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愛”工程圓我創業夢
口述:吳遠杰
記錄: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汪梟梟
我叫吳遠杰,家住習水縣二郎鎮沙壩村。2008年從貴州警官學院畢業后出去打工,通過多年的努力做了富士康筆記本電腦組裝廠廠長。我的妻子畢業于湖北大學,是富士康的高級工程師,我們在富士康認識并結婚。
我們的工作很穩定,收入也不錯。但2015年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決定回家創業。我在重慶的鄰居和我一樣來自農村,母親一個人在家,結果生病去世都沒人知道,過了一個多月才接到村里人的電話。這件事成為我心里的一個陰影,因為我母親和奶奶在老家也經常生病,讓我很擔心。
剛好那時候村里人告訴我,習水出臺了《習水縣關于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在用地、金融、稅收方面有很多優惠。于是我和老婆商量了很久,決定放棄重慶的生活回到老家沙壩村養羊。
然而我回家申請貸款卻屢次遭拒,原來我父親曾在信用社貸款,并且一直未還,被拖入了信用社黑名單,因而影響到我。
就在我特別無助的時候,村支書告訴我,習水縣有一個“三關愛”工程辦公室,專門幫助外出民工、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解決困難,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可以找“三關愛”幫忙。
在“三關愛”辦的協調和幫助下,我成功申請了貸款,并且以田每年每畝300元,土每年每畝200元,荒地每年每畝80元的優惠價格租下了村里的600多畝地種草養羊。

在習水縣“三關愛”工程辦公室的幫助下,吳遠杰成功申請貸款,擁有了自己的黔北麻羊養殖場。(受訪者供圖)
習水縣“三關愛”工程辦公室還給我發了《習水縣農民工返鄉創業證》,這個證就像是一個通行證,拿這個證在醫院、政務大廳等地方辦事都可以享受優待。
我當初回來養羊的原因很簡單,黔北麻羊是我們習水的特色,我們這邊養羊的人也很多,但都是散戶,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形成品牌。所以我想把我的養殖場做成二郎鎮、甚至習水縣最大的。
今年過完春節不久,我的養殖場就接到了一個很大的訂單,一年訂購1500只小耳朵黔北麻羊。
回家創業一年多,我們試驗了很多種養殖方式、更換了很多養殖品種、也經歷了很多次挫折,我也從當年160斤的小胖子變成了今天精瘦的樣子。
看著養殖場的效益慢慢變好,我心里十分感激政府對返鄉民工創業采取的這些優惠政策,是“三關愛”工程圓了我的創業夢想。
(責任編輯/袁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