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睿澤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2
摘 要 儒家思想,是中國經過幾千年的變革依然流傳至今的哲學思想,對于社會的素質建設,道德建設及思想建設都起到了相應的積極作用。它如今被應用于各種思想教育和管理運營工作中,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將從高中生的視角入手,從而分析儒家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高中生 儒家思想 企業經營管理 應用
高中生眼中的儒家思想是代表著正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發展理念,它的內容對于人類的和平相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人文素質的不斷發展,對傳統道德逐漸忽視,導致如今社會道德水平的整體下滑,促使一些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將儒家思想的道德文化拋之腦后,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價,很多商品開始出現假冒偽劣現象,生活環境遭到破壞,環境污染嚴重等等問題不斷發生,讓人們不得不考慮到將儒家思想,運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是否可以改善現狀的問題。
一、儒家思想的影響
(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以人為本始終是社會各個行業必須遵守的道德理念。它延續了儒家學問中仁愛的思想,這也是儒家思想里眾人皆知的。如孟子提出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或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等,在相關的史料記載中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語文教學還是歷史教學,都傳播了儒家的思想。然而,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也一樣適用。企業一方面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運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以其為企業的核心價值,一方面可以將儒家思想進行弘揚光大,宣揚中國的民族文化。例如,哈雷機車公司,擁有百年的創建歷史,它學習了相應的思考設計課程之后,便將公司的核心理念定為“消費者同理心”等。
二、誠信觀的經營取向
在儒家思想的經營管理中,誠信是必不可少的經營理念,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做到誠信經營,就失去了經營之道。做人本該誠信,更何況是一個企業一個具有管理性能的核心范圍。孟子曾這樣說過,“誠身有道,不明忽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知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這句話突出了善的具體行為,其中就有誠包含在內,而誠也是在真正意義上突顯人格美的重要體現。由此可見,做人尚過如此,作為一個企業,也必要將誠信融入到相應的管理之中。例如:海爾集團的領導張瑞敏曾經做過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它曾帶領自己的員工將公司所生產的76臺不合格冰箱砸毀,這樣的舉動很深入人心。對于企業的員工來說,更是表現了一種誠信經營的決心。從而,不僅在人的心里為企業的誠信經營留下了一個深入的概念,而且對于企業的員工來說,如果將誠信的工作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文化當中,并能夠對行為和工作質量進行嚴格的自律和把關。這樣的誠信經營,使得海爾在經過多年的革新和經濟社會中依然得以屹立不倒的經營。
三、利益觀的經營理念
在高中的教育教學中,想必學生都聽說過孔子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這句話從根本上突出了儒家思想對于利益權衡的標準觀念,這對與高中的教學來說,對學生起到了極大的教育意義,能為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將利益觀良好的運用奠定基礎。在孔子的觀念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就一定有要做的事情,而做這些事情是要為了事情本身去做的,而如果不是為了事情本身該做去做,這樣的事情就是與義相違背的,也是儒家思想所反對的“義利之辯”。日本著名的實業者澀澤榮一深入踐行儒家思想的《論語》之道,將“義利合一”作為企業的經營理念,并將《論語》實施到企業的管理之中。他認為道德和利益是不可分割的,要想獲取利益首先要遵守道義,所謂“不義之財”不可取之,這是一個企業必須遵循的經營理念,如果為了謀取利益而違背了道義,也并將難以長久的經營下去。
四、“仁禮合一”的文化制度
孔子認為,仁與禮該是密不可分的,仁是人的內在涵養,而禮則是仁的外在表現。這樣的思想觀念,將仁和禮融入到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中。在人際關系的交往中,仁與禮是其重要的根本需要,人與人的交往合作之間,需要基本的關心寬容和禮貌相待,因此,仁與禮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實現社會的和諧相處。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這樣的思想更是不能少的,員工與員工之間要相互友愛,并且要懂得各司其職,把工作共同做好,而公司對待員工,更是要充分體現出人權,能夠將工作進行公平分配,從而共同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
五、“中庸之道”的應用
中庸之道的而表現形式為“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情感合一,鬼神與圣人合一,外內合一。”這樣的中庸之道體現了儒家思想對于自身的要求之道,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將中庸之道滲透到相關的企業活動中,能夠有效促進企業員工的工作理念和自我約束,從而起到管理指導的相關作用。例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他是日本境內京瓷集團的創辦人,他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將中庸之道運用其中,并且用極其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用樸素的行為道德來規范自己。這樣的經營管理,使得企業得以日益壯大,越發變得井井有條。
六、“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
在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中,關乎政治管理的思想為“為政以德”,這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被中國傳承至幾千年的文化管理,這樣的思想概念,在相關的高中課本中仍然被運用。如果將這樣的管理理念運用到如今的企業發展管理中,能夠得到相對較好的效果。它能通過管理者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促進員工以其為榜樣,不斷促進自身發展,從而將較好的環境氛圍擴散到企業的每一個員工身上,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樂于獻身于企業的建設工作中來,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將社會經濟帶動上來。例如:松下公司的創建者,運用這樣的管理理念,凡事親力親為,將極大的工作熱情帶入到員工的工作生活中去,以自身的努力帶動員工勤奮工作,將公司的企業文化做到更好,運用“為政以德”的文化精神將企業發展擴大到至今,從一個只有4人的小公司變成全世界無人不曉的國際企業。因此,可以說,在企業的文化發展和精神建設中,為政以德的理念是帶動企業發展的不二之選。并且,這樣的管理理念也不單單適用于企業管理,在學習教學和家庭教育管理中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結語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將儒家思想有效的融入進去,不僅有利于企業的文化建設,實施創新,帶動群眾,更能有效的提高廣大員工的整體素質和精神面貌。這對于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從高中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儒家文學更具有社會現實作用,它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理論內容,從而對于培養高中生的良好品質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鄭裕正.儒家思想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之運用[J].管理世界,2013(03):184-185.
[2] 董睿,段丁強.儒家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人才資源開發,2015(08):95-97.
[3] 王旭峰.論儒家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6(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