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愷
【摘要】我國在改革開放后的30年內無論是經濟還是民生亦或是人民的思想都經歷了質的改變和飛越,在國家政策的鼓勵與人民的協調合作下,致使我國的發展一派蓬勃。我國的經濟環境與民生民態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作為剛性需求之一的住房要求基于人們對于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適度以及環境質量的關心程度的增加而從期初以量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向對質的追求逐步過渡。這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國住宅建設史上的重要蛻變。為了迎合人文素質提高迅速的人民的偏好,廣大的建設者們也在如何充分利用結構布置所造成的功能,以及開發空間的人情味等方面苦下功夫力圖建設新的人性化住宅。
【關鍵詞】住宅;人性化
在結合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可以將人性化住宅的概念大致分為五個大點,即社區規劃要體現人文精神、房型設計要以實際生活需求出發、配套設施要注重人的心理以及生理、房屋造型要藝術化、住宅的健康性要充足。其中一、二點是整個人性化住宅的核心內容。因為在社區規劃上要體現人文精神則需要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塑造,對弱勢群體如老弱孕等的關懷,環境共享的均勻分配比如將社區庭院、會所與住房有機的結合起來體現社區環境的均好性。而房型的設計上則需要將房型多元化,不能固定單一給人死板感,并且考慮到當今城市社會的冷漠,創造出合適的兩代型住房,并且將房型結構也合理化與人性化,滿足社會人群對舒適性、功能性、私密性和美觀性。
一、住宅的人性化特征
概括的來說,應該以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人性化住宅應該具有的特征一是以滿足人多重化生活方式來建立多元化空間建筑;二是強調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三是以鄰里相處為核心尊重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這三點均是以人為出發點,重視協調人與建筑、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所謂特征一即是對于不同年齡段與身體素質的人打造出適合的建筑空間,如示意老人居住的住宅應考慮老人的身高,體質等等。而特征二則是上文中已經有所提到的住宅的自然環境布置,例如綠化率等。特征三則是一種人情味的體現,讓早已在鋼鐵叢林中漸漸淡漠的人不在被一堵墻所相隔。
二、人性化住宅內的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是人性化住宅中的核心原則,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正是人文精神。在滿足人性化住宅特征的前提下,一套合格的人性化住宅的設計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充分考慮居住者的生活習慣
仔細的考慮房間形狀與比例,不盲目傾向設計以高、大、寬為主題樓層空間,注重不同居住者的長久以來形成的不同生活習慣。一味的尋求空曠、高大的空間,會失去平面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喪失合理性的布局是不會讓居住者方便與舒適的使用的,反而會使得居住者感到冷清、缺失安全感,失去了家本身的溫暖。但同時也不能太過狹小,這會使得人覺得壓抑,局促不便。
(二)充分利用室內空間以此減少購買者的費用
在房價一路飆升的當今社會下,將一套房子在符合消費者的心理價位的同時還能提供給他們超越該價格相對應的房間面積的空間感就顯得很重要。壓縮多余的過道和不必要的空間來減少支出,利用吊柜和壁柜來提高利用率。利用無法使用的空間考慮配套的車庫和雜物間。采用寬窗臺、飄窗設計擴大室內空間感,減少墻體方便使用,促進空間的流通感。對大空間進行靈活的分割,有利于空間裝飾多樣性的設置和人口變化帶來的房間調整。這是人性化設計的一方面。
(三)針對弱勢群體的無障礙設計
一個住宅區內的居民不可避免的會有各個年齡層次與身體狀況的差異,而此時就凸顯了人性化設計中針對這些居民中的那些弱勢群體的無障礙設計的重要性了。在這些弱勢群體中最主要的無非是三種,兒童、孕婦以及老人。對于幼兒與孕婦來說最主要的是在住宅區內行動的安全問題。在房屋中的上下樓工具上下功夫,電梯的按鍵設計應在1.2米左右,電梯門在無人按鈕時的關閉速度應該在30秒以上以保證行動緩慢者能安全進入。樓梯的臺階不應該過高。小區內部的道路應平整,坡度不應該超過30度。而在社會老齡化問題下,一個居住區內的老年人會站極大比重,這時候就應該專門為這些老年人提供專門的便利,努力創造出一個自力健康的老年區環境。中高層和高層住宅應設計一定量的無障礙住房套型,入口設置無障礙坡道,設計無障礙電梯,扶手高度不超過850mm等。
(四)健康環保的設計
健康環保的設計即是尋求滿足自然,建筑和人三者間和諧統一的社區。在當今社會高度發達的背景下,單純的優美的居住區環境已經無法滿足人們越發追求居住區整體的高質量環境的心理了,融合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就顯得迫在眉睫。在建造住宅的時候應運用一些能隔熱采暖的綠色材料,降低居民的空調使用率。不全部使用傳統硬質鋪地,采用對節能有利的生態鋪地。配備水循環凈化系統,將排水和雨水重復利用。建造居住區的便民設施。擺放一些可供居民休息使用的涼亭、座位等并以此為中心添加隱藏的小型音響設備,播放輕柔溫和的音樂,增添小區的輕松氣氛。并且設置照明、美化、衛生設施以利于整體環境效果。
(五)綠色自然環境的設計
對于處于工業文明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中的住宅區來說,如何提升一個小區的綠色自然環境是相當重要的。不僅因為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小區內整體的空氣質量,綠色本身的生機盎然也能對居民的心理起到愉悅的作用。因此一個人性化社區應引入大樹、成樹,營造一個社區園林景觀的特色。在植物栽培的選擇上應挑選有益健康的植株,如抗尾氣污染的、芳香的、色彩鮮艷的植物,同時要排除那些帶毒帶刺易引起過敏的植物。同時也要將陽臺綠化與室外綠化結合起來,把陽光空氣引入室內,用大落地窗改善采光拉進住戶與室外景觀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