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博
【摘要】納稅人權利作為稅法的基礎和核心問題,目前已引起國內外稅收立法者日益廣泛的關注??陀^而言,中國對納稅人權利的關注還剛剛開始。我國法律雖對納稅人權利作出了一些規定,但無論在立法內容或是可操作性等方面都無法起到十分有效的保障作用。
【關鍵詞】納稅人;納稅人權利;納稅人意識;法律制度保障
一、前言
納稅人是中國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國家財政的主要承擔者。中國稅收法治的進展是否良好,國家財政收支的運行是否穩健,與納稅人的權利是否獲得有效的保護,義務是否得到切實的履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長期以來,中國對納稅人問題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和履行納稅義務等方面,忽視了對納稅人權利的研究,以致在稅收實踐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納稅人只有納稅義務”的稅收觀念,嚴重地制約了中國依法治稅的進程。
二、納稅人權利概述
納稅人權利可以分為稅前、稅中和稅后權利。根據我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顯示,納稅人權利包括知情權、保密權、稅收監督權等14項權利。
納稅人權利還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廣義上看,納稅人權利是指納稅人依法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所享有的權利和利益;狹義上看,納稅人權利是指有關法律對納稅人這一權利主體在履行納稅義務的過程中,可以依法做出一定行為或不做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征稅機關做出或抑制某種行為的許可和保障。同時,當納稅主體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時,納稅主體所應獲得的救助與補償。但無論是從廣義上還是狹義上去理解,納稅人權利都是實行“公共財政”所不可或缺的,是“公共財政”的內在要求。
納稅人權利具有法定性、廣泛性和特殊性。納稅人權利的這些性質,使得一國稅法在確定稅務機關征稅權利和納稅人納稅義務的同時,也相應規定稅務機關應盡的義務和納稅人應享有的權利。
三、我國納稅人權利實施現狀
(一)法律層面
至目前為止,國家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等稅收法律、法規?!稇椃ā穫戎赜趯{稅人民主監督權的保護。雖然憲法明確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但未對納稅人的基本權利作出明確規定,而且并未從根本上確立稅收法定主義原則,這就為不規范的稅收立法和稅收執法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同時,我國尚未制定稅收基本法,尚未具備完整的稅收法律體系,而且稅收立法層次較低,難以有效保護納稅人的利益。
(二)制度層面
我國稅收制度缺乏相對的公正性。我國存在著缺乏獨立、專業的稅收審判機關,稅收司法權難以有效審查稅收規范性文件,缺少專業的稅務法官,納稅人缺少對財政行使司法監督權的途徑等問題,難以使納稅人的權利得到有效的保護。
我國以流轉稅為主的稅收結構與發達國家的稅收結構相比,缺少可以客服由于市場經濟的短視、機遇的不同和占有公共資源的差異所造成的分配不公、調節貧富并合理負擔的功能。并且,我國尚未實行高額遺產稅,從而不能達到抑制不勞而獲、矯正不公的目的。此外,我國的稅收立法聽證制度還不夠成熟,缺乏具體規則,難以充分保障納稅人的民主立法權。
(三)意識層面
作為納稅人不僅要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而且還要知道如何去維護和實現自己的權利,這就是權利意識。在當代中國,人們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隨著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但是牢固的權力本位、國家本位、義務本位觀念的影響依然還很深,公民意識和權利意識則很薄弱,即使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犯了也不是利用法律手段而是通過人情請托解決問題。這些落后的觀念不僅不利于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維護納稅人權利最根本的是要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
(四)執法實踐層面
在我國納稅實踐工作中,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很容易受到侵犯。稅務機關以國家政治權利為依托,處于優勢地位,而納稅人卻沒有國家權利為依托,明顯處于較弱的地位。司法救濟是納稅人權利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在我國的法院中,精通稅法和稅務知識的法官數量比較少,導致部分法官在審理疑難案件時還需向稅務機關咨詢,基本是按稅務機關的意見來判決案件。這樣難以真正做到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嚴重影響了納稅人行使申訴權利等問題。
四、對保障我國納稅人權利的建議
(一)加強對納稅人權利的立法保障
當前,對我國納稅人權利的規定應該上升到憲法的高度,使這種權利不可侵犯。因此在憲法中應當明確納稅人權利是納稅人權利保護的前提。其次應當盡快的制訂出對稅收法律關系中的共性的、根本的、普遍的問題進行統一規定的《稅收基本法》,并對這些基本問題統一規定,以對我國的整個的稅收法律制度起到指導性作用,使得納稅人權利的全面有效保障成為可能、增強稅收立法的權威性和穩定性。我們也可以根據已經實施的各單行稅收規范性法律文件,借鑒國外經驗,結合稅收執法中的各種實踐經驗,逐步加以完善。
(二)提高稅務機關納稅服務意識
我國構建的社會是公平、公正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社會的主體都要實現權利與義務上的對等。稅務機關有為納稅人提供稅法宣傳的義務,這也應是各稅務機關工作能否到位的考核標準之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淡化自我唯權意識,強化義務的觀念,全心全意的為納稅人服務,配合納稅人行使納稅的全過程,使稅務機關在真正的變成公民自覺納稅的好幫手,建立起和諧統一的稅收征納關系。
(三)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
強化納稅人的法治觀念,正確定位納稅人權利,使其樹立權利意識。在市場意識日益深入的今天,應該糾正“納稅人義務主體觀”,使納稅人義務權利重新歸位,樹立健全和成熟的權利本位意識,形成人們對法律的共識和認同。矯正“納稅人義務”宣傳的片面性,注重對納稅人權利的宣傳,促使納稅人形成正確的權利觀,加強對納稅人權利的保護,使其增強自豪感和自我保護能力,切實感受到守法納稅給國家、社會和自己帶來的益處,從而使納稅人樹立起社會主人翁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李亞鵬.培養納稅人權利意識.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02)
[2]趙麗容.論我國納稅人權利保障立法的完善.法制與社會,2010(23)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公告.2009
[4]王敬遠.關于保障我國納稅人權利問題的研究.東北大學,2005
[5]劉青.我國稅收征管中納稅人權利保護的反思.改革與開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