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大學生消費已經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開始成為被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然而,如何正確而全面地掌握大學生消費心理,是一門無從逃避的社會學科,要在目前的消費情況下,客觀地、全面地、主動地分析研究這些大學生在日常生活方式方法中的消費行為中所透露出的消費理念,從而判斷他們的消費行為是否合理,針對一些不夠理性的消費加以指正和教育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在消費的過程中,理性地、健康地合理消費,以免浪費。
關鍵詞:市場經濟;大學生;消費
現在的大學生受大千世界的影響,普遍生活豐富、個性張揚、想法頗多,與此同時,他們也是社會各界中被各媒體評論不一的一代,也因此成為備受社會爭議的一代。如今,當他們成為大學校園里的主體人群時,面對經濟大潮滾滾而來,這群開放前衛、自信張揚、獨立創新的大學生們,怎么樣才能受到正確的引導,健康理性的發展,是我國各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亟待解決的教育問題,加大重視程度,要立足現實情況,順應時代發展,及時更新陳舊的消費觀念,從而有針對性的做好各項工作,不僅僅要科學、合理、有效的幫助大學生順利通過重重考驗,還要指導他們以后走向社會、走到工作崗位扎實基礎、做好鋪墊。
一、大學生消費心理及行為受市場經濟影響下的特點
1.追求個性與盲從消費
如今在學校里念大學的在校生,基本上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沒有兄弟姊妹,家庭條件也普遍較為豐盈富足,從小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中長大,不用為穿衣吃飯而發愁,于是,他們往往在個性張揚、創造力強、表現欲望旺盛等方面顯示的特別突出,并且無論從哪方面都著重喜歡追求一些特別的、個性的東西。同樣,表現在消費這種行為中也特別愛追求新穎特別,通常會選擇一些能表現自己個性地私人訂制的商品進行購買,從而表現自己的特別之處,為自己加分。除了一味地追求個性以外,大學生往往還會受到校園生活這個大集體環境所影響,在很多消費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跟風”的現象,于是就出現了不少學生會產生盲從性的消費行為習慣。這通常表現在由于身邊同學朋友的直觀親身體驗,還有來自于電視網絡等媒體的大力推薦,以致于最終受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購買了很多自己并不了解的產品。
2.熱愛時尚,傾向品牌消費
所謂品牌的力量,就是人們在物質或文化生活中有產品的需要時,會選擇各種各樣的產品牌子來進行參考和選擇,從而滿足需求。近年來,很多國際上的知名消費品牌走進我國市場,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納,其中時尚的名牌產品居多。這對于前衛個性、沉迷于追求時尚和潮流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就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得關于最新流行的時尚品牌,進而滿足消費需求。于是,學生們在對一些商品進行選購時,他們不單單考慮商品的價格和質量,甚至更關注和在乎的是品牌的效應和個性流行趨勢。
3.喜歡人際交往消費
一般在校大學生除了正常的吃、住、行等產生消費的生活必需品以外,還有一部分主要開支來自于他們的人際關系交往。當那些在校大學生離開父母后,就必須開始獨立自主的校園生活,就會迫切需要與老師同學,甚至朋友戀人的人際交往,這需要產生一定的費用用于一些特定的像聚餐、旅游等娛樂活動。對于這一筆的經濟支出,通常學生們會覺得非常有必要,因而也就出現一些同學在非常困難的經濟情況下,依然會想辦法借錢來應邀這樣的消費場合。
4.消費對象越來越多
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里蘊含著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也是體現的千姿百態,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學習材料之類的傳統書籍,而關鍵在于他們渴望走出校園貼近自然,甚至能融入社會的高品質、好質量生活,所以類似像手機、電腦、服裝等消費品便深得他們的青睞。此外,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越來越強,其消費經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在同齡人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個性化的消費理念。不僅消費對象越來越多,還表現出了標新立異的特征,總是希望能夠以獨特的方式顯示自己的成熟,得到別人的認可。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引導對策
1.教育大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合理消費
不管是大學里的教育工作者還是管理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要求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以及消費理念要通過多渠道進行積極地指導和引導,讓學生們認識到在消費的過程中合理安排和規劃自己的消費分配比例,首先要做到“穿衣吃飯稱家當”,讓自己的個人消費水平控制在自身經濟水平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因為在校期間的大學生依然以學習為主,經濟并沒有獨立,倘若不管不顧的一心只放在消費奢侈品上,超出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支付能力,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甚至會讓學生深受其害。于是,大學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結合社會上消費至上發生悲劇的案例,經過分析客觀的事實現象研究表明,讓學生自愿成為一個理性健康的積極消費者。
2.系統調查大學生消費行為并組織研究
其實,我們不能簡單孤立的去研究大學生消費模式的特征以及產生的新的變化,只研究個案,單一枯燥的進行理論教育,會顯得像那些空洞無物的說教,從而引起學生的反感,并且毫無沒有說服力。因此,針對大學生消費的課題,首先要積極運用科學的統計進行調查研究,可以設置類似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成員狀況、日常消費現狀、理想消費狀況等等的大學生問卷調查。然后,根據學生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日常消費水平、不同的消費理念等類別進行分組,這樣才能試圖用更加客觀的、全面的方法了解大學生消費現狀。
3.增設教育大學生的理財觀
如果一個人在理財方面有著突出的能力和優勢,我們通常稱之為“財商”。當今社會,財商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現代人才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要素,一舉成為與智商、情商并存的地位。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學生十分有必要針對理財知識進行基本的教育,從而能夠更好的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管理好自己錢袋,合理規劃自己的精彩人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經濟知識,除了學習國家宏觀經濟的政策,還應更多的掌握居家過日子的個人理財知識,我們往往可以通過將枯燥泛味的經濟課程中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生活理財的精彩案例,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消費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理財知識的具體內容,讓大學生的財商得到提高。
4.建設節約型校園,避免浪費
大學生健康的消費模式是需要大學的教育工作者不斷重視和引導,才能塑造出來的,這對于大學生追求學業上有所成績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同時,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也應該列入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中活動專題,并且持續關注下去。
三、結語
如今的大學生實乃社會消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大學生的消費對于我國構建節約型社會,向全社會推廣節約型的消費模式和理念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盧思思.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8):122-124.
[2]陳俊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15.
[3]壽海.品牌社會責任對在杭高校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187-188.
作者簡介:陳溪月(1991.07- ),滿族,遼寧省沈陽市人,研究生在讀,助教,主要從事應用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