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結膜是覆蓋于眼瞼后和眼球前部鞏膜表面的一層半透明黏膜組織。它位于眼睛表面,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容易受到外界理化因素和微生物的損傷而引起炎癥性病變,即結膜炎。
結膜炎類型在變
根據病因,結膜炎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近年來,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常見結膜炎的發病類型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曾經是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的沙眼(一種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結膜炎),現在已經非常罕見。而由于空氣污染、不良用眼習慣、寵物接觸等導致的非感染性結膜炎在悄然增多。
過敏性結膜炎越來越常見
過敏性結膜炎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占所有結膜炎的15%~45%,可分為季節性、常年性、春季卡他性和特應性結膜炎等多種類型。其中,季節性和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最多見,占所有過敏人群的95%。
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的發病存在明顯的季節性,過敏原多為空氣中的花粉。當脫離過敏原后,患者的過敏癥狀能自行好轉。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的發病無季節性,過敏原可能是動物皮屑、毛發、塵螨、真菌等。患者應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避免接觸毛絨玩具和寵物,家中應經常通風除塵,經常用熱水清洗床上用品,以減少發病和減輕過敏癥狀。
一旦發生過敏性結膜炎,若眼癢癥狀明顯,可以先冷敷;若癥狀不能緩解,可進行抗過敏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迅速緩解癥狀,但不能根治過敏。
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多發生于兒童,主要表現為劇烈眼癢。由于可能會引起角膜炎癥,甚至產生角膜瘢痕,影響孩子的視力,故家長應引起足夠重視。該病一旦發生,會呈現季節性復發或常年性發作、季節性加重的特點,且往往找不到明確的過敏原,直到患兒成年后,才會逐步停止發作。
“紅眼病”:“防”比“治”重要
“紅眼病”是一類急性感染性結膜炎,由細菌或病毒感引起。發病非常迅速,多雙眼先后發病,具有極高的傳染性。急性結膜炎的“防”比“治”更重要。要養成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的好習慣。一旦發生“紅眼病”,患者需要隔離,不與他人共用毛巾、臉盆,并需要進行適當的眼部治療。
急性結膜炎有一定的自限性。細菌性結膜炎的病程多為1~2周,病毒性結膜炎的病程多為2~4周,基本不會對患者的視力產生損害。需要提醒的是,腺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結膜炎患者,會在起病7~10天時出現角膜病變。因此,這種急性結膜炎又被稱為“流行性角結膜炎”。該病的角膜病變屬于局部免疫反應,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視力,但在炎癥消退后,角膜病變會逐漸消失。
特別提醒:很多患者認為,眼睛紅就是慢性結膜炎,希望醫生能給予藥物治療。其實在很多情況下,眼紅是由于不合理用眼、長時間視頻終端工作、缺乏睡眠、眼部化妝品刺激等因素造成,需要患者采用減少持續用眼、注意眼部衛生等措施才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