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蘭蘭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生殖系統腫瘤疾病,屬于良性病變,目前臨床上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1]。目前,隨著醫療技術和設備的迅速發展,使得子宮肌瘤的治療不再僅僅局限于采用傳統的開腹式手術進行治療,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也在不斷地增加,且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在臨床應用中逐漸表現出了獨特的優越性,使得該手術方式在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和認可[2]。但無論如何,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仍然是一種具有創傷性的治療方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一些身心不適,從而對手術治療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對于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來說,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干預調整其圍術期的身心狀態,對于提高手術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顯著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1-12月期間來我科室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的患者80例,入選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組內40例患者。兩組患者的組間資料分布如下:
觀察組患者的年齡28—52歲,平均年齡(34.8+6.3)歲;其中24例為單發、16例為多發;25例位于肌壁間、15例位于漿膜下。
對照組患者的年齡30—53歲,平均年齡(35.3+7.4)歲;其中26例為單發、14例為多發;23例位于肌壁間、17例位于漿膜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1.2 臨床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優質護理如下:
1.2.1 術前優質護理。首先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盡可能的而減少一切嘈雜的噪音。其次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消除患者家屬的不正確觀念,告知其性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并不會影響夫妻生活。在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向患者介紹整個手術過程,手術實施的必要性和意義,并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撫,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和緊張情緒[3]。
1.2.2 術中優質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手術前,首先做好術前準備。在手術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在不影響手術者操作,不違反無菌操作原則的基礎上,要盡量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4]?;颊呤中g結束后,護理人員幫助患者擦凈身上的血跡,系好腹帶、穿好衣服,蓋好被單,在搬動患者時護理人員要盡量保持動作輕柔,避免由于搬動而引起患者的疼痛和不適。
1.2.3 術后優質護理。護理人員術后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指導患者采取舒適體位臥床休息,避免度切口造成壓迫。指導患者術后禁食4—6h,然后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少食多餐。在患者康復后可以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出院后要觀察自己的腹部情況,避免切口受壓,加強切口周圍皮膚清潔護理,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活動。
1.3 療效標準。痊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腹部彩超檢查提示肌瘤完全剔除。好轉: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腹部彩超檢查提示肌瘤基本剔除。無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腹部彩超檢查提示肌瘤有部分殘留[5]。
1.4 統計學處理。本試驗采取統計學軟件 “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表示,用“”檢驗;計量資料采取“±s”表示,用“t”檢驗,檢驗水平為0.05。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85.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8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在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從而促使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靜.優質護理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中的護理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12):106-107.
[2]陳慶生,劉海霞,王唐清.優質護理干預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作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4):486-488.
[3]張志林,張弘,姜旋.優質護理服務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中的護理效果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15,28(3):1434-1435.
[4]劉琳琳.優質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術期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2):185-187.
[5]袁偉,戴銀芝.優質護理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1):1848-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