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鋒
[摘 要] 為了保護好華陰市現有森林資源,做好森林火災預防工作,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當前森林防火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旨在提高當地森林防火工作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華陰市 森林防火體系 林火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47-01
1 華陰市森林防火體系建設現狀
華陰市森林防火體系組織機構按管理層次分為市森林防火指揮部、鎮(街道)和華山景區分指揮部、村委會指揮所三級指揮管理機構。華陰市森林防火指揮部是全市最高森林防火指揮機關。由政府及其它相關委、辦、局及華山景區管委會共26個成員單位組成。
華陰市森林防火體系現有專職生態護林員110名,專業撲火隊伍一支50人,半專業撲火隊8支400人,人工瞭望塔4座,林火視頻監控塔7個,由于觀測視野受限,觀測不到的盲區占林區總面積的60%,每到防火期只能沿山布點進行死防死守。
目前主要森林防火設備為:辦公電話1部,視頻監控中心2個,中轉臺1部,車載電臺1部,對講機20余部,滅火水槍50支,風力滅火機10臺,滅火彈500枚,2號工具100把,砍刀20把。配置狀況:防火物質設備大都集中在市一級指揮機構。車輛配置上只有市指揮部1臺運兵車和指揮車,各鄉鎮均沒有運兵車和指揮車。
2 防火工作面臨的嚴峻態勢
2.1 旅游景點多,火源管理極為復雜
西岳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華山“奇、險、峻、秀”的獨特景觀,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先后入選中華十大名山、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旅游品牌景區等榮譽稱號,在海內外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近年來隨著華山景區的不斷開發,已形成以華山峪、黃甫峪、仙峪、甕峪四條峪道為主的集“歷史、人文、自然景觀”于一體的旅游觀光景區,年接待游客251萬人次以上,是華陰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
2.2 物種豐富,火災導致生態損失巨大
根據近年來的林業普查,華陰市境內主要森林植物有80科、100屬、2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秦嶺冷杉、銀杏、杜仲等15種;省重點保護植物有刺榆、華山馬鞍樹、猥實等6種。華山的古樹名木引人注目,現存有1710多年的晉柏、1300多年的唐槐和1100多年的青檀樹等等。森林動物有18目29科54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金錢豹、金貓、大小靈貓、黑熊等20余種。森林火災,會影響和改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甚至使部分生物種群因失去賴依生存的環境而瀕臨滅絕。
2.3 林下可燃物多
隨著林業重點工程的深入實施,已累計實施造林21.3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8.98%,林區可燃物數量明顯上升,高火險等級的森林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景區游道兩側的枯枝落葉,以及周邊各大寺廟,都存在較大隱患。
2.4 四網兩化不健全,基礎設施薄弱
現有的森林防火預測預報網、了望網、林火阻隔網、通訊指揮網及撲火隊伍的專業化、撲火機具與防火工作現代化、科學化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基礎設施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薄弱,給火險處置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
2.5 撲火經費短缺
鎮一級防火機構撲火經費及工作經費仍非常短缺。雖然人員工資已納入財政預算,但專業及半專業撲火隊伍的經費來源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2.6 撲救技能及自我保護意識有待提高。
從近年來的實戰來看,由于鎮(街道)一級防火指揮機構對撲火隊伍缺少必要的技能培訓和模擬練習,實戰中不僅延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而且容易造成意外傷亡。
2.7 地形特殊,不利于撲救
華山及其周邊地區地形地貌極其復雜,山坡坡度多在5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90°,山勢高聳陡峭,幽壑縱橫,群峰競秀,峰林如海,一旦火災蔓延開來,撲救人員很難上去。
3 華陰市林火管理的措施及對策
3.1 成立華陰市森林防火指揮中心
要成立華陰市森林防火指揮中心,是市防火指揮部專門應急和處置突發森林火災的常設機構,其行使的職能應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具有統一性和權威性。
3.2 開展相關的基礎性研究
依據華陰市森林分布特點,應進行森林火災危險源辨識、分級與評價,對火險等級和火源管理等級進行再分劃,同時建立危險源數據庫。
3.3 加強和充實森林防火消防隊伍與裝備能力建設
在沿山各村組建撲火應急分隊,同時對沿山各鎮(街道)的半專業撲火隊定期進行集中培訓學習和森林防火模擬演習。并按照標準對撲火隊伍進行設備及撲火物資配備,全面提高撲火隊伍的戰斗力,逐步達到人員、素質、裝備和隊伍的分布與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相適應。
3.4 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
每年防火期來臨,市防火辦除張貼森林防火通告、發短信、貼標語、印發宣傳小冊子、宣傳單等,還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電影等形式開展宣傳工作。同時在全市組織開展森林防火知識競賽和有獎征文活動等形式宣教育活動。
3.5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及四網兩化建設
華陰市森林防火體系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必須全面加強和完善。主要內容有:在華山及周邊重點火險區建立撲火專業隊營房基地;在華山西峰修建一座瞭望臺;建立市級森林防火訓練基地;增加固定防火檢查站。
3.6 構建防火阻隔網
森林防火隔離帶是阻截森林火災蔓延、提高火災控制能力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人為和自然的障礙物,對林火進行阻隔,達到林火控制的目的。目前華陰市林火阻隔網的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應充分利用河流、山脊、道路、水域等條件,向南和向北延伸,沿山腳向東西延伸,并與工程阻隔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封閉式阻隔網絡。
3.7 完善林火智能視頻監控系統
通過建立完善的林火視頻智能監控點,對全市林區、景區及周邊高火險地段進行全天候、自動化監控,實現火情預警零延誤,火場撲救快速反應,火場信息實時傳送,并在必要時為森林火災的撲救指揮提供強大的通信支持和輔助決策服務,確保“打早、打小、打了”。
參考文獻
[1]董加成.淺談森林火災發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0(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