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紅
[摘 要] 農業經濟快速的今天,人口數量持續增長,為了滿足大量人口糧食需求,提高糧食產量成為當前首要工作方向。在玉米種植中,通過應用植保技術,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產量,盡可能降低病蟲害和環境因素帶來的影響,提升糧食產量的同時,還可以提升糧食品質,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主要就植保關鍵技術對玉米產量影響評價進行分析,以河南省西華縣玉米種植地為例,客觀把握植保關鍵技術要點。
[關鍵詞] 植保技術 玉米產量 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78-02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一個人口大國,為了能夠滿足大量人口的糧食需求,運用先進的栽種技術,提升糧食產量十分關鍵。玉米是我國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尤其是在農業技術快速進步和發展下,玉米產量持續增長,但是由于玉米種植密度增加,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嚴重,降低玉米品質的同時,還會影響到玉米產量。尤其是很多農戶自身的農業技術水平不高,難以有針對性選擇病蟲害藥劑,把握合理的控制時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玉米產量,降低農戶收入。故此,在玉米種植中應用全程植保關鍵技術,有助于提升玉米產量和品質,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由此看來,加強對其研究有助于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更大范圍推廣和使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概況
以河南省西華縣東王營鄉楊莊村某玉米示范區為例,示范田面積為0.68h㎡,對照田面積為0.68h㎡。主要土壤為砂壤土,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速效磷和堿解氮等物質,加之水源灌溉較為便利,配有完善的深機井和潛水泵等,可以有效滿足玉米高產種植需求,種植條件較為可觀。由于近些年并無種植玉米作物,為了可以有效分解秸稈,將其分解為營養物質來豐富土壤肥力,較為常見的是利用”尿素來加快秸稈分解,同時還要注重試驗地深耕平整,確保后續種植活動可以有效開展。
1.2 實驗材料
1.2.1 作物選種
在玉米種子選擇中,應該盡可能選擇耐密植、適應期較強的品種。以登海605玉米種子為例,通過機械播種方法,控制播種深度在3cm~5cm以內,行距為60.0cm,株距20.0cm,根據種植密度標準,每公頃土地可以種植大約82400株玉米。玉米在幼苗生長期間,需要及時將弱苗清理干凈,避免幼苗之間相互爭奪營養成分,影響到玉米產量[1]。
1.2.2 試驗藥劑
在示范田中選擇坤奇爾復合生物菌粉劑,除草劑則是選擇硝磺·莠去津懸浮劑為主,氯蟲·噻蟲水分散粒劑為殺蟲劑。上述藥劑均是從正規廠家渠道購買而來,藥劑質量可以得到保障,嚴格遵循科學用量,為后續的玉米高產提供保障。
對照田則是選擇常規的藥劑,乙·莠水懸浮劑為除草劑,甲維鹽水分散立即為殺蟲劑。上述藥劑均是從正規廠家渠道購買而來,藥劑質量可以得到保障,遵循農戶常用量進行施用,對比玉米產量[2]。
1.3 實驗設計和方法
1.3.1 實驗設計
在示范區,坤奇爾復合生物菌粉劑作為種肥,同播種同步進行,施用量根據22.5kg/h㎡標準進行;二次拌種時選擇噻·咯·精甲試劑施用,施用量按照150mL/h㎡標準進行。玉米幼苗在長出5~7片葉片時,可以選擇硝磺·莠去津懸浮劑進行處理,以每公頃土地3750mL的標準進行施用。在施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噴霧方法確保藥劑可以充分噴灑到玉米作物上,充分發揮藥劑原有作用。對照田按照常規藥劑施用方法即可[3]。
1.3.2 施用方法
示范田和對照田均是在4月18日播種,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做好二次拌種工作,合理配置藥劑比例,確保所有的玉米種子被藥劑充分包裹,玉米苗葉長出5~7片葉片時施藥,并且通過機械噴霧方式進行藥劑噴灑,保證藥劑可以充分噴灑到玉米作物上。噴灑藥劑中的水量需要嚴格遵循標準制定,確保藥劑成分可以充分發揮原有作用,降低病蟲害的同時,促進玉米生長發育。
1.4 實驗調查與記錄
玉米在播種期、葉期、大喇叭口期階段施藥中,需要結合天氣溫度制定標準,溫度控制在18℃~28℃之間,盡可能在風力較小的天氣情況下施藥,避免施藥不均勻的現象出現。每塊地塊可以隨機選擇試點,試點試點控制在10個行距左右,在其中選擇更具代表性的選擇20m雙行方法,計算出株數和穗數,在每個測點樣段收獲20穗為樣本來計算穗粒數。通過觀察示范田玉米生長情況,綜合判斷藥劑對于玉米生長是否存在不良影響[4]。
1.5 田間管理
在玉米田間管理中,應該嚴格控制施肥量,選擇氮磷鉀肥,或是腐熟的圈肥。根據玉米生長情況,在大喇叭期間追肥,在農作物一側開溝施用46%的蘭花尿素,促使玉米可以快速生長,穗大粒多;控制好玉米生長期間的定苗管理,保證玉米植株健壯;保證水源灌溉充足,播種期間的土壤含水量在70%~85%之間;苗期控制在65%~80%之間,但要避免土壤水分過高,植株根莖腐爛,影響到玉米生長質量。如果在玉米生長期間存在干旱天氣,降水量較少,可以在播種后全面灌溉,如果仍然無法滿足水源灌溉需求,為了確保玉米生長期間可以獲得充分的灌溉,可以在6月后旬和7月前期進行水源灌溉,避免示范田受到干旱季節影響到玉米生產量。
2 結果和分析
通過示范田和對照田玉米生產情況分析,可以發現全程植保關鍵技術在玉米高效栽培中應用,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生產量,提升玉米品質,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示范田玉米產量為13755kg/h㎡,對照田產量為12056kg/hm2,可以發現增產高達1699kg/hm2,施藥更加科學合理,有效提升田間管理效率和玉米產量,增加農戶收入,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結論
綜上所述,在玉米種植中應用全程植保關鍵技術,較之傳統的栽培技術而言,有助于提升玉米產量和品質,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推動我國農業發展,帶來更大的經濟。
參考文獻
[1]葛均筑. 氣象資源特性對玉米產量形成的影響及長江中游玉米高產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5.
[2]李昌新. 長期施肥對紅壤旱地玉米生產力和土壤肥力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4.
[3]郭銀巧. 影響玉米機械收粒質量及農戶機收采用行為的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5.
[4]何建華. 河北省小麥—玉米兩熟豐產高效技術集成體系綜合效益評價[D].河北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