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翠蓮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究心理護理聯合藥物治療緩解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50例接受混合痔手術治療的患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 實驗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和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術后24 h及術后5 d排便時VAS評分(3.75±1.08)、(2.53±0.55)分均低于對照組(7.33±1.15)、(4.68±0.8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控制疼痛教育評分、控制疼痛方法評分、所有照料和家屬評分(8.65±0.68)、(7.34±0.81)、(8.31±0.75)分均高于對照組(5.16±0.53)、(4.53±0.61)、(5.54±0.6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聯合藥物治療可緩解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 提高術后疼痛控制的滿意度。
【關鍵詞】 心理護理;藥物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91
混合痔是肛腸科的常見病, 占所有肛腸類疾病的85.5%, 發病率為75.0%, 是痔瘡中最嚴重的病理類型[1, 2]。外科手術被認為是治療混合痔的有效手段, 但術后患者易出現肛門局部疼痛, 混合痔術后疼痛是近年來外科醫生面臨的棘手問題。術后疼痛會導致患者出現排便困難, 尿潴留等并發癥, 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肺炎、心律失常、多種病理改變[3]。因此, 臨床應當加強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 必要時可采用鎮痛藥輔助。本文作者對混合痔術后疼痛患者采用心理護理, 并輔以藥物治療, 取得滿意療效,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簽法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混合痔手術治療的50例患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25例。實驗組中男10例, 女15例;年齡16~67歲, 平均年齡(41.5±8.5)歲。對照組中男11例, 女14例;年齡17~69歲, 平均年齡(43.0±8.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進行對比研究。排除標準[4]:①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②合并精神疾病者。③病因為門靜脈高壓或腹腔腫瘤所致的混合痔。④肛周有急性濃重和皮膚病者。
1. 2 方法 藥物治療:肌內注射50~100 mg曲馬多針劑, 必要時, 可在術后采用鎮痛泵, 泵入藥物可采用嗎啡、曲馬多、芬太尼等藥物。對照組:本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 護理包括圍術期常規護理。實驗組:本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①術前疼痛宣教:手術前積極對患者實施疼痛宣教, 告知患者麻醉藥效盡后肛門會有燒灼樣疼痛, 讓患者有心理準備。由于混合痔患者術后第1次排便會有劇烈疼痛癥狀, 因此部分患者對排便恐懼, 大便長時間滯留于腸內, 水分被腸黏膜吸收, 干硬的大便更會刺激切口, 加重疼痛。因此, 應當囑咐患者正常飲食, 保證充足便容積, 刺激直腸排便反射。同時向患者講解鎮痛藥的作用和鎮痛泵的使用。②術后心理護理:術后當患者有輕微疼痛時, 告知患者是由于麻醉藥效盡的結果, 屬于正常現象, 不用擔心。若患者疼痛加劇, 可給予患者心理疏導, 告知患者術后疼痛難以避免, 需正面應對。鼓勵患者放松, 采用深呼吸方式緩解疼痛對精神的困擾。幫助患者排除恐懼, 采取有效的方式排便, 以減輕疼痛。
1. 3 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參照VAS評價術后疼痛, 分值為0~10分, 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明顯[5]。患者出院時, 向其發放問卷調查表, 評價疼痛控制滿意度, 評價內容包括控制疼痛教育、控制疼痛方法、所有照料和家屬, 每個項目0~10分, 分值越高, 代表控制滿意度越高。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術后VAS評分比較 實驗組術后24 h及術后5 d排便時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疼痛控制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控制疼痛教育評分、控制疼痛方法評分、所有照料和家屬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是治療混合痔最有效, 最可靠的治療方法, 但術后疼痛在所難免。由于肛門的齒狀線以下及其周圍區域神經豐富, 且有脊髓神經支配, 因此痛覺較明顯, 加上混合痔手術會損傷大部分肛周皮膚, 在排便及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刺激下, 導致術后疼痛[6]。混合痔手術后, 可采用鎮痛藥物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 防止心肌缺血和心動過速, 造成不良后果。目前臨床比較提倡的鎮痛理念是對患者實施規范化的疼痛處理, 以緩解患者疼痛為目的, 盡可能控制藥物的不良反應, 提高患者的軀體功能及滿意度[7]。本研究所采用的鎮痛藥物是曲馬多針劑, 該藥物屬于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 能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和與疼痛相關的特異體, 其鎮痛時間可維持4~6 h, 與安定類藥物連用可增強其鎮痛作用, 但該藥物具有輕度依賴性和耐藥性[8]。本研究結果表明, 實驗組術后24 h及術后5 d排便時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控制疼痛教育評分、控制疼痛方法評分、所有照料和家屬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合心理護理和藥物治療可最大程度改善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 提高疼痛控制滿意度。
近幾年, 人們對疼痛的認識還存在誤區, 大多數患者認為疼痛是疾病的自然過程, 缺乏對有效鎮痛與機體康復關系的認識, 因此, 患者在發生術后疼痛并不會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患者通常因為擔心使用鎮痛藥物會出現不良反應, 影響疾病康復, 從而不肯接受藥物治療, 從而影響疼痛的控制。患者不良心理也會進一步加重術后疼痛, 采用鎮痛藥難以控制。隨著對術后疼痛研究的深入, 發現心理護理在術后疼痛中的應用價值越發明顯, 本研究結果也充分驗證了這一觀點。
綜上所述, 心理護理聯合藥物治療可緩解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 提高術后疼痛控制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貴芹. 心理護理聯合藥物治療緩解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40例. 中國藥業, 2014(21):96-97.
[2] 李學玲, 李長壽, 孫寧靜. 混合痔術后疼痛的護理.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10, 32(2):313-314.
[3] 徐建華. 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護理分析. 醫學信息, 2016, 29(6): 196-197.
[4] 袁玲霞. 混合痔術后疼痛的護理.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1, 20(s6):307.
[5] 張惠玲, 肖秋平. 中西醫結合無痛護理模式在混合痔圍手術期的護理. 光明中醫, 2016, 31(6):877-878.
[6] 張麗娜. 疼痛護理對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 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31):151.
[7] 丘春燕, 陳寶珍, 李俊苗, 等. 60例混合痔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 11(6):121-122.
[8] 薛彩云, 程綺艷. 中西結合護理干預在混合痔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傷殘醫學, 2013(10):53-55.
[收稿日期: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