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春艷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232
摘 要:病理學檢驗是醫學檢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是互相交叉、密切相關、密不可分的。要重視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按照實驗準備、操作、總結和報告書寫的步驟高質量完成動物實驗,也可將顯微互動系統作為教學平臺,綜合應用PBL、PCMC等多種實驗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這一過程得到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綜合分析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病理學 醫學檢驗技術 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b)-0232-02
病理檢查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與病理學之間關系密切。但病理學實驗教學卻還停留在老舊的教學方式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課堂師生交流有限、學生對于病理結合臨床的理解片面等諸多問題。實驗教學水平與實習和就業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革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實習和就業需求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同時,教學過程沒有充分體現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所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教學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重視早期病變的分子和生化水平的改變,加強病理學與檢驗實踐的聯系,增加病理檢驗的內容,并在理論和實驗教學方法、考試內容和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
1 病理學與醫學檢驗的關系及其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1 病理學與醫學檢驗的關系
病理學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可能從事病理檢驗工作。該課程以解剖學、組織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知識為基礎,與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緊密相關,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是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也是臨床檢驗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檢驗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病理學涉及了醫學檢驗的免疫檢驗學、微生物檢驗學、血液檢驗學等主要學科,病理檢查屬于定性診斷。可見,醫學檢驗技術與病理學是互相交叉密切相關密不可分的。
1.2 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觀察標本、切片為主,輔以多媒體教學和病理討論等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實驗教學的主要內容。
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病理切片并繪制鏡下所見圖像能夠觀察到炎性細胞和腫瘤細胞的特點及其與正常細胞的區別,借此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今后從事病理檢驗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病理討論能使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復習和鞏固理論知識,訓練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判斷、分析、綜合和鑒別能力。應增加并強化學生檢查手段、方法、內容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分析等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內容和素材。在病理討論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疾病和問題為中心,通過具體實例來訓練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實驗教學中,宜適當安排病理檢驗工作程序和規范、熟悉病理學常用儀器設備及其操作、常用制片操作與各種染色技術等病理檢驗技術并進行考核,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
2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動物實驗教學的基本步驟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實驗教學應整合多個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必須自主完成查閱文獻、實驗操作到書寫實驗報告的全過程。通過實驗教學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實踐與創新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完成實驗目標,從而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2.1 實驗準備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實驗應以病理學知識為主要內容,通過結合檢驗醫學知識來分析并解決病理學實際問題。要高質量完成病理學實驗,學生必須與教師通力協作,通過文獻資料的查閱、探討并不斷完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可能出現的結果這一過程,完成實驗設計。
教師應通過集體備課來討論實驗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如何進行師生互動、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并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同時教師要通過預實驗提前摸索和總結實驗條件,達成實驗目的。
學生應在教師指導下,了解實驗目的、要求和基本流程,了解實驗技術特點、實驗設計和實驗過程,要按照倫理學要求對待實驗動物。之后教師應要求學生查閱相關實驗原理、操作流程、實驗安排設計的文獻資料,并獨立設計實驗方案。最后教師批閱學生實驗整體設計方案,進而修改實驗方法步驟,完善實驗設計方案,為高質量完成實驗奠定基礎。
2.2 實驗操作
這是實驗教學的關鍵。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為每個實驗小組設立組長,促使其合理分工,指導學生按照規范完成飼養動物、消毒手術器械、制備模型、護理術后動物、觀察病變和制備病理切片等整個實驗操作流程,同時客觀記錄實驗結果。
2.3 實驗總結與報告書寫
每組學生在教師主導下,認真總結在實驗過程中的經驗和失誤,分析失誤的原因并提出具體措施予以改進。之后,學生要用科研論文的形式書寫實驗報告,摘要和正文、參考文獻為實驗報告的主體框架,同時附寫實驗總結和建議。實驗器材、試劑、操作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是正文的主要框架。教師應根據實驗設計方案結合實驗操作來批閱每份實驗報告并給出綜合評分,最后通過課堂教學形式總結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建議。
3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
將顯微互動系統作為教學平臺,綜合應用PBL、PCMC等多種實驗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這一過程得到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綜合分析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3.1 應用顯微互動系統作為教學平臺
病理學實驗教學可在顯微互動室進行。教師借助顯微互動系統在每位學生計算機屏上顯示鏡下示教圖像,通過實時動態查找演示、借助軟件進行標注講解和局部放大來實時分析目標圖像。為掌握學生觀察情況,教師應實時檢閱切片觀察的動態過程,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鏡下觀察中出現的問題。
3.2 PCMC與P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PCMC法是以臨床典型病例為基礎、以問題為先導的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是通過問題作為獲得和整合新知識的學習方法。PCMC與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選擇臨床典型病例,設置典型病例中隱藏的問題;以適當數量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將精選的典型臨床病例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對病例進行討論,教師可適時啟發和引導,先尋找并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靈活應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設法解決問題,最后形成學習小組意見,同時整理好相關資料;各學習小組推選代表,闡述各自觀點看法,教師歸納總結并評價各組表現。
實驗教學是提高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病理學教學質量的重點。這要求學校應重視該專業病理學師資隊伍建設,采取針對性措施不斷提高實驗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通過實驗教學實踐來探索和總結經驗與教訓,逐步改進實驗教學,達到啟發思維、激發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軒,羅峰,方克敏,等.Motic顯微互動系統在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管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9):2651-2653.
[2] 安錦丹,趙洪濤,王洪偉,等.PCMC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5):92,136.
[3] 資源,程慶,趙文健,等.綜合實驗教學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5,21(23):244-245.
[4] 云芬,賈永峰,孫勤暖,等.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0):64-65.
[6] 劉昌明,黃香塵.整合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實驗的教學改革嘗試[J].心理醫生,2016,22(14):217.
[6] 石英愛,翟穎仙,王醫術,等.對病理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8):1423-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