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丹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經濟犯罪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呈現多樣化態勢,由此對刑法的穩定性也形成了挑戰。面對著不斷波動的經濟犯罪形式,刑事立法完善也不斷提上日程,通過持續的立法完善,來滿足經濟犯罪的立法要求。本文通過對經濟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進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滿足經濟犯罪處理要求。
【關鍵詞】經濟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策略
立法是適用法律的起點,通過確定經濟犯罪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問題,有助于從整體上對經濟犯罪的刑事立法進行把握,以為經濟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提供基礎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各種信息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應用,使得經濟犯罪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由此也就對經濟犯罪的刑事立法形成了巨大影響,只有對經濟犯罪刑事立法完善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才能夠采取有效的立法完善措施,以滿足立法需求。
一、經濟犯罪概述
經濟犯罪這一概念是英國學者希爾于1872年《犯罪的資本家》一文中首次提出。20世紀后,美國和德國的學者也對經濟犯罪的概念進行了法律意義上的界定,相比較,我國的經濟犯罪概念出現的時間較晚,起步也較晚,自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的決定中使用了“經濟犯罪”這一概念后,經濟犯罪才正式在我國被重視,并在之后的幾年對其罪名和罪狀進行了細化。
我國的學者對于經濟犯罪的概念主要分為兩類:廣義的觀點認為經濟犯罪內容包含了危害正常的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侵犯財產以及貪污受賄;狹義的觀點認為,經濟犯罪單指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二、當前經濟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對所有的犯罪行為進行統一的立法方式
人們在進行社會活動時,只有知道了哪些行為會構成犯罪才能對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在采取行動前衡量好相應的罪責和懲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是發揮刑法行為規制職能的有效方式,能夠有效的減少相應的犯罪行為的發生。但是在我國,經濟犯罪的法律條文眾多,但是真正對經濟犯罪進行刑法罪責的規定的卻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在其他的法律文件中進行了宣示性的規定,并沒有對其進行明確的量刑規定,這僅僅表明了國家對其追究責任的態度,并沒有對其進行刑事上的劃分和規定,沒有明確的對犯罪行為進行界定,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對犯罪進行預防。簡而言之,就是我國的相關經濟部門越來越細分,部門法的分工也越來越細,內容越來越復雜,但是當前我國的立法機構人才還是普遍使用的通用性人才,但是緊急犯罪作為專業性強的犯罪模式,想要對其進行法律上的界定就要有專業人才對其進行相關法律的制定,從專業角度進行刑事法律的制定,防止刑事法律與相關法規之間界限的模糊,便于刑法法律的執行,從而對人們的經濟活動進行制約和規范,起到防范的作用。
(二)同類罪名的排列輕重失序
我國的司法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在進行刑法干預時也是有限制的,不能夠對所有的刑事犯罪都投入相同力度的資源,刑事政策不可能對所有的犯罪行為等同視之要根據其影響進行輕重的分類。
在進行刑法干預時,往往根據其社會危害性和對基本倫理的違反程度進行關注程度的選擇,這是刑法對犯罪程度劃分的主要依據,也是刑法立法合理性的重要體現。但是我國的經濟犯罪相關罪名和犯罪事實的排列失當,不符合相關的立法理念。
(三)經濟犯罪的相關刑事立法不夠嚴厲
我國的刑法對經濟犯罪的懲罰力度不大,和其本身造成的社會危害并不匹配,如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其中的所有量刑都比較輕,對犯罪者起不到足夠的恫嚇作用。雖然全國人大已經對相應條文進行了若干修改,但是在對貪污犯罪、受賄犯罪等罪名的量刑上,和同等數額的盜竊、詐騙罪的出發力度相比,要輕得多。
三、經濟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措施
想要對經濟犯罪進行懲戒打擊,就要對立法進行相關完善,使刑事網越加緊密。具體措施如下。
(一)增加經濟犯罪的犯罪類型
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后,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提高,而且當前我國還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期,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多的新現象和新問題,相應的經濟犯罪形式、內容也越來越多變,所以想要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混亂問題,保證經濟運行的秩序,就要加大經濟犯罪行為的包含范圍,增加罪名和犯罪類型,盡快將出現的新問題納入經濟犯罪的刑事法律之中,使經濟犯罪的刑事網更加緊密。
(二)放寬犯罪成立條件,入罪范圍擴大
對犯罪構成的認定是認定犯罪的唯一標準,隨著經濟發展,很多的公司在進行經濟違法行為時都會對其進行一定的粉飾和掩飾,且方式越來越多樣,使對其進行犯罪認定時產生困難,所以要降低相應的入罪門檻,加大經濟犯罪的入罪范圍。增加犯罪主體,犯罪主體不能只在公司和企業,也要增加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減少主觀條件,在認定犯罪時,不能根據其是否為了牟利而改變犯罪認定;改變犯罪形態,其他的相關法律中的一些條款也存在經濟犯罪的行為,要對其進行補充。
(三)采用推定方式認定案件事實,減少犯罪證立的難度
當前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存在犯罪目的和主觀罪過的態度,這是為了貫徹我國法律自由主義和責任主義的原則。但是在經濟犯罪上,實行該原則會對罪名的確立產生混亂,因為主觀因素往往難以進行證明,所以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用推定的方式認定案件事實,根據既定事實對犯罪行為進行認定,這樣提高了訴訟效率。
四、結束語
在刑法規制的范圍內,經濟是較為特殊的領域,這主要是由于經濟不斷發展,要求自由和效率,由此難以與刑法所要求的強制屬性相適用所導致的。因此,對于經濟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也就面臨著重重問題。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刑事立法政策,才能夠通過制裁經濟法嘴,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怡澄.論我國賄賂犯罪的立法完善——以新加坡刑事法律比較研究為視角[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2):35-40
[2]龍興盛.論刑法干預市場經濟之市民刑法觀——以經濟犯罪的刑事審判為視角[J].長沙大學學報,2013,(03):57-59
[3]劉晶晶.當前我國經濟犯罪案件適用刑事和解問題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