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英 袁璐
摘 要 隨著高等我國教育大眾化和信息教育技術及互聯網的興起,對高校課堂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勢在必行。翻轉課堂模式的興起為課堂教學的改革打開了一扇門,但結合我國高校本身的情況,項目式翻轉課堂是更為適用的一種方式。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將項目式學習與翻轉課堂教學法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是一次課的翻轉而是一個項目的翻轉,教師將課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項目分解,再進行課堂翻轉,讓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堂知識內化的效果,從而達到深化高校課堂改革的目的。
關鍵詞 項目式翻轉課堂 高校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背景的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規模日益擴大及教學環境的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高校課堂教學的需求,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改革勢在必行。
而教學模式的改變則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一環,傳統的高校課堂中,老師是知識的掌握者,肩負著將知識通過講解示范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重任。因此,傳統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課后作業溫習的教學模式。而在今天,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技術和設備在高校和人們生活中的全面滲透,互聯網大大拓展了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尤其是作為新生力量的高校學生,更容易接受自主獲得的信息。學生利用手機上網,在線學習,不懂的問題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搜索,這種知識獲取模式已經非常普遍,不懂就問搜索引擎而非老師,即使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也因為海量的網絡信息的存在而變得不再吸引人,課堂上的提問也因為萬能的網絡而使學生缺乏思考的興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困難,老師埋怨學生不認真聽講,而學生責怪老師講課沒有新意。
而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改進高校教學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然而,我國高校教學實際情況與美國等國家存在差異,在采用翻轉課堂這一模式進行教學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選擇性的運用新的教學模式,“項目式”翻轉課堂的設計因其課選擇性模塊來進行翻轉課堂的實施而更符合我國高校教學實際情況。
2翻轉課堂的含義與特征
2.1翻轉課堂的含義
翻轉課堂,或稱顛倒課堂(Flipped Class/Inverted Classroom),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翻轉過來,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完成知識的吸收與掌握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最初是由美國兩位高中化學老師為不能到堂上課的學生制作教學視頻補課而成功實踐了翻轉課堂,真正使這一模式迅速風靡全球則是“可汗學院”的創建,大量免費優質教學視頻的制作和提供,推動了翻轉課堂的普及。
2.2翻轉課堂的特征
2.2.1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出現于20世紀末并非偶然,此時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硬件條件來完成在線視頻的制作和學習。從翻轉課堂的內涵不難發現,這一模式的實施需要教師進行課程再設計,并通過錄制軟件進行教學內容的錄制,形成微課,放置在開放的平臺上供學生進行學習;學生需要在線完成教學視頻的學習,并就其中的問題進行自主的信息搜集和學習,這一過程的實現都需要就具備一定的網絡設備等硬件。
2.2.2靈活的學習時間
翻轉課堂的模式要求學生在課下學習,老師可以根據教學設計來進行具體學習內容的安排,學生可以在自由時間中靈活的學習。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校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更適應中國教育國情。
2.2.3更具針對性的內容
翻轉課堂的使用不能完全照搬傳統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對翻轉課堂中的講授材料和自行學習材料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設置。教師運用經過設計定制的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時間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包括自主學習、同伴教學(Peer Instruction)、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或者掌握主義、或者蘇格拉底問答法,這些都與年級和學科相關。
3項目式翻轉課堂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
3.1項目式教學
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也稱基于項目的學習,是管理學在教育學中的延伸和應用,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該模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學習者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運用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借助多種資源,為實現一個特定的目標所作的努力,解決一系列相互關聯問題的學習模式(黃純國、殷常鴻,2007)。
項目式教學需要教師對課程體系的內容進行重新構建,以項目的方式來對知識點、教學素材、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整理,并在以“項目”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學習的同時不破壞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同時,“項目式”的設計可以根據課程、學生和教學條件來進行設計,對能夠以翻轉課堂完成的教學內容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而條件不具備或者不適用的仍然可以保留原有的教學方法,而不會打亂教學內容和節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項目式教學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為了實現課題時間的效率提高,在目前互聯網、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在課前時間對老師提供的學習素材進行自主的熟悉和吸收,在課堂上更容易對項目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3.2項目式翻轉課堂模式
3.2.1項目式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是很適合在項目式教學中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項目式翻轉課堂模式并不是一種獨創的教學模式,它是將翻轉課堂教學法與項目式學習相結合,整個學習過程是基于一個具體的項目的翻轉課堂,并不是某一次課的翻轉,具有較長的周期。這種模式具有翻轉課堂的本質,但在此基礎上更加注重小組合作,因為項目是小組成員共同的任務,不是由一個學生來完成的,翻轉課堂是學習者們為完成具體的項目任務而學習新知識時所采用的方式。
