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釗
初中思想品德課應擔當起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在教學中有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課題組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的策略研究》小課題研究的契機,在全校范圍內進行了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的策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合教材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 開展問卷調查研究,了解我校初中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狀況
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我校初中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現狀,進行數據分析,為研究工作的有效開展做好準備。
課題組結合學生實際,在參閱了大量相關研究報告的基礎上,設計了調查問卷,選取了35道符合我校學情的問題,主要設計為單選和多選結合的形式,涉及我校三個年級全體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和踐行現狀,以及學校、家庭對初中生的價值觀教育等問題,較為全面呈現了關于我校初中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相關問題。
2. 運用教材相關理論知識,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結合點,比照課程內容與滲透教學的結合教師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教育的過程中,既要站在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上予以強化認知,并盡量使之內化于學生心中;同時應講究“潤物細無聲”,不能機械地“套用”,也不能將24字基本內容的某些字眼硬塞,而是要自然、有機、深入、有效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教師要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組織過程中適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同時還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及時調整教學環節,采用靈活的處理方法,不失時機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和寶貴資源,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是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感的重要途徑。
二、利用新媒體,更新教學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網絡、數字報紙雜志、數字電視電影、觸摸媒體等,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的特點。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已經逐步融入學生生活,成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充分利用新媒體,可以更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傳播渠道,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讓學生在圖文并茂、聲情融匯的教學情境中逐步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新媒體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細心觀察新媒體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掘新媒體對中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價值。對此,教師要堅持與時俱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將新媒體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形象化、趣味化、情感化。如通過本校教師間的合作,制作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課件、“翻轉課堂”的微課和授課視頻,借助網絡平臺對全體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教師可以開通博客、微博、微信,直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工作。
三、貼近生活,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必須重視實踐育人,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活化。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要注重學生的日常養成,引導學生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初中生來說,關鍵是要落實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其一,要熱愛自己所在的社區和學校,愛護一草一木,節約用水用電;熱愛父母、親人、老師和同學。其二,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勤奮讀書,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其三,要誠實做人,踏實做事,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其四,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