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財
[摘 要] 橘小實蠅又名“東方果實蠅”“針蜂”“果蛆”,飛翔靈活,體形似蜂,繁殖能力非常強,并且有遷飛性,是瓜果中的主要檢疫害蟲,近年來在我國南方瓜果種植區發生較為嚴重,果實受害率可高達95%以上,這對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介紹了橘小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 ( Hendel)的發生規律和為害特點等內容,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 橘小實蠅 綜合防控 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56-02
1 橘小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概述
1.1 橘小實蠅的生活史
橘小實蠅,又名“東方果實蠅”、 “針鋒”、 “果蛆”,屬實蠅科,是國際上重要的檢疫性害蟲,已成為中國南方的危險性果蔬害蟲。目前,橘小實蠅在興國縣危害極其嚴重。橘小實蠅在我縣一年可發生4-6代,并且世代重疊,生活史極其復雜。其成蟲的壽命較長,一般能在野外生長4-5個月。成蟲在果實中產卵(壽命25~40天),卵孵化成為幼蟲(5~8天),幼蟲成熟后入土中化蛹(15~20天),蛹羽化成成蟲為害(7~10天)。雌蟲可多次交尾產卵,卵孵化出幼蟲后,以幼蟲蛀食為主。柑橘小實蠅的發育與氣候條件緊密相連,一般生長發育和繁殖的最適溫度是20-300C,在此溫度下其發育速度與溫度成正比。
1.2 柑橘小實蠅的為害特點
柑橘小實蠅以成蟲產卵管刺入瓜(果)表皮內產卵,幼蟲孵化后即鉆進瓜(果)內蛀食,先局部變黃,后腐爛變臭,造成大量落果。或刺傷處凝結著流膠,畸形下陷,果皮硬實,瓜味苦澀,品質下降。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發現,瓜果受害輕重與周邊環境也有密切的聯系。瓜果園周圍為其他瓜菜園、果園以及苗圃花卉地時,由于蜜源植物豐富、成蟲產卵量大,往往較周圍為稻田及非蜜源植物區的瓜果園受害嚴重。
2 橘小實蠅引發瓜果蟲害的原因
現在,瓜果貿易已經在我國農業產業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發展日趨壯大。我國許多地區,尤其是盛產贛南臍橙等地方品種的贛南地區,都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壯大臍橙產業。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瓜果品種自身適應能力的影響,橘小實蠅對瓜果的危害極其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品種調運引入外來蟲源
目前,由于大量引進優良品種的需要,不斷從外地調入不同種類的瓜果。大部分地區并未對瓜果進行檢疫,而直接運入市場銷售,大大提高了害蟲侵入的幾率,因氣候適宜,在當地成為優勢種,繁殖擴散極快。
2.2 寄主種類繁多
橘小實蠅為害的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臍橙、蜜桔、金桔、柚子、桃、李、梨、草莓、枇杷、瓜類等大約250多種植物,這些瓜果的成熟期各不相同。橘小實蠅每年都有很長時間的寄生時間,而且寄主類型多樣,這為橘小實蠅的大量繁殖以及對瓜果的侵害提供了機會,從而導致該蟲害逐年加重。
2.3 化學防治、藥劑的使用不當
橘小實蠅作為瓜果的主要為害種類,以前對其進行化學防治是主要的防護措施。然而,橘小實蠅與其他種類的害蟲相比,具有遷飛性能強、危害時間長、藥劑防治效果差等特點,對其進行一般的藥劑防治或者化學防治無法奏效。許多果農為了盡早、盡快除害,經常噴灑大量農藥,這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殺死了橘小實蠅的天敵,致使該害蟲大量繁殖,侵害果實嚴重。
3 橘小實蠅綜合防控技術措施探討
3.1 植物檢疫
建立嚴格的植物檢疫制度,加強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嚴防橘小實蠅的異地傳播。
3.2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橘小實蠅綜合防治的基礎和首要技術。
3.2.1 合理規劃種植品種,避免果園與周邊栽植品種混雜,防止為橘小實蠅提供食物橋梁。
3.2.2 清潔果園。對發生橘小實蠅危害的場所進行清理,特別是混種有水果和蔬菜的果園。措施包括:a清理落果。每2-3天清除落果一次,然后將落果集中倒入加生石灰水池中浸漚7天以上。b破壞越冬場所。冬、春季將果園及其附近土壤翻耕一次,或冬季灌水2~3次,或撒些生石灰粉,均可減少和殺死土壤過冬的幼蟲、和蛹。
3.2.3 適時采收。進入采收期的水果可比正常略提早一星期采收,避開為害高峰期。
3.3 性誘滅蟲 用甲基丁香酚制作的性引誘劑誘殺雄蟲,降低果園內的蟲源基數。每畝掛誘瓶3-5只,每只誘瓶誘芯一側每次用性誘劑2毫升,每15-30天換藥1次,另一側加毒殺劑敵敵畏2滴(專用誘捕器可不加毒殺劑),懸掛高度以距離地面1.5米處為宜。不要使誘捕器暴露于直射日光之下,以免引誘劑過快揮發而失效。。
3.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和光、熱、電等物理因素防治害蟲。
3.4.1 果實套袋,對果實進行套袋防護,避免果實蠅接觸,從而損害果實。
3.4.2 黃板誘殺,在瓜果園懸掛黃色粘板誘殺橘小實蠅成蟲。
3.5 生物防治
所謂的“生物防治”是指適量引入一種新的生物作為橘小實蠅的天敵,減少其數量。在日常農作中,最為簡單、有效的是利用天敵防治。比如,在瓜果種植園內侍養一些雞、鳥,這些動物可以啄食成蟲、幼蟲和蟲蛹,包括地表以下35cm處的幼蟲和蛹,這既可以為此類動物提供足夠的食物,同時也可以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3.6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農作物蟲害防治的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但防治桔小實蠅的效果不佳,必須進行專業化統防統治,同時應注意藥劑的選擇,避免發生藥害,污染瓜果與環境。
3.6.1 地面處理:清理落果后,及時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均勻噴灑地面,每7天施藥一次,連續2~3次,殺死老熟幼蟲及蛹。
3.6.2 實蠅誘殺劑(果瑞特)誘殺:由于卵和幼蟲都在果實里面,蛹在土里,防治上有許多的不便和困難!所以防治成蟲是關鍵!就是利用瓜實蠅成蟲羽化出土后,交配產卵前有大量取食補充營養的生活習性,喜食糖類及高蛋白質物質,母蟲表現尤為突出。成蟲交配產卵盛期與活動盛期,使用實蠅誘殺劑在樹冠的中下部葉片背面點噴,一般每畝10個點,每7天噴藥一次,連續6-8次,可大量殺死成蟲,保果效果好。
參考文獻
[1]歐善生,謝彥潔,覃連紅,梁萍,黃艷花. 不同引誘劑對果實蠅誘殺效果對比試驗[J]. 廣西農業科學. 2008(01)
[2]呂佩珂,蘇慧蘭,龐震,王銀忠,呂超.中國現代果樹病蟲原色圖鑒[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