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群峰
[摘 要] 2012年,祁門縣委、政府為了振興祁門紅茶,提出了“2111”祁門紅茶發展規劃,幾年來祁門紅茶發展生機勃勃,結合祁紅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本文就祁門紅茶文化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 祁門 紅茶 文化發展 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28-01
1 祁門紅茶發展現狀
2015年,我們祁門紅茶以24.26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第六年入選“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今年是我們祁門紅茶獲巴拿馬金獎一百周年近幾年全國各地都興起了紅茶熱, 6月份我們剛剛在北京開展的2015年茶博會,我們的祁門紅茶再次榮獲了不少獎項。祁門縣是全國產茶大縣,是紅茶之鄉,目前我們生產祁門紅茶的企業大大小小有近400家,全縣茶葉產量、產值再次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全縣一產共生產茶葉6850噸,產值7億元,分別比去年增3.55%,16.27%;茶農人均茶葉收入4729元,首次突破4500元大關。在全國茶產業發展低谷時期,紅茶企業生產情勢平穩,共加工紅茶4700噸,比上年略減6%,加工產值8億元,比上年增12.68%,其中高、中端紅茶生產450噸,預計產值4億元以上。茶葉綜合產值22.5億元,比上年增12.5%;其中一產7.06億元,二產11.5億元,三產3.94億元。2015年,祁門縣再次榮獲“全國重點產茶縣”(百強)稱號。
2 祁紅茶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祁紅茶文化與祁紅產業發展結合不緊密
2.1.1 祁門紅茶宣傳氛圍不濃。一是我縣境內對祁門紅茶宣傳氛圍不濃,高速路口及主要交通干線關于祁門紅茶宣傳的廣告不多;二是目前僅天之紅、祁眉等為數不多的企業品牌宣傳有所建樹;三是生產祁門紅茶的企業省外宣傳力度不足;四是鄧小平同志特別提到的“祁紅世界有名”宣傳意識不強等。
2.1.2 祁紅生產企業多數沒有注重祁紅文化發展。祁門紅茶的企業大大小小有近400家,雖然多數都有自己的商標,但品牌意識的不強,多數企業沒有意識樹立文化意識,不注重構建企業文化、未能提升品牌的品位和內涵、未將品牌建設與企業自身發展有機結合來確立企業長遠發展目標。
2.2 祁紅茶文化發展落后于祁紅產業發展
2.2.1 祁門紅茶沖泡工藝欠缺。我們祁門人喝茶還是以前的舊習,一把茶,一個杯子,茶水不分,再好的茶葉也展示不出它的內質。縣內一些茶葉經營店雖然有一定的茶具,但沒有開發出能夠體現出祁門紅茶特色的茶具,也沒有專門的茶藝人才來介紹和推廣祁門紅茶的沖泡及祁門紅茶文化歷史與故事,多數茶葉經營實體店沒有專門的茶藝師,對祁門紅茶的文化與品質介紹不充分,難以留住客人。
2.2.2 祁門紅茶缺乏品鑒活動。一是祁門紅茶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傷害等大城市開展一些茶博會與推薦會,祁門做為國家紅茶之鄉未開展過一次全國性的茶博會與推薦會,北京開展的2015年北京茶博會其實就是一個茶葉品鑒會,讓全國各地茶區選出自己的好茶,再讓專家審評,來確定獎牌的;二是祁門紅茶企業與家庭作坊雨后春筍般發展,也開發了一些新的名優紅茶,新的名優紅茶品質的鑒定也未公開進行過;三是祁門工夫紅茶標準制訂了,很少企業遵照執行,名優紅茶的標準也有待盡快制訂。
2.2.3 茶旅結合不足。每年都有不少旅游者來祁門參觀茶葉,由于缺乏茶旅結合,留不住客人,當天就離開祁門,無法帶來整體經濟效益。
3 祁紅茶文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3.1 開展祁門紅茶品鑒活動。一是成立祁門紅茶品鑒委員會,從安徽農業大學、祁門茶葉研究所及縣域茶葉專家選取專家庫,并從國內其他紅茶產區聘用紅茶專家共同組成祁門紅茶品鑒委員;二是每年組織開展祁門紅茶品鑒活動,激勵祁門縣紅茶生產企業與個人積極參與,并設立一定獎勵;三是在祁門縣籌辦全國性的或區域性的紅茶茶博會與推薦會,讓更多的人了解祁門與祁門紅茶;三是鼓勵生產祁門紅茶的鄉鎮舉辦祁門紅茶品鑒活動,進一步提升與創新祁門紅茶的品質;四是借助祁門紅茶節,開展區域性茶博會或茶葉展銷會,吸引外商了解祁門紅茶,采取一定措施吸引外地茶企業、茶經銷商及茶葉愛好者參與,提升祁門紅茶影響力。
3.2 置辦茶葉學校。①將茶葉學校作為民生工程,對于企業員工及對茶葉感興趣的群眾進行職業教育,主要培養茶葉制作技師、茶藝師與品茶師,同時學習茶園管理與農藥殘留控制。具體操作方法為一年理論學習,一年實踐,之后與勞動部門或中國茶葉學會對接,對他們進行考核確認技能。②將茶葉學校作為普及茶葉知識與文化的平臺,建議對高中生及政府機關工作人員開展為期一周的茶葉知識與文化學習,讓祁門走出去的大學生熟悉并能夠宣傳祁門紅茶,讓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熟悉祁門產區有哪些名茶,可以讓他們為祁門的經濟發展提出更好的工作建議。要讓茶葉學校成為祁門紅茶文化發展的搖籃。
3.3 規范祁門工夫紅茶標準與名優紅茶標準。沒有標準的東西,不稱之為好產品。國家、安徽省及祁門縣都對傳統的祁門功夫紅茶制訂了詳細的標準,規范祁門紅茶企業與個人遵守工夫紅茶標準,一是可以規范祁門傳統功夫紅茶的制作工藝;二是可以提升祁門紅茶的品質,讓客戶放心地選擇不同級別的祁門紅茶。同時建議政府盡快制訂祁門名優紅茶的標準,規范與提升祁門名優紅茶品質。
3.4 設定祁門紅茶核心產區。祁門縣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重點產茶區,全國十大名茶我們就占了兩個,一個是祁門紅茶,一個是黃山毛峰。由于地理位置與土壤因素,安凌鎮與鳧峰鎮所轄的區域不適合制作祁門紅茶,其他地方的茶葉皆適宜制作祁門紅茶,其中以歷口鎮與平里鎮轄區內紅茶為上品。
3.5 加快祁門紅茶電商與實體店融合發展。現在及將來都將處在互聯網+時代,茶葉電商化是大趨勢,我們天之紅、祁雅、謝裕大(祁紅)等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迅猛,業績喜人,2015年全年祁門紅茶電商銷售額預計將突破4500萬元。目前祁門紅茶電商銷售的多數為中低檔茶葉產品,消費者多數關心的還是茶葉的品質與質量,需要的是實體體驗,應該充分利用祁紅茶城建設契機,高標準建設采用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發展電商以圖文并茂展示祁紅歷史文化和愿景的祁紅茶文化展示館,同時打造集購物、休閑、體驗與一體的祁門紅茶地標性文化中心,積極推進祁紅茶城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完善線上線下產業渠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