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虎●
追根溯源探解法變式推廣覓思路
——一道模擬題的解法及啟示
甘肅省禮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742200)
楊 虎●
三角函數這一部分的知識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高考中更是考查的熱點.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道三角函數的證明題引起筆者的學習興趣,追根究底對其源頭、解法進行了探究,并對其變式進行思考、推廣,來尋覓這一類問題的解題思路.
這是一道以三角函數為背景的證明題.其等式左邊的分子與分母是角α,3α與5α的正、余弦的和,右邊是3a角的正切值,形式優美,和諧簡潔.追根究底,在進一步學習時筆者發現,1986年的一道高考(文科)數學題與此題極為相似.
將近三十年的一道陳題,又變換了形式出現在學生的模擬題中,體現了數學考試還是萬變不離其宗,也可以看成是問題1的題源,其證法也很多.下面筆者以問題1為例進行探索,并對后續教學進行反思.
探索一:順水推舟 自然得證
證明題最自然的解法也就是從左往右證(或從右往左證)——順水推舟,即把等式左邊經過化簡、變形而得到右邊的式子,考慮到右邊是3α角的正切值,所以左邊在化簡時應保留3α角,將α角與5α角進行組合、變形,產生3α角,向右邊靠攏,自然得證.需要說明的是,等式左邊應用和差化積時,必須是一次同名三角函數方可實行.若是異名,必須用誘導公式化為同名.
探索二:層層遞進 分析證法
探索三:無中生有 添加項法
探索四:正難則反 歸謬得證
探索五:巧設參數 等比助力
在以上的探索中不難體會到,這一類問題證法多樣,但其基本的思路或者說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從右到左——自然得證與分析證法.下面利用自然證法證明此變式題.
基于以上的解法探索與變式探究,進行如下的三個推廣:
啟示1:在教學與學生學習過程中嘗試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可以理解為從不同的角度對一道習題進行解答,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學習過程中實施一題多解,首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能會對一道題給出不同的解法,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究、交流的場所,讓課堂不僅有預設更有生成,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標理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在尋求問題的解法中,學生通過對比、探索,能夠發現更簡捷、更有效的解題方法,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再次有利于學生積累解題經驗,豐富解題方法,從而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
啟示2:在教學與學生學習過程中嘗試變式及推廣.
如何讓課堂成為高效的課堂是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和改革的重要課題,而應試教育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教學中的“題海戰術”,這無疑加大了學生學習的負擔,甚至讓學生厭學.那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一個知識點、對一道習題,不僅從多角度去探索,更要研究其可能的變式,舉一反三并加以推廣,觸類旁通,深入挖掘知識點、習題中蘊含的變式創新因素,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應變能力讓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
G632
B
1008-0333(2017)01-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