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扶持和鼓勵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并出臺了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根據此政策落實情況來看,由于申請的繁瑣性,享受此優惠政策的企業沒有符合預期。本文從當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著手,深入分析此優惠政策實施的意義,并提出相關的政策落實對策。
【關鍵詞】高新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高新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實施,是國家實現結構性減稅,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2008年頒布的關于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同時廢止。下面筆者將具體分析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比較新政策與舊政策的不同要求,對如何進行實際操作提供相關的建議。
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新舊對比
(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介紹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的稅前扣除費用的計算與舊政策一致。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則,加計扣除50%本年度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金額;若已形成無形資產則攤銷150%無形資產成本,且均在稅前扣除或攤銷。在研發活動的具體定義方面,在新政策中對研發活動作出更加明確清晰的定義,即只有獲得創新技術知識、或創造性運用知識以及有實質性改進產品技術工藝的,才能被認可為研發活動,才可享受稅收優惠。
(二)新政策中研發費用具體范圍的分析
新政策明確了研發費用的具體范圍,主要包括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等。每項費用都有相關清晰的解釋,幫助企業辦稅人員和財務人員判斷實際發生的費用是否屬于研發費用稅收優惠的范圍。新政策與舊政策對比,放寬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范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新政策中明確規定了若企業委托從事研發活動的是境外機構或個人的,產生的研發費用哪怕符合規定的范圍,也不能享受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
(三)新舊政策中研發費用適用企業的對比
新發布的政策里明確規定了享受優惠的適用企業。舊政策的要求相對較簡單,除非居民企業、核定征收企業以及財務核算不健全,不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企業外,均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但新政策在舊政策要求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不能享受優惠的企業所屬行業要求,主要包括煙草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等行業。
二、企業充分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應對策略
(一)事前做好籌劃與安排
1.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
企業要有負責研發的機構或部門,可以單獨設立也可以由其他部門兼任。公司管理層應以決議形式明確研發機構的設立及人員的組成。有些企業設有技術中心的,可以公司管理層決議形式明確研發活動由企業技術中心承擔。如果企業沒有專門的研發機構,容易給人形成研發能力薄弱的印象,還可能使研發費用與生產經營費用難以清晰區分,增加不必要的涉稅風險。研發機構應制定與研發有關的規章制度,規范研發活動的管理。
2.做好立項申請
年初由研發機構做好年度研發計劃,提出具體的研發項目或者研發方向,編制研發項目立項任務并經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審議通過。對委托、合作研發項目合同應報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
(二)事中完善研發費用的歸集與管理
1.賬務處理時設置研發支出輔助賬
在項目研發過程中,應由研發項目組專人對研發人員進行日常考核管理并做好考核記錄。加強對研發活動耗用物料的管理,完善相關手續,如研發所耗物料的領料單、費用報銷單上都必須注明研發項目名稱或編號。研發活動所使用的無形資產應有專利許可合同或轉讓合同以及有關服務的發票。因為取消了對人員、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等專門用于研發活動才能加計扣除的限制,企業特別要注意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清楚區分。
2.做好各項資產設備的記錄
對既從事研發活動同時又從事非研發活動的人員的活動和既用于研發活動同時又用于非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的使用情況做好記錄,將實際發生的混合人工費用和混合折舊費用、攤銷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并且要有比較詳盡的原始記錄來證明分配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因此企業需要建立相關制度,財務需要對研發過程進行監督和掌握,特別是對混合費用要有原始的分配記錄如人員的工時出勤記錄、設備使用時間記錄等。
(三)事后妥善保管各項備查資料
1.做好后續管理和定期核查工作
備查資料是企業證明研發費用符合加計扣除優惠條件的重要依據。按財稅要求,稅務部門會加強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后續管理,定期開展核查,年度核查面不低于20%,也就是說企業最少5年內會被稅務機關核查一次。
2.做好證明材料的保管工作
企業一定要妥善保管享受優惠政策的各項證明材料,以免在稅務機關核查時因為無法提供備查資料而被取消享受優惠政策的資格,甚至受到處罰。對于未及時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可以向前追溯3年享受的企業,也應重視各種備案資料的記錄、整理與保管。根據《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規定,企業留存備查資料的保管期限為享受優惠事項后10年;稅法規定與會計處理存在差異的優惠事項,保存期限為差異結束后10年。因此企業應對備查資料實行檔案化管理,防止因財務人員流動而散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研究”課題組.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研究報告[J].稅務研究,2010(2)
[2]薛麗琴.論研發費加計扣除在企業實際操作中的困境[J].投資理財,2015(3)
[3]楊洪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以上海民營科技企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6)
作者簡介:
羅靜(1979-),女,漢族,海南澄邁人,海南易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計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