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大數據引領創新發展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徐海星
“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拓開。”貴陽城市坐標甲秀樓前,有一副長聯形象描繪了這座城市基因里的開拓創新精神。
作為全省發展的“火車頭”和“發動機”,5年來,貴陽緊緊圍繞創新作文章,既探索西部省會城市崛起的新路徑,也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創新突破,貴陽開啟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2016年,貴陽生產規??傊颠_3157.7億元,經濟增速連續4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2012年,貴陽的GDP為1700.3億元,占全省的28.8%,實際增長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盡管貴陽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但經濟總量排名卻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靠后。
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貴陽,發展無疑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但貴陽又有自身的區位劣勢,該走一條怎樣的發展道路?
唯有創新驅動發展,選準突破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道路。
貴陽綜保區富士康服務器生產基地,總用地面積180畝,是富士康在中國內陸建成的第三個服務器生產基地。“基地主要進行高端存儲服務器的定制生產,能提供覆蓋大數據產業鏈所需服務器的所有產品類別?!备皇靠悼萍技瘓F服務器事業部總經理傅富明告訴記者。
2016年3月18日,基地生產的第一臺服務器出貨,這意味著貴陽服務器制造實現了零的突破。
從零起步,無中生有,貴陽通過創新產業發展路徑,首次在大數據產業上搶占了先機,“中國數谷”強勢崛起。
2016年底,全市數據中心服務器達3.5萬臺,呼叫中心坐席15萬席,大數據及其關聯企業達到4000戶,產業規??偭砍^13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700億元。
貴陽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力,占據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先導地位,傳統產業也在創新理念指導下不斷轉型升級。
過去5年,貴陽共創建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33個,成功打造農業嘉年華品牌,現代農業增加值占一產比重超過33%。
全面啟動“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吉利整車制造等一批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裝備制造、現代制藥等特色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74%。
貴陽獲批全國移動金融試點城市、科技金融試點城市,全市年旅游接待突破1億人次,總收入達1389.5億元,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超過52%。
依托大數據技術,貴陽實現了政府治理手段的創新,既把權力關進籠子,也讓群眾少跑路。
“自從有了大數據,民警辦案效率明顯提高?!蹦厦鹘痪箨犆窬飦唽Υ髷祿淼谋憷钣懈杏|。
貴陽市交管局是最早運用“數據鐵籠”的政府部門,民警每天的執法情況都被記錄,實現權力運行和個體行為“事事進流程、人人全留痕”。
目前,“數據鐵籠”還涵蓋考勤紀律、案件辦理、車輛駕駛人管理等領域,大數據讓整個辦案過程都變得透明公開。
得益于這樣的手段創新,貴陽的政府治理變得更加高效,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如今,貴陽在40多個政府部門開展了“數據鐵籠”試點,對權利運行實施全程電子化、處處留痕跡,實現“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
以大數據為核心,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模式,貴陽正邁出新的步伐:
利用大數據等方式完善“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推進簡政放權。過去五年,貴陽共公布清單事項4074項,委托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7項,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和公共資源統一集中交易。
“互聯網+政務服務”打破了信息孤島,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目前貴陽所轄168個鄉(鎮、社區)已全部建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室,有1408個村(居委會)建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站。
政府數據實施“聚通用”攻堅會戰,全市建成統一的“云上貴州·貴陽平臺”,實現政府數據統一匯聚存儲、安全管理與開發利用。
大數據精準幫扶平臺通過融合各部門涉農數據,整合各方幫扶資源,實現對幫扶對象的精準識別和管理。
創新,是運用大數據發展產業,倒逼政府部門業務流程再造,也是運用創新理念進行社會治理。
對貴陽而言,社會治理有著不同尋常的含義。
老舊小區集中,規劃建設陳舊落后,基礎設施老化;刑事案件高發,治安問題突出;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問起前些年對貴陽的印象,每個貴陽人都能說上幾條不滿意。
貴陽作為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市區中心人口密度達到2萬多人/平方公里,如何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是貴陽在發展中必須面對的一道難題。
解決難題靠什么?靠體制機制創新。
居住在華陽小區的周慶芳夫婦來到貴陽打工多年,一直想辦居住證,因為擔心程序過于繁瑣沒有辦理。
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社區服務中心遞交了相關資料,第二天她便接到通知去領居住證?!斑@么快的速度,我都不敢相信?!敝軕c芳說。
周慶芳感受到的這種變化,正是源于貴陽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為加強城市基層管理,貴陽撤銷全市49個街道辦事處,成立了93個新型社區,新型社區不再承擔經濟工作,主要履行服務職能,社會治理更加扁平化。
除了辦事服務質量的改善,社區服務中心還對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進行規劃再造。
烏當區北衙路上的金江苑小區是一個老舊院落,之前是501廠職工住宿區,有1600家住戶,小區配套設施差,環境衛生臟亂。
順新社區對金江苑重新進行了改造,小區干凈了,停車規范了,小區住戶紛紛給社區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
創新社會治理,思路在實踐中逐漸清晰: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增進民生福祉,進而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今的貴陽,被列為全國從整體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三個大城市試點之一,“兩嚴一降”、禁毒人民戰爭和信訪維穩“一號工程”扎實推進,刑事發案數、萬人發案數分別下降45.4%和49.1%,信訪積案化解率達96.7%,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持續“雙降”,群眾安全感上升到98%。
(責任編輯/李 坤)

創新驅動,貴陽先行先試勇闖“藍海”,將發展大數據作為產業提質轉型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圖為貴陽大數據廣場。(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劉先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