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俠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企業中,女工委員會是聯系女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當今的社會,女性工作者也越來越多,應順應時代的變化,發揮女工的優勢及女工工作的特色,拓寬女工工作模式是女工會的主要作用。
關鍵詞 創新工作 拓寬模式 組織活動
作為企業工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女工委在推動企業和諧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為此,女工委應利用與生俱來的優勢,為企業發展發揮重要的力量。
一、女工委在企業中發揮的主要作用
隨著經濟發展,企業隨之推行的深化變革使女工的生存狀況和發展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女工追求工作平等,積極爭取晉升機會,但伴隨而來的也有各種壓力。此時,女工委應更好地組織工作并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女工委應清楚認知女工群體的要求,做到服務大眾,針對女工自身特點進行培訓,讓女工充分把握和全面了解自己工作內容變化,并不斷提高女工綜合素質,幫扶女工,促進其以后順利發展。女工委也應整合各種資源并提供給女工,把女工的工作投到各層面,讓所有女工獲得平等的發展,擁有更多就業機會。女工委應明確企業女工是企業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企業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穩定女工思想,提高整體士氣
如今女工再就業率低,不如男職工容易錄用。這造成了很多女工有思想負擔,怕失業造成生活上的困難。這時女工委就應對廣大女工做思想方面的穩定,將女工的這種念頭打消,呈現積極向上的一面,這樣才能讓企業女員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奉獻到崗位上。
(二)維護女工的合法權益
企業當中也少不了糾紛,此時女工委作為代表就應為女工來講話。女工委主任應參與到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并擔任職工溫馨家庭工作站站長,這樣女工在家庭或者工作上遇到問題時,女工委也會做出管理幫扶,進而來提升女工的幸福感。同時女工委應適當的開展愛心救助活動,以“送溫暖”方式幫助貧困員工的家庭,企業既關心員工的生活,又可幫助解決女工的實際困難,解決女工的負擔,讓女工全身心投入工作,這也是企業發展的良好保障。關于就業方面,女工委應提供更多崗位來解決女工的需求,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
(三)提升女工技能,創建新學習環境
女工委應引導女工學習新的專業知識,鞏固女工在工作中的地位。只有女工掌握了新技術,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也會讓女工展現出其特有的風采,女工委應組織引導女工多讀書,增加學習氛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應根據女工的自身特點來因材施教,讓找到適合的崗位,做到興趣就是女工的職業,這樣會增加女工的歸屬感。女工委也應在特殊的節日,比如“三八”婦女節等節日,給女工送特定的福利,引起女工的共鳴,這會讓她們對企業的工作達到一種融入的境地。在平常的工作中,也應適當舉辦一些文藝活動,來展現女工的才藝,在業余時間豐富女工的生活,女工不同的興趣和愛好會影響到文化的修養,有助于提高女工的文明素質。
二、女工委應當做出的措施
女工委應更加努力的探索和整合有效資源,順應發展趨勢,來解決女工在工作上的問題。同時女工委更應主要參考女工工作體系,尋找更多的機會、渠道和更廣的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為女工提供更全面的發展機會。女工委也要發動女工在群眾思想上緊跟時代的進步發展,達到一定的共鳴,加強企業內部的聯系,調動企業內部的力量,充分發揮優勢將女工“推銷”出去,變成“為我所用”。增強女工的可持續發展具體涵蓋以下幾點:
(一)不斷推動女工的整體素質
開展工作首先就應深入基層。女工委應將推進女工自身的建設作為工作的根本,激發和引導廣大女工的思想轉變,跟上社會發展潮流,不斷提高工作的創新能力,不斷地對廣大女工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考核,讓她們互為補充、互相促進。
(二)提升女工領導層的自身素質
在企業的領導班子里,女工委中的女干部也應該提高綜合素質。因為只有好領導才能培養出好員工,進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培育出優秀的女工,女工領導層素質的提升,在企業的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循環。
(三)注重對女工的培訓工作
女工委還應注重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女工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業務水平。企業中應當舉辦各種培訓班,鼓勵女工不斷的學習,開展學習研究,使女工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也應該引導女工樹立正確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若廣大女工有正確的自主和責任意識,那么企業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女職工要積極主動地參與企業管理和改革,增進企業的團體意識,在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中,要進一步的增強女工主人翁的意識,做到企業的和諧發展。
三、結語
當今社會的女工,女工委應該爭取將她們塑造成符合社會發展、符合企業需求、具有高素質的一支隊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女工的問題。與此同時,女工委也應當關注女工的身心健康,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讓女工的文化修養和文明素質得到提升,做一個新興代文明的知識女性。
參考文獻:
[1] 王智慧.淺談如何做好女工工作發揮女工在企業中的作用[J].現代企業文化,2014(15):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