堡女子的發式比較獨特,她們將頭發分成三綹,前面的兩綹挽到耳際后面,形成了“兩耳蓋發”樣式,未婚女子將后面頭發梳成長辮子,已婚的女子在腦后挽成圓髻,以發網和玉搔頭裝飾。就有古詩對其進行了描述“金雀玉搔頭,生來換莫愁”,說明當時對頭飾的看重。屯堡女子還有把青布和青紗折成寬度約為1寸半的布條包在頭上的風俗。以前也只是在公婆或父母去世后為了表示盡孝才會包上白布條,如今女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包白布頭帕。
首飾在不同時期都會以它豐富的形式點綴著當時女性的外在美。屯堡的女子對于首飾十分熱衷,幾乎每一個成年女子都佩戴戒子、耳環、手鐲。戒指上一般都有“福、祿、壽、喜、財”等吉祥字樣。在屯堡地區,佩戴首飾的習俗保留至今,只是現在的女子佩戴的首飾遠不止這些了。
2.婦女長袍
鳳陽裝主要分為長袍、右衽和低圓領,圓領的高度約有1.5到2厘米,用一些與衣服布料顏色不同的布料鑲嵌內層和滾邊,用來做領部的裝飾。衣服上有一些鑲邊,這些鑲邊顏色各異。衣服的袖口向上翻折,袖子的袖口處用不同的布料鑲邊。分別有七個扣子和扣絆,紐扣是用布條折疊然后經過縫合而成,稱之為“棒頭紐扣”。在長久的發展中只有少許變化,鳳陽裝的款式很大程度保留了以往的特色。
3.婦女的圍腰布
屯堡婦女勤于田間勞作,一塊圍腰布就可以當做裝飾品,又可以做擋污的“屏障”,其款式為長方形,上部分有八九厘米的不同布料鑲邊。這種飾物被叫做“蔽膝”,用以表示對先民所創衣服樣式的紀念。到漢代時候已經發展成蔽膝之制,用來做禮服的蔽膝,也有庶民用使用的蔽膝,后者形式像圍裙。從漢代的畫像中可以看出,民間勞作女子佩帶的圍裙顯然是蔽膝的原型。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時的女子系圍裙并不是為了保留古制,也不是僅僅為了美觀,更是注重它的使用價值。有的圍腰被繡上圖案,例如俗稱“六花結”的繡花結等裝飾圖案。
4.鳳帽,鞋墊和單勾鳳頭鞋
風帽有多種樣式一般有木魚帽、魚尾帽、和大風帽。木魚帽形如木魚:魚尾帽的后部就如同金魚的尾巴,獨具特色;大風帽的后部則像鵝的形狀。這些風帽上面都繡了動物的圖像或者一些吉祥如意的字樣。
鞋墊也是屯堡地區女子特別喜歡的繡制品。鞋墊既可以被制作者使用又可以送給親朋好友或者心上人。這些鞋墊上的一針一線都凝結著她們的思念和祝福。一般情況下鞋墊上都會繡有一些花卉、萬字等圖樣,也有些女子會繡一些文字表達自己的愿望,例如像“花開富貴”和“永結同心”等字樣。
在屯堡,與長袍、圍腰相匹配的還有單勾鳳頭鞋。單勾鳳頭鞋多以青藍不做幫,也有紫色、青色、粉色等,色彩繁多;鞋墊是橡膠的,白布納底;鞋頭尖尖翹起,鞋面有許多精美的圖案。據記載,有一種用絲織成的鞋,因為色澤豐富多彩被稱為“錦鞋”。鳳頭鞋的歷史悠久,很早就已經存在并延續下來。
二、男子“鳳陽裝”
1.男子的長衫
以前,屯堡男子或穿長衫或穿對襟短衣。對襟短衣又被稱之為“三個荷包”衣服,因為右胸前和左右下擺處各有一個荷包而得名。無論是長衫還是對襟短衣一般情況下都是由藍布、青布、白布、淺藍色布料縫制而成,七顆布疙瘩或釘五顆。穿長衫時,要系青布腰帶,頭包青布頭帕。褲子上下都十分寬大,需要用布腰帶把褲子扎在腰問。目前這種寬大的長衫裝束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被自然的淘汰了,只有少部分的老人還在穿。
2.男子的“戰腰靴”
過去,男子在夏天一般穿布鞋或者草鞋以及自己家自制的布襪,著短衣;冬天,則穿長衫,長筒的釘子鞋形同戰靴,俗稱“戰腰靴”。“戰腰靴”既可以保暖防滑,又可以讓屯堡男子看起來顯得雄壯威武、精神抖擻。有一首山歌是這樣贊美這種靴子的:
“戰靴皮鞋穿腳上,行走如風穩當當,走南闖北都有勁,妖魔鬼怪也避讓”。只是如今,“戰腰靴”也已經失去了穿著的場所,也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
三、文化內涵
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之一,服飾是屯堡人給現代人留下的傳統寶貴文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社會充滿了時尚潮流,時尚在各個領域的都有所滲透,服飾領域也是其中之一。屯堡人的服裝與現代少數民族和現代服裝都有所不同,無論是發飾還是服裝樣式上都有著較大的差別。在各種思潮的充斥下,人們越來越追求標新立異,而屯堡人的傳統習俗和思想一直“固執”遺傳至今,自然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屯堡人對血緣親情非常重視,即使生活在他鄉也會一直守著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一方面是為了對先人建功立業的偉績加以懷念,另一方面是為了延續他們作為漢族人的驕傲和自豪,這一點值得當前人們學習和反思。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得以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一個民族智慧和創造力的表現。從屯堡人的服飾文化中可以看出,珍視和保護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以服飾為代表的屯堡文化向今天的人們展示六百多年前明代的縮影,也因其豐富的文化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屯堡文化給我們研究明代漢族服飾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也給世人很多的警示。當前社會有關部門應當將服飾發展和文化研究有效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的開發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