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員工績效考核作為人事調整、措施激勵的重要依據,在促進企業上下級有效溝通,激發員工潛能,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關鍵詞 績效考核 人才建設 人才評價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力資源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有效的績效考核不僅有利于薪資管理和人事決策,而且有利于提升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和員工自身價值的提升。本文從研究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應堅持的五個原則入手,探討建立如何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建設,以期不斷加大人力資源管理力度,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一、建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應堅持求真務實和科學發展觀,明確考核評價的指導思想
考核評價要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思想上的求真務實。切實發揮考核的導向性作用,激勵全體員工緊緊圍繞單位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提高工作業績和工作效率。二是考核評價過程中的求真務實,注意研究不同單位和崗位之間的差異,克服因考核指標缺乏差異性而導致出現考評結果的失真,使考核評價能夠切合實際,全面、客觀、公正、準確地評價領導和干部的工作實績。
二、建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應明確考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建立科學有效的指標體系核心是合理確定考核內容。考核內容要能全面地反映出考核客體在考核工作期內的目標、任務完成及崗位職責履行情況,以及客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指標體系還要把考核內容具體化、標準化,即將考核內容量化。在制定考核指標體系時,著力做到三個結合:
單位考核與個人考核相結合。將干部個人考核與所在單位和部門考核緊密聯系,將單位部門考核作為干部考核的基礎,并把考核結果與干部業績考核掛鉤,而不是簡單的把單位部門工作的成績或失誤算在“一把手”頭上。
重點工作考核和特色工作考核相結合。重點工作是指改革發展階段性的重點目標任務,特色工作是圍繞社區發展目標,體現單位工作特色和創新的工作。特色工作由各單位在年終考核時進行申報,最終被評定為特色工作的給予一定的加分獎勵。
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相結合。共性指標具有統一性和可比性,個性指標體現具體性和差異性。根據單位工作職責和性質的不同,分別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同一性質的工作單位,按工作類型制定共性的考核指標。對工作性質具有差異性的職能部門和單位,應結合實際,確定體現職能部門和單位工作特色的差異性指標進行考核。
三、建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應建立嚴密有效的組織形式,確保考核評價客觀有序
建立嚴密有效的組織形式,是搞好干部考核工作的保障。考核的組織工作首先是考核主體的確定,其次是明晰考核的工作程序,二者結合才能保證考核評價的客觀性和有序性。
在單位考核中,按照整體工作、基本工作、重點工作、特色工作分類確定考核主體,明晰考核工作程序。對整體工作考核時,分別根據被考核單位部門的年度工作總結、觀測點指標完成情況,以及單位正職就單位工作述職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打分,最終加權確定單位整體工作成績。對基本工作考核時,對照單位部門年度每一項基本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給出基本工作考核成績。對基本工作的考核,強調突出寫實性,不能憑主觀印象打分。對重點工作考核時,根據每年的重點工作,確定相應的考核主體。
四、建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應建立及時有效的反饋利用機制,注重績效提升
考核評價成功與否,不僅與考核結果是否客觀公正有關,也與考核結果是否及時反饋及有效利用有關。
及時反饋考核結果。考核結果反饋有多種形式,根據情況可以向所在單位公布,也可以進行個別談話。干部個人考核結果采取適當形式公示無異議后,考核工作小組將干部個人考核結果及評價等級,通過書面形式進行反饋,對考核成績列在后面的干部,由部門領導進行督促。
有效利用考核結果。考核的激勵作用主要通過考核結果的合理使用來實現。干部考核結果與獎懲、培訓、晉升等掛鉤,有效激勵了干部勤奮向上,積極工作,更好地履行職責。它的意義不僅在于物質方面,而且更在于它所代表的“被認可”與“被尊重”,形成了一種內在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
五、建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應建立考核過程公開制度,確保考核評價的公開透明
考核評價工作要在陽光下進行,使廣大職工享有充分知情權和監督權,更好地體現民主、公正、客觀,體現“群眾公認”的原則。在考核期間,應支持和鼓勵廣大干部、職工監督考核工作。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均可以通過不同過去到和方式反映、舉報考核對象的有關情況和問題,考核工作小組會同相關部門按職權范圍及時調查和處理。
總起來看,建立科學可行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不僅確保了績效考核實施過程中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公正性,而且有效調動了員工積極性,充分發揚了民主,尊重民意。同時,促進了被考評人自身工作業績和工作質量的提高和單位整體效益的提高,確保單位和諧穩定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