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江婷婷
“健康”成產業 “運動”出效益
—— 銅仁市運動康體產業蓬勃發展紀實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江婷婷
銅仁市加速布局現代康體基地,密集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全民健身覆蓋城鎮鄉村,構成了運動康體產業與大旅游、大生態、大健康互融的多重風景。
運動康體產業正成為銅仁大健康產業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緊扣大健康產業“醫養健管”四大要素中的“健”字,銅仁市借助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獨特的文化體育資源,積極培育壯大以“健”為內涵支撐的運動康體產業。
截至目前,該市加速布局現代康體基地,密集舉辦各類品牌賽事,全民健身運動覆蓋城鎮鄉村,構成了運動康體產業與大旅游、大生態、大健康互融的多重風景。
在位于銅仁市碧江區滑石鄉三寨村的奧體中心建設施工現場,各種施工機械有序作業,數十臺打樁機穩穩“站”在地面,五六臺壓路機在路面來回穿梭。
負責施工現場的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總投資19億余元,占地508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綜合中心、網球中心、市民健身中心、運動員公寓、體育公園等,預計今年9月底建成試用。
據悉,奧體中心建成后,將成為銅仁首個集運動休閑旅游觀光商業于一體的體育綜合體,填補銅仁乃至武陵山區沒有大型綜合型體育競技場館的空白。對銅仁發展體育產業,豐富人民群眾業余生活、滿足全民健身需求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場館建成后,將承擔有關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有效提升武陵之都·仁義之城桃源銅仁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帶動銅仁新城區總體規劃建設,拉動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近年來,銅仁市不斷推進旅游景區的健身設施建設,大力建設山地生態戶外體育公園和健身步道。其中石阡縣佛頂山徒步穿越登山健身步道、碧江區錦江·文筆峰·架梁山·就龍洞健身步道、萬山國家礦山公園汞工業遺址健身步道基地、思南烏江喀斯特公園健身步道、銅仁大峽谷健步棧道、萬山木杉河濕地公園健身步道6條健身步道納入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精品線路;梵凈山汖致汽車營地、大明邊城景區自駕車營地2個汽車露營地被授予全國100家具備體育運動休閑主題的復合型汽車(房車)營地“汽車自駕運動營地”稱號。

銅仁生態良好、風景優美,近年來相繼舉辦了環梵凈山國際公路自行車邀請賽、中國傳統龍舟大賽等系列重大山地水上戶外運動。圖為2016環梵凈山國際公路自行車邀請賽比賽現場。(銅仁市體育局供圖)
與此同時,全市生態體育公園建設實施項目也在積極推進,2016年啟動實施環梵凈山生態體育(國家)公園建設項目,目前正在申報實施德江縣大犀山生態體育公園、沿河黃金山生態體育公園、萬山仁山木杉河生態體育公園等建設項目。
除上述在建和擬建的各類現代康體基地(線路)外,銅仁還成功依托主城區體育設施,梵凈山、太平河、錦江河自然資源和“環梵”公路,建成了一系列攀巖基地、山地公路自行車比賽基地、越野車比賽基地、野外露營基地、登山健身基地、傳統龍舟訓練(比賽)基地、水上漂流基地、風箏放飛基地、梵凈山微馬慢跑基地等,朝著打造國際知名的戶外運動休閑基地的目標大步向前。
3月25日,首屆全國盤鷹風箏錦標賽,第13屆世界風箏錦標賽暨第34屆濰坊國際風箏會(貴州·萬山)選拔賽開幕式在銅仁市萬山區舉行,來自比利時、俄羅斯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支境外風箏隊伍,在這里與國內73支風箏隊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天空派對。
此次風箏賽共有107支風箏隊的350名運動員參與,活動期間除了精彩的比賽以外,還有風箏文化藝術博覽會、魅力萬山攝影展、千年丹都經典文藝匯、夜光風箏表演等活動。
銅仁市體育局副局長熊開宇說,通過體育賽事特別是山地水上戶外運動,銅仁向全省、全國乃至世界展示得天獨厚的戶外運動山水資源,多彩濃厚的民族體育文化,吸引國內外體育愛好者前來參與,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銅仁相繼舉辦了系列重大的山地水上戶外運動:環梵凈山國際公路自行車邀請賽、中國傳統龍舟大賽、梵凈山登山大賽、中國舞龍大賽、橫渡“十里錦江”公開水域國際挑戰賽……
作為大健康醫藥全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銅仁立足獨特的山地、水體資源,賽事品牌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優勢,重點發展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以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創新區為核心,以環梵凈山公路自行車賽道、沿錦江環太平河馬拉松賽道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一批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和山地水上戶外運動休閑基地群。推進健康運動與休閑旅游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車、汽車、房車、徒步、野外探險、戶外露營、攀巖、滑翔等山地戶外健身運動,開展賽艇航道、垂釣、皮劃艇、漂流系列以及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鮮明的龍舟系列賽、獨竹漂等水上運動,致力打造成為全省、全國重要的體育旅游、戶外休閑運動產業集散基地,開創山地水上戶外運動全域發展新模式。
眾多高品質的運動賽事,為銅仁聚足了人氣,賺足了名氣,聚來了財氣,運動康體與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產生了強大的產業聚合力。
2016年,銅仁共接待游客4400萬余人次,同比增長43.7%;旅游收入347.3億元,同比增長44.6%,增速連續5年排名全省第三位。
無論是晨曦微露,還是夕陽西下,在銅仁的各個公園、廣場、社區,隨處可見正在運動健體的人。大家在這里舒展四肢、活動筋骨,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我們通過廣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積極打造體育發展平臺,創新全民健身活動形式和組織形式,以節會為抓手推動體育運動的普及,推動全民健身更加廣泛深入開展,促進全民健身運動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銅仁市體育局群體科科長龔清明說。
在銅仁,兩年一屆的全市綜合性運動會已連續舉辦三屆。運動會把市民參與度較高的健身秧歌、臺球、象棋,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釣魚、高腳足馬等體育項目融入到比賽中,極大地豐富了運動會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內涵,真正實現了全民健身、全民參與。
此外,“美麗梵凈山·銅仁過大年”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兩年一屆的全市中小學生“三好杯”籃球運動會、田徑運動會從未間斷,已成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心。每年一屆的全市老年人運動會,東、西片區老年人運動會已成為老年體育工作的標志成果。在抓好以上賽事的同時,銅仁市每年還組織開展健身操大賽、廣場舞大賽和職工、中小學生乒乓球賽、籃球賽、羽毛球賽、足球賽等,也積極鼓勵、扶持有條件的地方和具備一定技能的代表人群開展武術、斗牛、舞龍、賽馬、龍舟、獨竹漂等傳統民族民間體育活動。
通過舉辦眾多體育賽事,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帶動了銅仁全民健身的發展,更多的市民知曉并積極參與到各項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中來。2016年,全市共開展80余次各類體育活動。
為推動全民健身,實現健身產業普惠化,該市積極完善中心城區體育設施,建設基層體育設施,開出了“縣縣有綜合性體育場館、鄉鄉有燈光籃球場、村村有公共健身場所”的建設清單。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95條“全民健身路徑工程”、95個鄉鎮“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88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免費或低收費入場的大型公共體育場館10個。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