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偉
[摘 要] 茄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蔬菜,口感綿軟,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最近幾年,隨著居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高品質茄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直接促進了茄子種植產業的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茄子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 鹿邑縣 茄子 栽培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S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95-01
近年來,河南省鹿邑縣委、縣政府將發展蔬菜種植,夯實產業基礎作為推進現代農業、增進農民收入的突破口,號召各鄉鎮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重點調整種植業結構,積極引進先進的蔬菜種植模式和技術,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集約化生產的蔬菜基地,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全縣蔬菜種植產業的發展。為了確保蔬菜種植產業的健康發展,縣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幫助各種植大戶(企業)制定生產計劃,引進、調運各類蔬菜優質品種、種苗,指導各基地進行蔬菜專業化育苗和田間科學管理,大力推廣蔬菜安全生產實用新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為豐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本次主要就茄子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現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 科學選擇茄子品種
茄子品種的選擇對提高茄子產量和品質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在選擇茄子品種過程中,要結合地區的氣候條件、立地條件和病蟲害發生規律,選擇那些抗病性能優異、產量高、生長旺盛的品種,同時還要保證茄子有良好的商品性能。一般情況下選擇種植紫茄子,常見品種主要有大龍長茄、烏金紫長茄。
2 播種育苗
茄子播種一般在前一年11月份播種,2月上旬大棚定植。具體要結合氣候條件科學選擇播種時間。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將種子放置于50~60度溫水浸泡2~3小時,然后使用50%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在30度環境下催芽,當有80%的種子露白之后就可以播種了。播種前苗床澆透水,播種采用撒播,在種子上方覆蓋一層厚度為0.5cm的濕潤細土,3~4葉齡使用營養帶假定值分苗。
3 苗期管理
播種后到出土前主要是保溫保墑管理,土壤溫度控制在24~25度之間,氣溫保持25~28度之間。出苗到齊苗這個階段,苗床溫度應該逐漸降低,白天控制在22度左右,夜間控制在15~18度。出全苗后,保證有充足的光照,白天溫度控制在20~24度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15~17度左右,定植前一周應該逐漸降低溫度,低溫煉苗,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度,夜間溫度控制在5~10度。通過5~6天的煉苗之后應該在無霜天氣整夜敞開煉苗,如果遇到倒春寒應該及時保溫保濕,給予充足光照。
4 整地定植
春季栽培在避開晚霜危害的前提下,盡早定植,茄子幼苗在移栽前使用50%的多菌靈600倍液噴施一次。移栽前對定植地進行全面整地,選擇沒有種植過茄科類作物的土地作為定植地。整地深度維持在25cm左右,確保土壤疏松,土塊細碎,上虛下實。結合整地還要做好施肥工作,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普鈣50公斤作為底肥,隨整地混合均勻后施入。1.1m開墑作畦,每畦定植2行,單株定植。大行距70cm,小行距40cm,株距40cm。茄子定植后到成活暫時不能通風,需要將棚內溫度升高都35度左右,當茄子度過緩苗期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度之間,超過30度要及時通風,下午溫度降低到18度左右并關閉通風口,夜間溫度保持在13~15度之間,保證茄子健康成長。
5 做好大棚管理工作
5.1 水肥管理
茄子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濕潤,當茄子度過緩苗期后,結合中耕除草用清糞水進行第一次追肥,或者每畝使用6公斤尿素加4公斤優質復合肥混合均勻后施入田間。茄子進入開花結果期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使用復合肥15公斤追施,大概一個月后進行第三次追肥,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結合每次追肥要進行適當灌溉,保證田間濕潤,但要注意避免田間濕度過大引起茄子發病。每次灌溉之后要及時通風。
5.2 整枝、摘葉
整枝摘葉過程中,可以選取雙干整枝處理,在形成門茄后,將兩個向外延伸的側枝剪去,只保留向上的兩個主桿,等到植株生長出第七個果實之后進行摘心處理。如果要延長茄子的收獲期,可以應用整枝再生技術,在門茄瞪眼期內,將基部的三片葉子全部去除,隨著植株不斷長高,將底部葉子陸續去除,這樣能夠促進整個植株整體的通風透光率,促進植株生長,延長收獲期。
5.3 病蟲害防治
茄子病蟲害主要有綿疫病、黃萎病、白粉虱、蚜蟲和紅蜘蛛等病蟲害,針對這些病蟲害,在做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還要科學選擇農藥做好藥物防治。首先,茄子綿疫病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66.8%丙森·異丙菌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錳鋅·乙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霸寄威水劑600倍液,間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用藥2~3次;其次,茄子黃萎病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60%多菌靈鹽酸鹽可溶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磺酸鹽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株灌對好的藥液100mL,5~7天1次,或用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200~300倍液,每株澆灌100ml,連續用藥2~3次;再次,茄子白粉虱和蚜蟲選擇使用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10%吡蟲啉1 000~2 000倍液、25%的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間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用藥2~3次;最后,茄子紅蜘蛛。20%雙甲脒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75%克螨特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噠螨靈可濕粉1 000~1 500倍液,或45%超微硫磺膠懸劑400倍液,或20%復方瀏陽霉素乳油1 000倍液,交替用藥,間隔一周用藥一次,連續使用2~3次。
參考文獻
[1]豫北地區麥茬茄子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 付艷麗. 農業科技通訊. 2015(10)
[2]茄子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 沈洪雷. 農民致富之友. 2015(05)
[3]日光溫室茄子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 冀宗華. 現代農業. 2013(12)
[4]生物有機肥對茄子青枯病的防治及其機理探討[J]. 丁傳雨,喬煥英,沈其榮,冉煒,陳巍. 中國農業科學. 2012(02)
[5]茄子溫敏單性結實抑制差減文庫的構建與分析[J]. 張映,陳鈺輝,張振賢,方智遠,連勇,劉富中. 中國農業科學.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