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是安徽人,我讀碩士時的同學,我們住在一個宿舍里,關系好得很。研究生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南京某三甲醫院普外科工作。前一段時間,老劉到我家做客,帶來一張安徽老家親屬的CT片,稱這位親戚腰腿痛多年,不能走遠路。我看完片子,給他的結論是:腰椎管狹窄癥,癥狀重,需要手術。第二天,老劉打來電話,稱親屬下周想來住院手術,我答應了,可心里其實沒底:周五、周六兩天早晨,都有患者前來要求住院,一位來自福建,一位來自安徽阜陽,由于當時沒有床位(加床都沒有),被推遲到下周一。下周再加上老劉的親戚,該如何是好?
周一早晨,福建和阜陽的患者先到,科室醫生想辦法將他們收治入院———個房間加兩張床。老劉親屬一家三口來診室后,我仔細詢問了老奶奶的病情,實話實說:“您是腰椎管狹窄癥,這是老年病、常見病,手術效果較好,我們處理這種疾病有經驗,您放心。不過這兩天床位實在緊,安排不出。您可否先到旅館住1~2天,后天早晨再來,我想辦法解決。我們科室的手術患者住院時間較短,一般一周內就可出院。這兩天,您可以看看南京的風景,放松放松,您看好嗎?”他們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老奶奶的女婿說:“我們相信您,您說怎么辦就怎么辦。”
我們科室頸椎、腰椎手術周轉很快,每位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不到10天。所以老奶奶周三一早來,就被收治入院了。我為她安排了常規檢查,決定次日手術。
周四,我為老奶奶手術,手術采用局部麻醉,切口小,術中C臂機定位,雙側側隱窩減壓(切除增生的骨刺和黃韌帶),椎間盤未動。不到一小時,手術結束。縫合切口后,我問她:“雙腳動一動,感覺怎么樣?”老奶奶說:“能動,我覺得現在就可以走路了!”等我換完手術衣回到病房,見老奶奶正坐在床上吃飯。我囑咐道:“一會兒麻醉藥勁兒過了,切口會有些痛,可以用鎮痛藥。”她點頭致謝。
周五查房時,我看到她已經可以上廁所,并且離床走動了。周六查房,我讓她在病房走廊里自己行走,她一口氣來回走了6趟,原來的腰腿痛消失了,只余切口輕微疼痛。我查看手術切口,恢復良好,沒有滲出和炎癥反應。我對她說:“您可以出院,回家休養了,再繼續吃幾天藥即可。”老奶奶問:“我可不可以坐長途車回安徽老家?”“等切口完全不疼了就可以坐車,只是一次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是私家車,這樣可以自己掌握時間。半月后,可以恢復日常活動,不過三個月內要避免彎腰負重。”老奶奶和她家屬一一記下。周六下午,我接到老劉愛人的電話,稱老人感覺很好,下午已辦好出院手續,先到老劉家住幾天,然后就回家。
總結這次手術,有三個特殊之處:①這次手術采用的是局部麻醉,雖然局麻安全、經濟、反應小、恢復快,但必要時需加神經根封閉,需要患者的配合和理解。②術中沒有處理椎間盤。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一般均存在椎間盤膨隆,實際上只要對小關節和韌帶的增生部分減壓,不做椎間盤切除,就可以有效解除癥狀,還可以不破壞腰椎的穩定性,術后患者很早就可以開始活動。但在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同時處理椎間盤,有的是因為對病理認識不清,有的則是擔心術后復查CT或MRI時,患者看到椎間盤仍保持原樣,會不理解,易造成矛盾。③術后當天,患者就可以起床活動,真正做到超早期康復。實際上,按照國家衛計委制定的腰椎手術臨床路徑,只要生命體征平穩,無出血、貧血等并發癥,癥狀改善,切口沒有問題,就達到出院標準。腰椎術后的早期離床活動,與遠期椎間盤病變無直接關系,但真正做到超早期康復的單位很少,主要是因為醫生觀念陳舊及患者不理解、不接受。追根究底,還是醫生的權威性和醫患之間的信任問題。
正是因為老奶奶一家人對我十分信任,才使得這次治療格外純粹、簡潔,讓患者花最少的錢,得到最佳治療、最快恢復,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專家簡介
陳剛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江蘇省骨科微創學會主任委員、脊柱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擅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脊柱骨折脫位、脊柱側彎、脊柱結核及腫瘤等疾病的手術和微創治療。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