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235-01
前言
2017年1月5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圍繞強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促進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農業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70%,促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為此,“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農業產業方向在2017年乃至今后一定階段,給農機行業帶來的機遇與影響都是巨大的。
1 要深刻認識到發展綠色農業已勢在必行
近幾年來我國把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建設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構建了相應的政策體系,積極推動綠色生態農業發展。2017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明確了工作的總要求是“以綠色發展為導向”。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突破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的新挑戰;加強農業環境治理,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讓透支的資源環境得到休養生息;實施農業生產清潔化、標準化、品牌化,因地制宜推廣節水、節肥等節約型農業技術,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等,都是綠色農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2 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
財政部提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應更加注重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發揮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農業部要著力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強化綠色生態導向,首次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生態導向的政策取向,“對深松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高效施肥機具和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支持綠色發展的機具實行敞開補貼”,圍繞發展綠色農業需求的農機給予重點傾斜支持。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
3 綠色農業影響農業機械化需求
“高效節本、綠色環保、智能安全”是今后農機技術與產品裝備創新設計、研發制造、推廣示范、生產作業的基本導向。一些以綠色、安全理念,可提高農業投入品和資源利用率,緩解農業資源環境壓力,治理面源污染的農機化技術和裝備將逐漸成為農機合作社等專業用戶的首選。開展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廣清潔環保技術所需的農機作業生產服務,如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高效植保、高效施肥、節水灌溉、深松整地、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等方面,這也將給農機合作社等專業用戶帶來新的作業服務市場。
近幾年減量使用化肥、農藥,農機具的市場新需求會越來越強烈,為減少玉米的生產成本,采用保護性耕作新技術是一個重要措施。保護性耕作的關鍵機具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需求空間較大。同時,適應秸稈覆蓋下作業的深松機、免耕播種機、秸稈處理機等等,都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滴灌、噴灌、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裝備需求市場會發力。預計2017年在繼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形勢下,秸稈撿拾打捆機、摟草機、秸稈歸行處理機等都將保持熱銷勢頭。農機產品將由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移,在大型農場、家庭農場,高端產品將更受青睞。
4 五大理念引領綠色農機
綠色是農業的本原色彩,綠色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機械裝備是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的重要基礎;發展綠色農業,必須要依靠綠色環保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支撐 。2017年農機行業應緊緊抓住綠色農業發展的政策機遇,在綠色生產方式的道路上加快奔跑起來!
一是創新發展理念。加大精準型政策創設力度,協調農機化扶持政策體系。大力推動農機化科技創新,推動制定實施農機裝備制造發展,有效推動主要環節機械由“能用”向“好用”到“想用”。同時,圍繞農業經營體系創新、農業信息化和“互聯網+”的發展,進一步激發各類農機發展主體活力。
二是協調發展理念。在保持發展速度的同時要更加注重提質增效、整體提升。針對大田作物之間、各環節之間機械化不協調,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科學確定主要經濟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路線。
三是綠色發展理念。完善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教育和引導農機手加強機具保養和使用管理,鼓勵推廣符合環保標準的農業動力裝備,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舊機械。加快節水灌溉、精準施藥施肥、秸稈收集處理、深松整地、秸稈還田等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是開放發展理念。要努力構建部門協作、機藝融合、開放發展的新格局。加強與農業科研推廣機構協作,實現作物品種、農機作業、栽培模式相互適應、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機械化體系。
五是強化共享發展理念。繼續完善購機補貼、農機監理惠農等政策。積極推進農機作業市場、維修市場、流通市場健康發展,加快提高農機信息、培訓、推廣、監理等公共服務能力。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專業服務組織;培養農機作業能手、維修能手;鼓勵農機合作社向新型社會化服務主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向發展,讓更多農民分享到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
5 農機市場的新需求趨勢
趨勢一:向先進高效新技術,安全性、舒適性、生態性、和諧性機械發展。按照節約型農機要求,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改善農產品生產環境;大力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機技術,科學控制農藥使用;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綜合利用技術,促進土壤結構改善,保護生態環境,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和機械支撐。
趨勢二:向舒適便捷發展,駕乘舒適、操作簡捷、外觀漂亮將成為農機技術的主流。
趨勢三:向節約可靠發展,油耗低高效率,實現復式作業功能機具將成為市場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趨勢四:向大型化發展,隨著農村土地集中,農業規?;?、集約化經營,與之相對應的農機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向大型化方向發展。
趨勢五:向環保方向發展,以發動機國Ⅱ向國Ⅲ切換為標志,環保對農機市場將產生深刻影響,發動機排放升級將成為未來農機市場的新常態。
趨勢六:專用化、個性化要求更加突出,深松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將得到較快的發展。我國農村長期的化學化作業,導致土地板結嚴重,單產量下滑,土地改良深松成為必然,由此將拉動深松機市場的快速發展。而隨著大型農場、家庭農場的崛起,糧食在一個階段將大量儲存在少數人手里,糧食烘干成為存儲的必須條件。由此將拉動糧食烘干設備市場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