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峰
2016年四八新政公布已整一年,國家在一定范圍內給予一年過渡期,2016年11月15日,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年底,既是監管政策成熟仍需時間,也是為了確保跨境電商能夠平穩發展,同時為企業贏得更多的轉型時間。今年4月1日,重慶自由貿易區正式掛牌,為重慶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新的政策、新的環境下,重慶跨境電商應何去何從?
新政之后跨境電商重新洗牌之后已趨于穩定,行業格局初顯,但是比較中部地區鄭州、西部地區成都和南部的廣州等市的發展勢頭,重慶跨境電商似乎不溫不火,發展平穩,政府應該如何助力跨境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政府監管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
(一)部門協調問題。跨境電商的監管涉及到海關、稅務、國家檢驗檢疫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不同級別、不同職能部門,一個問題的解決可能需要與幾個不同部門的協商,雖各部門都非常積極支持與配合,但由于距離和職責的原因,綜試區在遇到具體問題的解決依然非常吃力,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另外,交叉部門在跨境電商政策制定方面存在重復,所以在協調操作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
(二)系統統一問題。當前大多數系統數據接入主體雖和“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互聯互通關系,但是,綜合服務平臺在和某些數據接入主體數據的格式、保密以及所有權問題還未相互通用。比如在系統方面,上報材料系統方面,一個部門要求是32個字符,另一個部門要求48個字符,上報過程中系統不通過,在實際工作中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找原因。建議如下。
1.建立完善政府工作機制。跨境電商的監管部門由于是平行部門,在互相協調溝通上有一定的困難。重慶又因地理位置以及行政級別等原因與各監管部門溝通困難。因此,重慶可以借鑒其他有經驗的省市,如浙江、河南等成立相關機構,定期把有關部門召集到一起集中討論商量解決試驗區跨境電商的有關難題,建立長期有效的工作機制,促進跨境電商發展。
2.建立暢通的政企溝通渠道。政府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主要承擔的是創新探索監管制度及為跨境電商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的職能,但是最終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好壞還需接受市場的考驗。因此,政府應牽頭建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集中交流商討在發展過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同時為政府與企業的暢通交流溝通提供渠道,為相關政策的改革與創新建言獻策。
二、跨境電商立法提速問題
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雖然非常快,但由于我國電子商務在相關法律的立法工作上落后于國外,且目前我國在經濟貿易領域與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商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完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引起一些交易糾紛,比如對消費者的保護、維權等相關政策上還不夠明晰,有些可能與其他國家相關的消費者保護規定相矛盾。針對電子商務的專門立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也于2013年12月7日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啟動進入立法程序。但至今仍未立法,跨境電商呼吁立法提速,或地方政府能出臺一些地方性法規,為電商發展提供法律制度依據。重慶電商企業呼吁出臺重慶地方性法規或者暫行條例,制定規范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最大程度上推進貿易便捷化,有章可循,而不是在很多細節問題上模棱兩可,讓企業優勢無所適從。建議如下。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重慶政府應盡快出臺適合重慶跨境電商發展的地方性條例或法規。以立法的形式使其在管理制度、發展規劃、平臺服務以及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明文規定,同時對跨境電商的相關職能部門在其職責上做明確分工,從制度上規范管理,為跨境電商企業發展提供法律依據。
三、政府對跨境電商方向性引導問題
政府的政策導向性不強,缺少重點關鍵領域的引導。自貿區掛牌后,重慶將成為西部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其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其對政府和企業更是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前景和政策利好。面對更加開放的機遇,政府應達成共識,對于電商企業是大力吸引發展外來電商企業落戶重慶,還是花大力氣重視本土跨境電商企業?有些電商看到政策紅利有利可圖,就在重慶建廠,但是在政策紅利消失后,拿到補貼后就撤走。而對重慶本土企業忽略內在動力的挖掘,缺少導向性的政策傾斜,看似做好的企業沒基礎,有基礎的企業又做不強,企業都是各自發展,缺乏政府的引導性。
對于電商行業沒有一定的導向性,電商行業在重慶是重點發展小消費品、電子產品,還是扶持汽車等重工業。重慶跨境電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頭羊,缺少響當當的重慶品牌。
建議如下。
目前,重慶跨境電商存在交易品種單一的情況,未來幾年,政府應加強電商企業向更有地方性特色的產品方向引導,通過不斷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將重點放在打造跨境電商的地方性特色上來,將更多的優質資源集中配置到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跨境電商平臺上。重點扶持像本土的世紀購、大龍網等企業,打造響當當的重慶品牌,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力爭抓住跨境電商的契機,以高質量產品為中心,實現電商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政府支持力度問題
(一)財政支持政策。跨境電商增值稅上交國庫,而地方政府無收益,造成地方政府對跨境電商企業支持力度不夠高。在頂層設計上是否對地方政府有分成,刺激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二)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匱乏。隨著重慶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更多外貿以及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知識豐富的跨境電商人才,但重慶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較來看,還尚未形成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相關政策,且在工資待遇、人才競爭中也不具有優勢。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還欠缺相關具體的政策支持。
建議如下。
1.地方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從資金和政策上給予跨境電商一定的支持。
2.加快引進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重慶政府可以借鑒河南政府的“引鳳歸巢”計劃,給對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3.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重慶高校資源,支持本地高校通過相關培訓機構,在大學生群體中培養一批實用的管理干部或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