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娟
[摘 要] 小麥病蟲害是小麥種植業最為普遍的問題,相關種植管理部門必須要予以足夠重視,積極應用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減少養殖業的經濟損失,提升其發展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進行分析,提出幾點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 小麥病蟲害 防治誤區 綜合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89-01
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對于小麥種植業而言會產生抑制性影響,難以提升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效率,基于此,小麥種植業管理部門必須針對病蟲害防治誤區的分析,積極應用綜合防治技術開展防治工作,提升其工作質量。
1 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分析
小麥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誤區主要包括防治時間方面、藥劑選擇方面等,影響著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小麥病蟲害防治時間誤區分析。在小麥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掌握最佳的防治時間,在科學合理的時間之內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活動。但是,目前部分區域在小麥病蟲害防治時間選擇方面,還存在較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農戶對于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而言,缺乏足夠的認識,不能根據小麥病蟲害特點等把握防治時間,經常會出現防治時間過早或是過晚的現象,影響著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例如:小麥紋枯病是在每年立春之后出現的,因此,在立春時期就要對其進行防治,然而,此類病害在小麥生長中的潛伏時間比較長,農戶很難發現此類疾病,部分農戶為了減少病蟲害防治成本,不對其進行防治,錯過了最佳的防治時間。其次,部分農戶為了提升防治效率,過早施加病蟲害防治藥物,或是沒有全面考慮小麥病蟲害與其天敵之間的關系,不利于對小麥病蟲害防治,甚至會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影響著小麥的正常生長。
第二,小麥病蟲害防治方法誤區分析。對于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而言,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氣候特點與溫度情況等,針對每一種病蟲害發病時期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升病蟲害防治質量。然而,部分農戶缺乏對病蟲害的認識,例如:紅蜘蛛等,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時候,無法使用相應藥物防治病蟲害,導致病蟲害防治成本提升,防治工作效率也有所下降[1]。
第三,小麥灌輸誤區分析。在小麥病蟲害防治中,灌水量的多少也影響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如果小麥田地中積水量過多,就會導致小麥植株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不利于防治小麥病蟲害。如果小麥灌水量過少,就會導致小麥生長效率降低,難以提升小麥的發展有效性[2]。
2 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分析
在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中,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積極應用各類綜合防治技術,提升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效率與質量。具體技術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2.1 播種前期防治技術
首先,在小麥播種之前,一定要對前期的麥茬進行清除處理,消滅麥田中的雜草與麥苗,有效減少麥田中的細菌數量。其次,農戶應該在播種之前,對小麥田地進行綜合考察,區分其等級,科學選擇小麥品種,以便于根據麥田特點等提升品種的質量,對于一些容易感染病蟲害的田地而言,必須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麥田品種,逐漸優化小麥病蟲害防治體系。最后,農戶必須科學選擇小麥播種時間與病蟲害防治時間,對于小麥紋枯病多發的田地,要對其進行藥物的噴灑,減少小麥病蟲害發病效率,同時,小麥種植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控制播種數量,科學設置小麥播種密度,為小米生長創建良好的田間環境[3]。
2.2 播種時期病蟲害防治技術
小麥播種時期,經常會出現一些地下蟲,例如:金針蟲等,在此過程中,農戶要將預防工作為主,在小麥種子中添加一些化學藥劑,減少病蟲害對種子的破壞,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效率[4]。首先,病蟲害防治人員需要科學選擇化學藥劑,根據病蟲害種類選擇化學藥劑,針對性的用藥。其次,在小麥種子發芽的時候,防治工作人員需要選擇甲基異卵磷乳油等防治金針蟲。最后,在播種小麥的時候,必須慎重處理小麥種子。
2.3 小麥返青階段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小麥返青階段,容易出現的病蟲害就是枯萎病與紅蜘蛛等,對于小麥植株的生長而言會產生不利影響,難以提升小麥種植經濟效益,因此,在此期間,小麥病蟲害防治人員需要對枯萎病與紅蜘蛛進行預防與治療,把握小麥返青時間,提升病蟲害防治質量。同時,農戶要根據病蟲害特點,制定針對性的防治制度,適當使用藥物,合理控制藥物劑量。
2.4 小麥灌溉期病蟲害防治技術
小麥灌溉期病蟲害防治需要灌水的配合,在此階段,很容易出現白粉病與白穗銹病,防治人員可以利用噴霧器噴灑藥物開展預防工作,也可以在灌水過程中添加預防藥物,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控制藥物比例,同時,技術人員還要科學選擇灌溉時間,提升灌溉工作質量。
2.5 小麥穗期管理技術
在小麥穗期,管理人員需要積極應用先進管理技術,提升穗期病蟲害防治效率與質量。首先,小麥種植技術人員需要使用無毒或是低毒的藥物開展防治工作,遵循高效防治的原則,提升防治工作質量。其次,小麥管理人員需要合理選擇農藥,根據相關規定科學預防小麥蚜蟲與赤霉病,減少疾病的發生次數,同時,技術人員需要應用先進的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減少病蟲害防治問題。最后,小麥病蟲害防治人員需要根據小麥穗期實際生長特點,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小麥穗期管理工作質量,優化小麥穗期管理體系,增強其發展效果。同時,小麥種植技術人員需要創新技術應用方案,提升技術發展效率,優化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體系。
結語
小麥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創新病蟲害防治方式與技術,合理控制病蟲害防治時間,減少小麥病蟲害的危害,提升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福軍,胡文剛.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北京農業,2015(24):50-51.
[2]李彥峰.小麥病蟲害防治的誤區及綜合防治技術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9):75-76.
[3]林紅.試析小麥病蟲害防治的誤區及綜合防治技術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2):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