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言芳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是主動與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們創設良好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見學前教育機構與家庭合作共育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的共識,家園共育工作在國內外學前教育界也是一個熱點話題。
家園共育意味著家園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關系,家園積極溝通,一方面促使家長與幼兒園在教育理念、目標、內容、原則和基本方法等方面統一思想,取得共識,步調一致;二是幼兒園要主動與家長溝通,促進雙方有效互動,增進了解幼兒在家和班級里的發展情況,磋商,密切配合和實施共育策略。整合雙方優勢,實現教育合力的最大化,共同促進幼兒發展。本文嘗試探析家園合作共育的模式,以期最大程度發揮家長的作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家長會
家長會一般是在學期初、中、末固定召開,另外在需要時隨時舉行,一般有全園、年級和班級家長會。班級家長會更具有針對性,便于家長與教師雙向交流,共同研討有關幼兒的保教問題,家長會應注重實效,增進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互相溝通和家庭教育經驗的交流。
家長學校
家長學校是普及家教知識的有效渠道,其主要任務是系統地向家長講授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家長學校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可根據園所的具體情況和家長的需要而定,可以是專家的教育講座,也可以是保教知識宣傳,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專題討論等,例如有的幼兒園倡導并實施“游戲化教學”模式,有些家長不理解,認為“玩”耽誤了正常的教學時間,由此幼兒園就可以開展專題討論,通過專家或教師講解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來轉變家長這種片面化的認識。
家長開放日
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是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幼兒園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了解幼兒在園情況,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增加幼兒園和家長溝通的機會,從而攜手共育,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為了保證家長開放日活動有效開展,幼兒園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家長的需求,設定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并將兩者有效結合,例如針對托班剛入園的幼兒家長,他們非常希望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因此,托班開放日活動的目標就應該在于使家長和幼兒快速了解幼兒園生活、適應幼兒園生活。
親子活動
幼兒園“親子活動”是家園共育的重要渠道,是家園協同實施幼兒早期教育的手段之一,是一種有助于增強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幼兒情感交流的集體活動形式。在開展設計親子活動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家長自身的資源,發揮家長群體專業性強、社會經驗豐富等優勢,使親子活動開展的有創意,活動有聲有色。教師和家長是合作者,都是教育者,不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不能把家長置于服從、配合的地位,更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隨意指揮家長。家長方面要配合活動要求進行物質準備并對幼兒進行相關教育。在確定活動主題時可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廣泛征求家長的建議,活動策劃籌備過程中可以根據家長資源合理分工,有效利用家長資源,發揮家長特長。
家長委員會
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是“在幼兒園指導下,由家長代表組成的代表全體家長和幼兒利益的常設性群眾組織”。家長委員會既是聯系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橋梁和紐帶,也是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組織形式,更是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2012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有條件的公辦和民辦中小學幼兒園都應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幼兒園重要決策和事關幼兒切身利益的事項提出意見和建議;發揮家長的專業和資源優勢,支持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工作計劃和要求,協助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交流”。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家委會組建的最好方式是家長選舉,選舉家委會成員應該遵循以下四個基本標準:樂意參與家長委員會,愿意為大家服務;時間上有保障;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具有較強的責任心。
家長助教
家長助教是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種重要方式,與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委員會等活動相比,家長助教活動為家長客觀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園生活、了解幼兒園及教師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教師擴充教育資源,尋求有力支持提供了便利條件,家長助教活動同時可以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使家園合作進一步得到深入細化。
家長助教的內容范圍可以涉及保育、教育、管理等多個方面,協助幼兒活動是家長助教的最主要的內容,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開展:第一,進入課堂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家長的職業資源開展合作共育,日常與家長專業、職業相關的教育內容都可以有計劃地與家長溝通聯系,請他們當“助教”,實踐證明“家長老師”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深受孩子們歡迎,既有新鮮感,又很準確地認識有關知識經驗,往往比幼兒園老師講授的更具知識性、趣味性和創造性。第二,協助日常保教活動。家長志愿者可以在新生入適應期間協助老師組織幼兒洗手、進餐、散步、午睡等活動,在離園環節可以協助教師維持秩序等。第三,為大型活動提供幫助。在“慶祝六一,親子運動會,愛心義賣等大型活動中發動家長志愿者的力量,為活動出謀劃策,策劃編導等。第四,為幼兒活動準備材料。幼兒園可以發動有手工特長的家長,尤其是一些老人,為幼兒的活動收集材料,制作教玩具等。第五,為幼兒外出活動保駕護航。孩子們非常喜歡外出游玩,參觀等活動,在外出時可能更加興奮和激動,這時候幼兒園老師就需要家長志愿者參與外出活動,幫助維持秩序,保障幼兒的安全,家長的協助可以有效減輕幼兒園在安全方面的擔心和顧慮,保障了外出活動的順利開展。
家園合作共育的形式除上述談到的六種之外,常見的還有專家咨詢、家園聯系欄、家訪、家庭教育咨詢、網絡互動等。諸多家園共育活動的開展都要努力做到提升家長參與的全員性,增強共育活動的有效性、堅持推進家園共育的專業性并要重視解決共育工作的可持續性,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