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書芹
摘要:自制教具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目前通用技術教學資源的有效補充,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本文借用自制的“開環及閉環控制系統演示儀”分析了自制教具與通用技術的契合點,闡述了自制教具在現行教學中的必要性。
關鍵詞:自制教具;通用技術;教學需求;探索研究
現狀:其一,由于通用技術課程受開課時間及現行高考制度的限制,造成教學設備及耗材嚴重不足,我校雖已配備了通用技術實踐操作教室,但配套的實驗器材很少,學生操作設計所需耗材幾乎沒有,導致通用技術實踐操作課成為“無米之炊”。其二,專業設備難以滿足教學要求。我校雖配備了一部分木工、金工和電工工具,還有一臺電鉆。但這些笨重而又高度專業化的工具和設備,對于使用場地、使用人員的技術素質等方面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在實際應用中,并不能完全滿足教師對教學設計的需要。
由此可見,在通用技術課堂中可以直接“拿來”的教具并不多,而自制教具就可以緩解這一教學矛盾,由于它形式多樣,價格低廉,貼近生活,緊密結合教材,所以對于提高通用技術教學效果,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用技術學科需要教具
1.課程立足實踐,教具是良好載體
通用技術課程是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基礎教育課程,是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它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技術素養,因此教學中要求理論指導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鑒于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科的要求,因此必須借助于載體,而教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2.自制教具可以化抽象為形象,變被動為主動
教育家杜威指出:“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趣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自制教具針對性強,直觀形象,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及師生互動性,另外它還可以使學生能較長時間地維持大腦的思維活躍度,能更好地突破抽象的知識難點,因而教學效果也會自然倍增。
二、自制教具挖掘的有效策略
1.換位思考,想人所想
首先,教師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讓我們來思考一下:以學生們的生活閱歷,他們對通用技術教材最感困惑的是什么?例如,在控制系統中我們提到了“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學生對于兩種控制的理解與區分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如果做一個適當的教具擺在學生面前,這樣就會使其形象化很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也會降低很多。在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套“開環閉環控制演示儀”,先讓學生觀看兩種控制過程的不同——當選擇“開環控制”開關后,設定定時器的時間,當定時器設定的時間到達之后,水泵就會停止抽水,整個控制過程也隨之結束;當選擇“閉環控制”開關后,這時水泵就會時斷時續,因為電磁繼電器要受到浮子的限制,當浮子低于最低水位后,這時電磁繼電器啟動,帶動水泵抽水,當水量達到最高水位后,電磁繼電器自動停止工作,水泵也就停止抽水工作,直到用戶用水后水位降至最低水位處時,電磁繼電器才會再一次開啟開關,進行下一個控制過程。在學生了解了兩個控制系統之后再結合教具展示控制器、執行器、被控對象、檢測裝置等一系列控制過程中所用到的專有名詞,這樣學生結合教具就會很容易區分“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了。
當教師時刻將自己看作是一名學生,用學生的眼光去研讀通用技術教材時,我們還會發現很多“我們”所不懂的東西,如光控路燈,光敏傳感器長什么樣子?自動門控制系統中的人體感應傳感器為什么能感應到人的信號……總之教師只要經常換位思考,想學生所想,陪學生一起成長,便能找到更多自制教具的好素材。
2.關注生活,勤于動手
由于通用技術與生活緊密相連,這要求所有任教技術學科的教師必須要關注生活,勤于動手。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多去電器城、電子城轉轉,不僅能開闊視野,也能為設計教具帶來更多的靈感。為了拓寬學生視野,筆者曾設計制作了一套“自動澆花控制裝置”教具:其中設置了“濕度傳感器”和“濕度控制器”兩個關鍵部件,“濕度傳感器”感應濕度值,“濕度控制器”控制“加濕器”的通斷,以達到控制空氣濕度的目的。教師演示后學生覺得新奇又好玩,對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理解得也更加深刻透徹。
自制教具是一個應用科技知識結合教學經驗進行創新性勞動的過程。從發現問題、明確問題,經歷設計、選材、組制、測試、評估、優化等一系列步驟,整個過程需要不斷反思,不斷實踐,不斷改進。這個過程能訓練和提高教師各方面的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技術能力的發展。總之,自制教具意義深遠,作為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習,多作研究,制作出更多符合教學需要的教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