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善鳳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業在種植期間開始實現機械化發展,維護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在小麥種植期間,為了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需要,需要根據小麥種植機械化問題,為其提出新技術。明光街道農綜站在本文中,基于該要點進行了分析,保證小麥種植獲得更高產量。
[關鍵詞] 小麥 種植 機械化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230-01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范圍比較廣,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現小麥種植機械化,不僅能減少勞動強度,降低成本的使用,還能促進利用效率的穩定提升,保證小麥種植產量的穩定提升。
1 小麥種植機械化問題
在小麥種植工作中,實現機械化雖然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效果,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會產生一些問題。比如:耕作的深度與淺度。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旋耕的深度要將其控制在20厘米之內,機械執行的翻耕工作在20厘米,該情況不僅會導致土層變薄、其根系也會比較淺。在這種情況下,存在的水分與養分無法實現充分利用,在降水與灌溉過程中,也會產生明顯的滲漏現象,從而影響了小麥的正常生長。在實現肥料下移工作中,也會產生一些問題。在施肥過程中,機械會實現旋耕工作,大多數的肥料會存在土壤表面,抑制一些肥料的充分發揮,無法促進肥料利用效率的穩定提升,也影響了小麥的實際生產產量。同時,沒有對耕作的深度進行良好控制,在旋耕工作中,土壤比較疏松,當一些沒有經驗的人員在執行期間,更無法對播種的深度進行有效控制,該問題的產生也不會促進小麥的正常生長。如果土壤失墑快,存在的保墑性較差,不僅會影響到小麥的根部正常發育,降低小麥的抗旱能力,還能在最大程度上影響小麥的生產產量[1]。
2 研究小麥種植新技術
小麥機械化種植過程中,影響小麥高產的因素比較多,如:病蟲害因素的影響、對肥料配置不夠合理、對播種技術的使用以及對品種的合理選擇等問題,都會在整體上影響小麥的生產產量。所以,為了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需要為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病蟲害問題進行解決。還需要保證施肥量更合理,根據各個地區存在的不同條件,為其選擇出合適的小麥種植品種,促進播種技術的優化使用。利用科學、合理的播種技術還能提高小麥的生產產量,尤其是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使用,能夠為其提供有效保障。比如:復式播種技術的使用,雖然在程序上比較復雜,但在工作中,不僅能一次性完成,還能促進小麥生產產量的穩定提升。基于這種因素,在本文中,可以將單項播種技術與復式播種技術充分利用,保證能夠將其應用到小麥種植工作中去,此種情況下,不僅能為小麥的高產性提供新技術,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能促進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2]。
2.1 單項播種技術
單項播種技術的使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精少量播種,該工作執行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機械,還需要根據農業機械的具體要求,為其實現定量播種工作,這樣才能實現更合理播種工作。在使用外輪式播種機械過程中,需要分析排種器播種的具體特征,該機械在使用過程中,與小槽輪型的排種機械是不同的,因為這種播種方式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實現一定的均勻性。近幾年,隨著精少量播種技術的普遍使用,不僅獲得良好的使用效果,還能促進小麥生產產量的穩定提升。其二,實現精量與免耕工作。對于精量播種工作,為現代社會發展中比較先進的機械,實際播種過程中,要按照農業機械的具體要求有效實施。還要對植株的種植距離、種植行距、深度等因素進行控制,保證種子能夠播到土壤中。當水肥都比較充足情況下,要選擇在比較優質的土壤區域進行種植,但在該工作執行期間,要降低播種量,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與營養,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麥的種植產量。在精量播種工作中,對于排種器的選擇,一般為水平盤式、椎盤式以及氣吸式[3]。其中,為了實現均勻的排種工作,促進效率的提升,可以選擇水平盤式,該方式能夠執行單粒播種,也能減少使用的成本。對于椎盤式,不僅能夠降低使用成本和經濟性,使用與操作更簡單,還能促進實現良好的可靠性與通用性。對于氣吸式,主要是利用真空真流壓力差來實現的,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僅能提升速度,還能促進小麥產量的穩定提升。
2.2 復式播種技術
復式播種技術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道岔麥淺旋耕播種,該工作程序比較多,能夠一次性完成[4]。在工作流程下,主要是實現鎮壓、碎土等工作。近幾年,隨著技術的使用,該方式將淺旋耕與條播技術進行結合,不僅降低人力、物力的使用,促進小麥產量的提升,還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發展水平。其二,免耕施肥類播種,該技術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遵循相關程序。在工作執行期間,主要為鎮壓、覆土等工作,其中還存在各個裝置,在對其播種與施肥的同時,還需要實現鎮壓輪工作。在排肥與排種工作中,利用鎮壓輪,不僅能促進良好的操作工作,還能獲得良好的發展效果。所以說,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能減少施肥工作的時間,促進工作效率的穩定提升,還能使小麥獲得更高產量。因此,需要在小麥種植工作中,要促進復式播種技術的使用,保證實現良好的應用作用。
總結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闡述可以了解到,為了促進小麥種植的機械化發展,促進小麥產量的穩定提升。在對其種植期間,需要根據種植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促進新技術的有效利用,保證小麥種植產量的穩定提升。尤其是單項播種技術與復式播種技術,能夠獲得更高效益,也能促進種植效率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 孫福軍.小麥種植機械化與新技術探討[J].農家致富顧問,2016(18):44.
[2] 對山別克·也爾真.探討小麥種植機械化問題與播種新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4):27,29.
[3] 馬西榮.小麥種植機械化問題與新技術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4(11):67-67.
[4] 楊曉霞.小麥種植機械化問題與新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