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留學生們一致認為,B&R對于他們國家而言是一個契機。
5月一個周四的下午,在上海復旦大學光華樓東輔樓的一間普通教室里,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學生用漢語討論得熱火朝天。作為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文化班和經濟班第一次聯合上課,此次課程主題是“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簡稱B&R)。雖然這些學生的漢語水平參差不齊,對于“一帶一路”的了解也不盡相同,但他們一致認為,B&R對于他們國家而言是一個契機。
就業機會更多了
越南姑娘杜娟到上海已經8個月了,她坦言自己之前對“一帶一路”一無所知。“現在很多中國工廠都遷到越南,所以在越南會漢語的話就有很多工作機會。”杜娟告訴《新民周刊》記者,她從小對中國文化和影視劇感興趣,學漢語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當她知道“一帶一路”的倡議后,第一反應就是以后畢業回國就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了。
意大利小伙馬特和杜娟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似乎比教室里的其他學生對“一帶一路”更有感情。“古絲綢之路,就是中國到羅馬的。現在中意關系不斷向前、愈加親密。”馬特表示,自己學漢語的初衷很簡單——當下在意大利,會中文的人更好找工作。意大利在中國尤其是上海設有不少公司。“一帶一路”對他而言就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我希望學了漢語后,今后找到的工作可以是一半時間在中國,一半時間在意大利。”
巧合的是,越南陳大光國家主席和意大利真蒂洛尼總理都到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可見這兩個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可。
期待和中國的合作
在德國留學生熊明浩看來,“一帶一路”對很多國家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以前歐盟、包括德國,在政治上一直跟著美國走。但是最近歐美的關系日趨復雜,特別是特朗普上臺以來。我們也愈來愈重視經濟往來,例如現在有直接從中國到西歐的火車(中歐班列)。這是一個很好的貿易基礎。這樣的好貿易關系不但對歐盟有好處,而且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德國學生莫里茨也表示,德國商業領袖很看好“一帶一路”:“他們認為,中德貿易對兩國的經濟很有益,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幫德國的公司進入中國巨大的市場。”雖然此次德國領導人沒有參與“一帶一路”峰會,但是德國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成員國之一,由此可見德國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響應。
同樣是亞投行成員國的韓國,也希望以“一帶一路”為契機。5月9日文在寅在韓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后,本來出席論壇的韓國代表也由韓國駐華大使升級為一個政府代表團。對此,韓國男生盧長雨對《新民周刊》表示,希望以經濟帶動外交,以“一帶一路”合作為窗口,緩解因為薩德問題而日益緊張的中韓關系。
作為亞洲僅次于中國的經濟體,日本的態度也很矛盾。日本女生本行萌告訴《新民周刊》,日本國內經濟發展已經呈飽和狀態,需要尋找海外市場。而“一帶一路”中的東南亞或非洲市場都對日本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峰會召開前夕,日本學者紛紛呼吁日本加入亞投行。他們認為,日本如果對“一帶一路”倡議及亞投行持積極姿態,不僅有利于改善中日關系,還會對東亞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來自加拿大的女生吳嫻是一位華裔,她表示中國的強項是基建,可以幫助很多發展中國家。而作為發達國家,加拿大也可以從中受益,因為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國,雙方還有很多合作空間,例如加拿大已經是亞投行成員國,這意味著加拿大公司也可以參與到“一帶一路”的投資中,從而實現各方共贏。
記者注意到,加拿大的鄰居美國已經有所行動。美國駐華大使館和美國企業共同成立了“一帶一路”工作小組,作為協調中美在“一帶一路”項目中的合作平臺。這無疑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在“一帶一路”項目上與中國合作的意愿上升。
有些問題無法回避
印尼姑娘王菁菁的母親是華裔、父親是印尼當地企業家。作為一位混血兒,她可能比其他印尼人更能感到“印尼排華”的影響。“我的樣子看上去更接近華人,所以在印尼大家把我歸為華裔,受到不少歧視。”王菁菁說,雖然現在中印領導層對“一帶一路”倡議達成合作共識,但普通印尼人未必接受。
以印度尼西亞的高鐵建設工程為例,此次的高鐵項目為雅加達到西爪哇省萬隆,印尼與中國國企設立的合資公司負責運營和建設。中國在高鐵建設方面是行家,但是項目實施起來很困難。雖然在2016年1月就已舉行了動工儀式,但工程進展僅停留在部分土地的平整作業上。此次印尼佐科總統到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峰會,就是為了雙方簽訂融資協議。即便如此,也很難完成原定的2019年竣工的目標。
除了政治風險,誕生3年多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沿線百姓的宣傳力度也需要加強。烏克蘭女孩杰奎琳說,2017年是中國和烏克蘭建交25周年,雙方高層都很認可“一帶一路”倡議。但烏克蘭沒有加入亞投行,國家領導人也沒有出席此次峰會。更重要的是,杰奎琳在到中國之前從未聽說過“一帶一路”,可見烏克蘭老百姓對此的了解程度。
生于白俄羅斯、在俄羅斯長大的薩莎提到了另一個問題:中國人對現代俄羅斯或白俄羅斯的了解,遠不如俄羅斯人或白俄羅斯人對中國的了解。這可能是因為中國非常注重吸引這兩國的學生來華學習漢語,由此推進雙方合作。“‘一帶一路應該是雙向的,互惠互利的。”在薩莎看來,唯有這樣才能讓更多國家真的愿意加入B&R這一“朋友圈”。
中國新四大發明
前不久,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發起了一次留學生民間調查,來自一帶一路上的20國青年票選出了心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國家名片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在這支今天刷屏的視頻中,受訪的“歪果青年”紛紛表示,“新四大發明”也是他們最想帶回祖國的生活方式。
北外絲綢之路研究院執行院長吳浩介紹,發起這個調查,是以實際行動呼應“一帶一路”規劃中對于青年交流的倡議:“青年將成為建設‘一帶一路的生力軍,他們理解‘一帶一路的高度和投身的力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