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銀城
[摘 要] 林業育苗工作使我國的社會生態綠色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并且林業育苗周期和發展情況能夠直接影響綠化建設進程和質量,通過不斷推動綠色環保事業的發展,有效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的培訓,有效改善自然生態化境,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發展建設。
[關鍵詞] 林業育苗 苗期管理技術 建議
[中圖分類號] S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25-01
目前我國的育苗工作仍是采用傳統育苗技術,并且育苗的質量和技術水平已經不適應全新的社會發展需求,造成了綠化苗期缺乏科學管理,對于林業綠化建設帶來嚴重的后果。所以通過增強林業育苗技術和苗期管理技術的創新研究,不斷促進我國林業綠化事業健康發展[1]。
1 林業育苗技術和苗期管理的具體情況說明
1.1 育苗技術分析
通過加強林業苗木生長能力和生長質量的分析,能夠有效促進林業育苗的有效內在目標,具體分析情況如下:
1.1.1 土壤選擇
在育苗土壤的選擇上能夠通過對種植地土壤的分析檢測,能夠保障育苗質量的提高,并且促進育苗環境的安全效果,在土壤選擇過程中,能夠有效結合實際土質情況進行合理化種植方案的制定,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長環境[2]。例如:在馬尾松育苗選土的過程中,要對照含水量要求在15#基質范圍內,苗圃發芽階段要介于75%-85%之間。
1.1.2 催芽技術
在育苗環節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對苗木進行催芽,通過用水侵泡的方式使苗木能夠有效吸收水分,并且通過熱水反復侵泡的形式增加種子的膨脹感,通過適宜的溫度管控,在2小時之內就能夠進行苗木播種工作。有效提高育苗工作效率[3]。
1.1.3 播種環節
在林業育苗播種環節中,可以采用機械播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人工播種的方式,兩種方式所使用的條件需要結合土地環境、播種面積等因素進行選擇,人工播種方式能夠機動靈活的根據不同地形進行不同方式的播種,并且在播種過程中能夠降低苗木的損耗,但是缺點在于人工播種速度慢,效率低。機械播種方式適用于大面積地勢平坦的播種范圍,其工作效率高,播種速度快,但是缺點在于對播種地形有限制,并且對于苗木有損耗和傷害[4]。
1.1.4 育苗形式
育苗是通過長時間的發展促進苗木勝場的廣泛培育方式,在大面積過程中規模育苗方式就是苗圃育苗,根據苗圃的種植環境和場地不同,所采用的水源、土地的肥沃程度、濕度、空氣溫度、含菌量等等都不盡相同,應該結合不同樹種選擇不同的苗木基地,有效促進苗木健康成長。
1.2 苗期管理分析
在林業苗期管理工作中能夠通過對苗木生長的具體情況進行記錄,并通過有效數據整理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5]。在苗期管理過程等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2.1 健康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樹苗幼期,對于土壤的濕潤程度有著很高的要求,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定期進行濕度測試,并且做好詳細的生長記錄,結合記錄的數據能夠有效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管理人員還要注重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及時通過80%的敵敵畏和40%久效磷進行交替使用,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1.2.2 施肥管理
在苗木生長期間要保證肥料充足,要通過對于配料配比、施肥的周期及進行良好的記錄管理,并且整理出具體的數據。并且結合相關數據有效完成7d之內合理安排兩次施肥,并且對施肥過程中對苗木產生的影響和反應做好詳細記錄,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能夠得出適合苗木生長的培育周期,有效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例如:在種植馬尾松和華山松所施的肥料配比是不相同的,馬尾松的肥料中氮肥為2.39%、磷肥為0.24%、鉀肥為1.56%,pH值在6.0區間才能夠有效保證馬尾松的養料供給。
1.2.3 起苗過程中技術操作
幼苗在出土過程中非常的脆弱,必須通過嚴格管控,有效保護幼苗出土后的安全,避免產生苗木損傷,并且在起苗過程中要通過對土壤濕潤程度的記錄有效保證幼苗根系的完整性,并且在起苗過程中要詳細記錄有秒的種植種類和數量,確保苗木的合理規劃性,起苗后要通過幼苗原始生長環境中的土壤成分、土壤含水量、土壤含菌量、土壤溫度等條件進行記錄,確保幼苗移植后的生長環境能夠有效符合原始生長環境,保障幼苗的健康成長。
2 加強林業育苗和苗期管理技術的創新
2.1 更新設備
隨著我國社會科技不斷發展,對于林業科技的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國家也增加了對林業育苗技術的探索和開發。傳統苗木培育技術已經不適于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需求,通過培育容器的選定,能夠有效促進育苗技術的穿透性生長,增強了育苗地抗病性,增加了育苗生長期間的成活率,有效保證了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通過選擇易分解的育苗容器能夠有效降低環境污染危害,保障了育苗成活率的提高。
2.2 加強林業育苗管理力度
在苗期中要進行可續的、完善的管理,并且要嚴格保障樹苗的生長環境質量,確保苗期順利成熟,并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健全苗期管控制度,有效把握育苗的生長過程,做好數據記錄,并且結合育苗類型進行有效的科學維護。在育苗前期準備期間,對育苗種子的選擇、處理和播種等方面做好有效管控,并且通過對苗床濕度、溫度的記錄確定工作人員的苗床澆水時間,在苗木出土后要做要消毒藥物的噴灑,防治病蟲害侵襲,并且要定期合理施肥,促進育苗合理生長。
2.3 綜合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在苗期管理過程中,應該通過不斷加強苗期管理工作人員素質,促進樹苗生長期間的科學管理內容和管理職責的劃分,增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內心認同感,并且通過通過建立嚴謹、科學、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有效管控,促進鞏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加強監管獎勵機制,對于工作態度認真的員工要進行積極鼓勵和物質獎勵,對于表現不好的員工要進行有效懲罰,有效提高苗期管理生長效率的提高。
結束語
通過加強林業育苗技術和苗期技術科學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升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并且增強我國綠化覆蓋率,促進我國環保事業發展,更加有利于維持自然生態平衡,促進我國林業能源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慧.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7):104,106.
[2]湯偉強,李凱,丘輝峰等.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研究[J].北京農業,2014(18):126-126.
[3]寧國濤.對林木育苗管理技術的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1).
[4]劉華.林業苗木育苗管理技術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