3.2.2實施項目式翻轉課堂的條件
(1)硬件條件。項目式翻轉課堂模式不只是簡單地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翻轉,也是理念上的翻轉,即由“教師中心”翻轉為“學生、教師雙中心”。這種效果的實現需要教師事先制作好教學課件或視頻并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后上傳到網絡,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并借助互聯網獲取其它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學習,來完成知識的傳遞過程。教學視頻的制作從前期的拍攝到后期的剪輯都離不開專業化的技術保障。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需要網絡、終端硬件設備及應用軟件平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也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個性化與協作化的學習環境。翻轉課堂的模式其實早在2000年左右已經形成,但是當時并沒有被迅速傳播開來,主要障礙就是學生課下可以利用的“視頻資源”較少。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相當發達的今天,教學視頻的使用只是項目式翻轉課堂技術應用的形式之一,隨著項目式翻轉課堂的實踐探索不斷深入和各種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項目式翻轉課堂對技術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強,對包括視頻在內的信息技術應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實施的高校而言,建立良好的網絡環境,提高網速,智慧教室的建設、計算機、智能手機的配備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硬件條件。
(2)軟件條件:①教學改革理念和制度條件。在高校課堂中實施項目式的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這必然涉及到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也關系到高校教育教學的實施情況。從我國來看,傳統教學強調“尊師重道”、“傳道、授業、解惑”,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監控、講授以及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總之,是“重教輕學”,要實施好這種教學,教師必須樹立“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因此,這種新模式所倡導的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教師雙中心的理念是否能夠被老師、被校領導接納會影響到其實施情況。
同時,是否有相應的制度來對項目式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模式進行規范和管理,也是這一模式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影響因素。②教師設計能力。項目式翻轉課堂實施要求教師不僅具有微課設計能力和翻轉活動設計能力,同時還要求教師將整個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將課程知識點和能力訓練,以項目的方式進行整理和設計。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部分中,主要依靠老師的視頻教材、閱讀資料、查閱信息等方式來進行學習,在課堂中在老師指導下進行重難點問題和作業問題來進行探究,這都需要老師翻轉活動設計能力。可能目前高校中針對這一點存在的問題是老教師往往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和把控能力非常強,但是缺乏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技術;而年輕的老師雖然能夠很好的使用教育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來進行教學輔助工作,但是對于課程的再設計和把控能力有待提升。③學生具有較好的自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項目式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空余時間上網學習微視頻,完成課前的學習任務。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有些學生學習自律性不強的現象,尤其在一些非重點的院校中,上網玩游戲、看電影等行為往往會成為學生課余學習的絆腳石。同時,即使學生有較好的自律性能夠來進行自主學習,也存在有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導致正常的翻轉課堂內容不能理解或不能完成的情況,影響項目式翻轉課堂的效果。因此,學生是否愿意積極配合以及是否有能力進行配合也是這一模式得以成功實施的重要因素。
4高校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4.1項目設計需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項目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是以教師先對課程內容進行項目式的設計,然后根據項目模塊來進行翻轉課堂所需的視頻錄制、方法設計、作業布置等活動的,這種需要在課前由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知識內容,必須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否則學生極有可能因為缺乏學習的動力而不能完成或不能高質量的完成自主學習的內容,更談不上知識的內化,從而失去了翻轉課堂的意義。
4.2需要有師生及時溝通交流的平臺
項目式翻轉課堂盡管也需要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媒體,但是與慕課等在線開放視頻課程不同之處在于,翻轉課堂需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獲得老師的解答和支持。雖然國內有QQ、微信等及時交互軟件可以完成及時在線溝通的功能,但就作為一門課程的學習和知識的內化來說,往往有一個校內的在線平臺進行支持則更為有利。
4.3對教師教學能力要求提高的和工作量的增加
高校教師開展翻轉課堂這種模式是對自己教學能力的巨大挑戰,主要來源于對知識和教學方法的重構以及翻轉內容的制作、設計等,同時還需要對計算機信息技術有較好的掌握,所以客觀上來講提高了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美國高校教師調查數據顯示,75% 的教師認為翻轉課堂花費的時間要多于傳統課堂( Morris & Brown,2013) 。同時還存在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后,翻轉課堂對學生更好掌握知識的有效性的在投入時間與精力成為重大挑戰的同時,教師在面對翻轉課堂有效性難以計算,這個問題很可能會讓一些教師對翻轉課堂望而卻步。
參考文獻
[1] Mc Tighe,J.,Wiggins,G..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Handbook [M]. Ale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9.
[2] 楊曉宏,黨建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異比較的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102.
[3] 張凌云.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度研究——以華師一附中信息技術課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 陳玉琨,田愛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