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蘇江元
高華:用愛照亮人生路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蘇江元
她化柔弱為堅韌,用愛點燃孩子的希望,也點燃了眾多殘疾人的希望。

高華(右)輔導兒子高揚學習(受訪者供圖)
她的天空一度因為沒有陽光而失色,她的人生一度因為孩子的殘疾而絕望。但生活不相信眼淚,她化柔弱為堅韌,用愛點燃孩子的希望,也點燃了眾多殘疾人的希望。她就是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自強殘疾人種養殖合作社社長高華。
為救治先天性智力殘疾的兒子,高華在工作之余,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因昂貴的醫藥費被迫學著做生意,再用自己的經驗和渠道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她50歲退休后全力以赴創業,在她的幫助下,關嶺38家企業創業成功,其中,創業者90%以上是婦女,80%以上是殘疾人,38家企業每年產值近億元。
“我真正的人生,是從1993年做母親后開始的?!苯衲?4歲的高華,原本是關嶺電力局一名普通員工。
高華經歷了做母親的幸福、喜悅和希望。
但最初的幸福過后,高華的希望開始崩塌:“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發現有先天性智力殘疾?!?/p>
“那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呀!”高華說:“我要用一生的愛,去澆灌這株殘缺的幼苗?!?/p>
從此,工作之余,高華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尋醫問藥,悉心照料,等待奇跡出現。
當時每月200元工資,開銷巨大而捉襟見肘,到了孩子3歲時,高華已經欠債1000多元。
到了孩子4歲的時候,先天智力殘疾伴隨著其他疾病,一次住院治療就需1萬多元。
“醫療費用就是一個無底洞?!备呷A說,在走投無路后,一個堅定的決定躍入她的腦海:他救不如自救,同時做幾份工作。
從此,高華開啟了沒有充足睡眠的生活。白天上班,下班照顧孩子,孩子睡覺后,利用夜晚的時間,給夜宵店做零工,夜宵店關門后,她又開始幫別人織毛衣。
屋漏又逢雨。因為孩子智力的原因,到了讀書年齡,被學校拒收。
但高華并沒有因此放棄,每天一早,她都要帶孩子去學校,就算進不了學校,也要讓孩子感受學校的氛圍。同時,在單位領導的支持下,她一遍一遍走訪教育局、婦聯和殘聯,終于打動了有關部門:她的孩子可以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上學了。
因為母愛,高華找到了堅持的理由。
孩子成長的路充滿艱辛,高華也在醫藥費的壓力下,從給別人做小工,到自己嘗試做生意。
“打零工的經歷中,會和不同的商家接觸和交流,鍛煉了我商業思考的能力?!备呷A說,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她反復研究關嶺資源狀況,最后決定從水果、生姜和早熟蔬菜入手,從小商販開始做農特產品銷售。
從此,高華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照顧孩子,周末做生意,她在關嶺成了小有名氣的女能人。
醫藥費是不操心了,但孩子的恢復卻遙遙無期。“教孩子拿筆,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钡搅?0多歲,仍然只會寫“1”字。
“不能因為人生的不幸,就放棄對精彩的追求?!备呷A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就愿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我從未放棄對孩子的治療和教育?!备呷A說,孩子十五歲時,她把其轉學到清鎮市特殊學校就讀,希望能創造奇跡。
2008年4月11日,是高華人生的另外一個轉折點,她以安順市殘聯代表的身份參加全市殘聯工作會,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演講”。
“演講”其實是分組討論的自由發言,高華以智力親友團團員的身份,向大家分享孩子成長和自己經商的點滴。
“我原本是一個性格溫順的弱女子……”高華說,環境造就人,她作為一個單身媽媽,帶著別人眼中的“弱智”兒子,把每一天當成幾天用,用愛的呼喚去喚醒孩子沉睡的大腦細胞……
高華的“演講”換來雷鳴般的掌聲。
“那一刻,我知道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备呷A因此當選關嶺自治縣智力殘疾及親友協會主席。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备呷A逐漸從照顧自己的孩子,到幫忙照顧其他同樣的孩子,同時,把經商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殘疾人。
孩子從學校畢業后,仍然恢復緩慢,高華又做了一個決定:她要自己做老師,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
奇跡慢慢出現,孩子從最初的生活不能自理,到逐漸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可以自己穿衣吃飯,甚至逐漸幫高華做一些簡單的家務。高華等孩子“長大”的這一天,等了30年。
在此期間,高華一直沒有放棄生活逼迫下練就的經商技能,2009年,高華聯合12位盲人建立了第一個殘疾人參與的實體企業——關嶺盲人保健按摩院。
“我在做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時,和更多的殘疾人朋友接觸,發現他們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生活的難題,只是苦于沒有門路?!备呷A決定,帶領更多的殘疾人一起創業。
最為開心的是,兒子高揚逐漸從一個殘疾人,變成了一個能幫她一起處理簡單事務的工人。
“我兒子身上發生的奇跡,我相信在其他的殘疾人身上也會發生?!?012年,50歲的她提前從單位退休,全力以赴創業。
高華投入多年的積蓄,以及300多萬元貸款創辦了貴州關嶺花江高揚牛肉干有限責任公司?!耙詢鹤用譃楣久褪菫榱算懹?0年來,我們母子的努力,以及共同創造的奇跡”,高華動情地說。
如今,高華的牛肉干加工廠雖然仍然是半自動生產,但廠房已經擴大到了5500平米,年產牛肉干50噸,臘肉50噸,年總產值2300多萬元,有25個員工,其中殘疾人17人。
在建立公司的同時,高華為了幫助更多婦女和殘疾人創業,創辦了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自強殘疾人種養殖合作社。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和積累,目前合作社、公司已經增加到38家,有種植、養殖、食品加工和銷售企業,其中,婦女占90%以上,殘疾人占80%以上。
高華充分學習利用各種政策,幫助合作社的企業爭取小額貸款、殘疾人創業補助等,目前整個合作社38家企業年產值達到9000多萬元,產品暢銷長三角和珠三角……
楊秀是關嶺一位普通苗族婦女,十多年來一直在浙江打工,雖然沒賺到錢,但學到了葡萄的栽種技術。高華了解情況后,幫助楊秀貸款,打開市場,經過三年的發展,楊秀的葡萄種植已經增加到了20畝,年收入可以達到50萬元,實現20多萬利潤。
“我今年會帶動村里的40戶農民種植葡萄,種植面積將增加到1000畝以上?!睏钚阏f,愛是可以傳遞的,她要把高華給予她的愛,傳遞給更多的村民和創業者。(責任編輯/袁 燕)

為了幫助更多婦女和殘疾人創業,高華(左四)創辦了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自強殘疾人種植養殖合作社。圖為合作社社員集中學習。(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