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壽平
精準扶貧是黨的十八大后提出的,將它提到了戰略高度來認識和部署,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的經濟管理在精準脫貧中地位也有了明顯的提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收入,探索行之有效的農業經濟管理舉措,對促進農業發展,擺脫貧困有著極為重要意義,因此農業經濟管理是當今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本文就對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是如何促進精準脫貧加以淺議。
做好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擺脫貧困的重要舉措。十八以來。我縣的經濟迅速發展。農業經濟也隨之呈現增長的態勢,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對促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的作用更加顯現,對管理需求也越來越高,以前農民對土地的需求,主要是靠種地解決溫飽問題,而今農民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更加注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為核心,走持續、穩定、健康的農業發展道路。本文結合當前我縣農業經濟管理的在脫貧攻堅任務角度進行分析,從中找到相應的對策,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增加群眾經濟收入,為促進全縣貧困脫貧出列貢獻出應有力量。
認識農業經濟管理在精準脫貧中的重要性
我國是農業大國,我縣收入也是以農業為主,各行經濟收入中農業收入占總收入75%以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農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要想讓農民的收入不斷增長,像我縣這樣的國家級貧困縣,以農業為主體的特性仍然不會變,找到適合的方法解決傳統農業會遇到的問題,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把農業由以往的傳統農業轉變為知識性、科學性農業發展模式,勢必要求我們要從精細管理上加下功夫,重視管理模式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實現精準脫貧有著重要的意義。
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綜合多年來年,我縣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農業經濟管理理念需要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的理念已漸漸滲透到農業經濟中,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也得到應有的體現,要從農業經濟管理中提高農業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有條件的還要將農產品進行初加工或深加工,向管理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這要求管理需要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二是農業經濟管理需要信息化來支撐。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成為改變各行各業的重要助推因素。只有將適合當地經濟經濟發展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流通、銷售及售后等領域,才有助于推動農業經濟的與全國同步發展。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的各職能部門應該加強農業科研成果信息收集應用,及時反饋在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形成信息化促進管理,管理促進效益。三是農業經濟管理需要產業化來經營。只有農業經濟產業化才能抵抗市場的各項風險,通過“公司+部門+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企業+組織+基地”等模式來實現企業與農戶互惠共贏,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產業化程度。從而增加農業管理的經濟效益。四是農業經濟管理需要創新體制。傳統農業經濟管理體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粗放的管理模式也不適當前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政策體制予以保護,良好體制才能促進經濟管理。
精準脫貧農戶,做好農業經濟管理是關鍵
要推動我縣貧困縣精準脫貧出列,促進我縣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現代化、可持續化的發展,讓其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關鍵。我們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建議。
轉變觀念,重視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在未來“十三五”時期,我們縣將與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素質提升是脫貧攻堅的根本,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素質,采取人才的引入及培養。推行規范化的農業管理,制定好中長期人才引進計劃,定期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增強管理人員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難度大和貧困群眾抗市場經濟風險能力不強條件下,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加以引進和培養是勢在必行的。注重經濟管理的專業性人才培訓,這才保證農業科學技術能夠不斷得以創新,不斷地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注重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農業業務發展的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這對農業經濟管理有非常重要。
加強信息建設,促進管理信息網絡化。當前是一個信息時代,充分利用當前傳播形式,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成為改變各行各業的重要助推因素。只有將適合當地經濟經濟發展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流通、銷售及售后等領域,才有助于推動農業經濟的與全國同步發展。只有將有用信息應用農業生產各環節,才更利于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管理人員的信息化認識及水平,對提高我縣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效率相當重要。
建好服務機構,做強農業經濟產業化。要發展好農業經濟產業化,結合當前好形勢,組成保障機構,讓有利的農業產業合作化,如我縣的280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充分利用他的優勢,通過利益聯結,形成農業經濟產業化機制,提高市場份額占有率。也可引進一些大型企業與本地特色產業合作,以此來實現農業產品生產標準化,大大提升了農業產品質量,成為大型企業優質農產品原料生產供應基地,讓貧困地區的大多數戶參與到農業產業化中,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增強農業管理的經濟效益。
總之,綜合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是促進我縣精準脫貧的關鍵,是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舉措,加強和重視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創新,不斷探索新型有效的模式,靠管理出效益,靠管理促發展,讓管理成為真正第一生產力,實現全縣脫貧致富起著關鍵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