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方宏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85-01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我國水稻播種面積在不斷增加。在水稻生產中,肥料的施用是水稻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前提。因此,為取得高產穩產,必須根據水稻的需肥特點、土壤情況以及生產實際,進行合理的施肥,本文介紹了水稻的需肥特性、施肥原則、以及施肥方法,以期為水稻生產提供參考。
1 水稻各生育階段需肥規律
1.1 氮素吸收規律。水稻對氮素營養十分敏感,是決定水稻產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對氮素的吸收有兩個明顯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蘗期,即插秧后兩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時如果氮素供應不足,常會引起穎花退化,而不利于高產。
1.2 磷素的吸收規律。水稻對磷的吸收量遠比氮肥低,平均約為氮量的一半,但是在生育后期仍需要較多吸收。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素,其吸收規律與氮素營養的吸收相似。以幼苗期和分蘗期吸收最多,插秧后3周前后為吸收高峰。水稻苗期吸入的磷,在生育過程可反復多次從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轉移,至稻谷黃熟時,約60%~80%磷素轉移集中于籽粒中,而出穗后吸收的磷多數殘留于根部。
1.3 鉀素的吸收規律。鉀吸收量高于氮,表明水稻需要較多鉀素,但在水稻抽穗開花前其對鉀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對鉀素的吸收量不高,植株體內鉀素含量在0.5%~1.5%之間不影響正常分蘗。鉀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蘗盛期到拔節期,此時莖、葉鉀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莖、葉含鉀量不足1.2%,穎花數會顯著減少。出穗期至收獲期莖、葉中的鉀并不像氮、磷那樣向子粒集中,其含量維持在1.2%~2%之間。
2 水稻高產施肥原則及注意事項
2.1 氮肥、磷肥或氮、磷、鉀配合施用。高產栽培條件下極易貪青、倒伏、發生稻瘟病,空秕率增加。因此,在施肥上要堅持氮、磷、鉀配合施用。
2.2 適量施肥與配方施肥。高產栽培施肥量要適宜,配比合理,要根據不同的地塊肥力不同,進行確定施肥量,做到配方施肥確保高產。
2.3 高產施肥注意的事項。(1)施足基肥。有機肥料分解慢,利用率低,肥效期長養分完全,所以作基肥施用較好。但由于稻區早春氣溫較低,土壤中的養分釋放緩慢,為了促進高產田秧苗早生快發,可以將速效氮肥總量的30%~50%作為基肥施用。磷肥和鉀肥均作為基肥施用,也可以留一部分在拔節期施用。(2)早施蘗肥。水稻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蘗肥,可促進低位分蘗的發生,增穗作用明顯。分蘗肥分二次施用,一次在返青后,用量占氮肥的25%左右,目的在于促蘗;另一次分蘗盛期作為調整肥,用量在10%左右。目的在于保證全田生長整齊,并起到促蘗成穗的作用。后一次的調整肥施用與否主要看群體長勢來決定。(3)巧施穗肥。穗肥不僅在數量方面對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影響較大,而且施用時期也很關鍵。穗肥在葉齡指數91左右施,可以促進劍葉生長。當高產群體較繁時,穗肥在葉齡96(減數分裂時期)時施,起到保花作用。(4)酌情施粒肥。水稻后期施用粒肥可以提高籽粒成熟度,增加千粒重,要控制好粒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
3 多施有機肥料
實行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 施用有機肥料,不僅可直接為水稻提供各種豐富的養分,而且還能在土壤微生物對有機物質的分解過程中,使一部分有機質起腐殖化作用,合成土壤腐殖質,這對改善土壤物理性和結構,增加土壤膠體的數量與品質,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方面有很大效果。
4 配方施肥
4.1 施肥原則。稻田施肥的原則應該是農家肥與化肥結合,氮、磷、鉀結合,施足基肥,早施蘗肥,巧施穗粒肥,瞻前顧后、平穩促進。
4.2 施肥種類和數量。根據養分平衡學說先確定計劃要求的產量所需要吸收的肥料種類和數量。同時,調查土壤的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棕黃壤開墾的水田一般含鉀比較多,含氮、磷比較少,增施氮、磷肥效果比較好;草甸土開墾的水田有機質含量高,含氮較多,磷、鉀一般比較少,增施磷、鉀肥效果比較好。老水田經過多年種植,鉀和微量元素往往不足,施用鉀肥和農家肥,增產效果比較顯著。因此,根據土壤有效養分含量的豐缺施肥,有利于發揮土壤的生產能力。
4.3 施用時期與方法。施肥水平相同時,各生育時期分配的比例不同,水稻產量差異也比較大。因此,根據水稻各生育期的特點和高產群體的養分動態變化確定肥料特別是氮肥的分配比例,分段多次施肥,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內容。
5 北方稻區常用的施肥方法
5.1 前促、中控、后補法。這種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蘗肥,酌施穗肥,基肥占施肥量50%以上,達到“前期轟得起,中期穩得住,后期健而壯”的要求。這種施肥方法主攻穗數,適當爭取粒數和粒重。
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總量的40%~50%,磷肥的全部,鉀施用量占總量的50%分蘗肥氮肥占總量的30%。中控即施穗肥氮肥占總量的20%,鉀肥占總量的50%后補即可根據田間長勢適當補施粒肥,但施用氮肥量不能超過10%。
5.2 前、后分期施肥法。(1)前期施肥:有機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磷肥一般作輔助肥,鉀肥一般50%作基肥氮肥得30%~40%可采用輔肥、全層施肥、深層施肥。分蘗肥可在移載后10天內進行,調整肥主要是防止分蘗肥施用不均或補救部分生長較差的地塊。(2)后期施肥:適時施用穗肥。穗肥施用要根據水稻生長發育情況決定時間。一般幼穗分化與基部節間伸長同時進行,此時施肥,有增加枝梗和穎花分化的作用,但也可能會助長節間伸長過度而引起倒伏,施肥時要注意。正常穗肥施用時期以減數分裂期為宜。巧施破口肥和齊穗肥。齊穗肥和破口肥要以水稻長勢和長相來確定,一般高溫年效果大于低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