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紅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品質管理圈由工作性質相似/相關的人共同組成,核心是質量,基礎是全員共同參與,落實護理部部署來開展優質護理服務[1]。現將我科在優質護理中應用品管圈的效果及其作用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來我科科接受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來我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工作人員護理操作技術的滿意度以及對本科護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滿意度。年齡22-38歲,對照組采用常規優質護理,觀察組采用QCC優質護理,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優質護理,包括基礎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病情監測、健康指導等。
1.2.2 觀察組實施管圈的優質護理措施。品管圈的護理方法內容如下:建立品管圈負責小組,第一期圈因護士長具有領導作用力因此作為圈長,發揮其領導、指導、計劃、培訓的能力;品管圈小組其他人員需要明確自身職責與任務,給予患者優質且滿意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以PDCA循環法為指導,進行改善活動,即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置(A)。深入病房發現問題,發放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了解更多實際情況。尋找解決存在的護理問題的方法,宣傳和落實優質護理服務,嚴格降低病房檢驗標本回退率等,并且對檢驗標本回退率較高的原因進行仔細分析,以探討有效對策進行有效處理,從而全面提高本科護理管理水平以及患者臨床總滿意率[2]。
1.3 觀察指標 通過調查問卷以及電話隨訪等多種方式來了解兩組患者對本護理活動服務的滿意度。
1.4 方法經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分別實施品管圈+優質護理、常規優質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在品管圈+優質護理模式背景下,其對本科的護理操作技術的滿意度為96.0%,對本科護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滿意度為98.0%,而對照組患者在無品管圈的優質護理模式背景下,其對本科的護理操作技術的滿意度72.0%,對本科護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滿意度為70.0%,由此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 品管圈可以緊密地與優質護理理念結合,是集體智慧與群體力量集合一體的模式,團隊精神作用強。
3.2 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形成良好護患關系。提高工作現場管理水平,提高工作現場員工團隊士氣,提高工作人員品質意識,提高員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改善工作質量的意識,提高節約和降低成本的意識,增強自我提高和自我培養的意識,有利于培訓學習型組織。
3.3 科室的員工人人都可以參加QCC活動,以員工自愿參加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約,以解決科室管理實際問題為目的,QCC活動遵循規定的工作程序,采用科學的統計技術和工具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參加QCC活動的員工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發揮民主精神實現既定的目標。
3.4注重護士的內在修養及實戰能力的培養,提高護士整體管理水平,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婦產科優質護理中的效果比常規的護理方法效果更好,在婦產科優質護理工作中有顯著的護理效果,能夠不斷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何立群.品質管理圈在婦產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藥物與人,2014,6(27):L212.
[2]楊丹丹,王俊榮.淺談胸外科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實踐與體會[A].吉林省護理學會外科學護理分會第十七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