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緊“發條” 同頻共振
文 陳紹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近五年來,石阡縣黨建工作持續圍繞“決戰脫貧攻堅、實現同步小康”戰略定位,務實創新、銳意進取,呈現出亮點紛呈、成效逐年提升的喜人態勢。
“組織安排我駐村,是對我的信任和鍛煉,更是我責無旁貸的使命。我絕不辜負組織的重托和群眾的期盼?!笔淇h駐村干部易秉榮在2013年考評會上承諾。
自2012年以來,石阡縣在考核評價駐村干部的過程中增加基層群眾、黨員的打分權重,讓基層群眾、黨員的評價對駐村干部的考核結果起主要作用。三評,即群眾評、黨員評、組織評。三考,即平時考察、半年考評、年終考核。三掛鉤,即駐村干部工作成效與個人提拔使用、年度考核和派出單位績效目標考核掛鉤。
石阡縣對縣鄉兩級駐村干部實行半年測評考核與年終實績考核相結合,半年測評考核占40%,年終實績考核占60%,綜合得分為年度考核結果。為駐村干部上緊“發條”,促使他們變壓力為動力,真蹲實駐、真幫實促、真抓實干。
隨著縣級以上選派的第一書記快速下到173個貧困村,石阡縣認真總結并全面推行以選準好路子、住進好房子、養育好孩子、過上好日子為主要內容的第一書記服務群眾“四子”工作法。
石阡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敖華介紹,在全縣推行第一書記服務群眾“四子”工作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導村級黨組織“第一書記”謀有思路、抓有辦法、干有方向,促進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在基層不折不扣落實,加快精準脫貧、同步小康建設進程。
黨領導下的干部隊伍,除了黨員干部外,還有若干非黨或其他民主黨派干部職工在各行各業履行著黨賦予的為民服務職責,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基層群眾心中同樣代表或體現著黨的形象,影響著基層群眾對黨的評價。
因此,黨外干部同樣需要接受思想的洗禮,補精神之“鈣”。在2013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石阡縣引導6428名黨外干部積極參與進來,做到“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秉h外干部們認真撰寫思想交流材料、參加黨外干部思想交流會,受到觸及靈魂的洗禮,真正與12775名黨員干部達成共識,凝聚了發展正能量。
如何解決工作的執行與落地、管理的科學與效率、干部的擔當與動力三大問題?
石阡縣認真探索基層全面從嚴治黨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實踐總結并全面推行以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責任到底為主要內容的“三個到底”機制,進一步凝聚了黨心民心。
一包到底。健全縣級領導干部包鄉鎮到村(社區)、鄉鎮科級領導干部包村(社區)到組、縣直部門科級領導干部包組到戶、鄉鎮和縣直部門干部職工及村干部包戶到人工作機制,打通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抓到底。建立縣級領導干部抓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抓科級包村領導干部、鄉鎮包村領導干部抓各級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縣直部門包組科級領導干部協助鄉鎮包村領導抓村級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管理機制。
責任到底。落實縣、鄉鎮、村(社區)三級領導干部對各項工作完成的快慢、多少、好壞等承擔起各自責任的獎懲機制,把綜合指標完成情況、實際成效作為干部評先選優的重要條件,避免石阡縣相當部分黨建扶貧部門對幫扶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提米送油”“給點錢物和項目”的膚淺認識,走過場、玩虛招現象。
自2016年以來,石阡縣在黨建幫扶部門中有的放矢實施以“培植好主導產業,組建好專業合作社,鏈接好龍頭企業,發揮好鄉賢會作用,兌現好惠農政策,打造好綠色庭院,實施好基礎設施項目,創辦好鄉村幼兒園,培育好集體經濟,選配好村支兩委,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為主要內容的“十好”行動,扶到173個貧困村和18939戶貧困戶“心坎”上,筑牢了基層基礎。
2016年10月,銅仁市融資200億元脫貧攻堅基金,集中力量啃下貧困村脫貧攻堅“硬骨頭”。其中,石阡縣獲得脫貧攻堅基金17.5359億元。
石阡縣改進幫扶方式,變干部包戶到人為縣鄉村三級聯合組建工作隊常駐貧困村、隊員包干所有貧困戶脫貧,做到貧困村不出列不收隊、貧困戶不脫貧不收兵。目前,302支駐村工作隊、近2000名駐村工作隊員已吃住在村,迅速打響了定點包干脫貧攻堅戰。
同時,石阡縣對駐村工作隊發展集體經濟提出明確要求:到2017年底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四個100%”目標。100%的村組建集體經濟合作組織;100%的貧困戶鏈接集體經濟合作組織;100%的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100%的貧困戶有穩定的脫貧致富門路。
石阡縣委副書記、縣長田運棟提出,由縣鄉村三級聯合組成的定點包干脫貧駐村工作隊,要圍繞落實好脫貧攻堅因戶施策項目基金和村級集體經濟“四個100%”兩大工作重點,采取“短期脫貧與長效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大力組織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通過產業發展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2017年初,由石阡縣組織部牽頭抓總,捆綁整合和集中使用黨校、職校、人社局、扶貧辦、農牧科技局的培訓資源資金,成立石阡縣精準脫貧培訓學校,圍繞全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普遍需求、基層干部能力短板,精準開展黨性教育、技能培訓、業務提升等不同類型的縣級專題培訓。
目前,石阡縣已舉辦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第一期培訓,開設了烹飪、汽車駕駛、酒店服務三個班。該縣統戰部、工商聯牽線搭橋,動員組織實力雄厚的非公企業為培訓合格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人口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全縣19個鄉鎮(街道)成立精準脫貧培訓分校,分門別類提供“菜單式”培訓,使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中18至50周歲的勞動力都能有脫貧門路。
“整合黨校、職校等教學培訓資源成立精準脫貧培訓學校,在全省開創了教育扶貧、產業和就業扶貧新課題,通過對貧困群眾、定點包干干部、村支兩委負責人等分期分批培訓,逐步實現全覆蓋,必將為全縣同步小康進程提供不竭動力?!便~仁市委常委、石阡縣委書記皮貴懷說。
(責任編輯/顧海?。?/p>

石阡縣在黨建幫扶部門實施以培植好主導產業,組建好專業合作社為主要內容的“十好”行動,幫扶173173個貧困村和18939戶貧困戶脫貧。圖為石阡縣大沙壩村反季節蔬菜科技大棚。(石阡縣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