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麗 馬颯

網絡通信技術豐富的資源優勢、便捷的協同交流及互動功能,促使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發生了重大變革。本文探索建立微信企業公眾號,以“微媒介”為栽體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完成,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的“教”的過程,缺少教學互動,無法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最為核心的環節。
傳統酒店類課程教學模式現狀
教師講授為主,教學互動不足。目前,酒店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采用酒店案例教學、崗位情境模擬教學、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來完成知識點的傳授。相比較以前單一的講授法來說,具有很大的進步性,但也存在案例信息陳舊、缺乏時代感、缺乏新奇性問題,學生參與案例分析的興趣不高。
理論知識為主,產業發展關注不足。酒店類課程具有與行業聯系緊密、信息量較大等特點,學生不僅應具備一定的理論管理知識,還應該密切關注業態的變化、產業政策的調整等行業動態。受教學時長等的限制,教師無法針對業態的變化組織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學生無法從教師處獲得了解行業動態的指引,其結果是造成學生與行業的脫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可行性。酒店類課程具有與行業聯系緊密、信息量較大、教學項目學生參與性強等特點,教學內容適合以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非常適合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基于微信企業公眾號的課堂教學系統模型。微信企業號不同于微信訂閱號和服務號,它是單獨獨立出來的一個服務類型。微信企業號具有關注上的安全性(只有通信錄成員才能關注)、信息的傳播達到了最大化(群發消息次數不受限制)。
微信企業公眾號能將相對分散的學習者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課堂以外學習共同體,使學習者在課前能夠大體了解課上所將要講解的內容,課程進行過程中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課后鞏固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并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參與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并在交流和協作過程中促使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圖1)
基于微信企業公眾號的課堂教學實施
創建微信企業公眾號。教師通過實名注冊的方式申請微信企業公眾號開,獲取賬號及二維碼。課前,先收集所授班級所有人員的微信號輸入微信企業號通訊錄中,學生通過掃二維碼進入企業號。描教師通過PC終端將學生進行分組管理,方面后續教學活動中小組討論環節的進行。
課前教學資料的上傳。開課前,教師進行線上平臺教學設計方面,將課程知識點進行分解,提煉該知識點要求學生應該達到的能力。提前將本課程所需的教學視頻、圖片、文本等內容存入素材庫,以便后續教學中的信息推送。教師在課程前一周,通過企業小助手向學生推送有關課程內容PPT大綱、補充材料閱讀等共享資料,讓學生熟悉知識點。同時,在微信上布置下一節課的相關任務或問題,要求學生查閱資料。
課上教學環節的設計。翻轉課堂立足于學生自主發展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設計方面,強調難點的解決。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圍繞問題展開教學互動的研究設計。
課后知識的鞏固。課堂知識的學習后,還需要課后的實踐應用來提升知識的運用能力。課后,教師將涉及課上知識點的案例、試題等內容上傳至微信企業號,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案例互動及試題答案的上傳。
學生參與企業號內容的推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要求學生通過關注有關公眾號。了解行業動態。每日,按小組形式將最新行業關注點進行推送。學生參與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更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密切關注行業時事。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行業動態,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指引”作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教師在學生能力培養過程中充當“指引”作用。難點在于教師如何將將知識點形成“知識樹”,形成思維導圖,使學生能夠通過順著思維導圖,探索自主學習有機整合所學知識。
以學生“能力”提升為導向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微信平臺資料上傳、網上互動環節設計、學生自主學習環節設計、課堂項目教學、疑難點判定、課堂互動等方面的教學設計建立有效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建立科學、長效的“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在分析教學效果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探索解決的辦法和路徑,并在此基礎上尋求多樣化的翻轉教學實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