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之 曹勝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養老服務業是關系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要圍繞老年化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讓廣火老年人享受優質的養老服務。在黃海之濱的蘇北地區,就有一位民營企業家以孜孜以求的大愛行動,參與投資農村養老事業,書寫了中國農村養老服務業的新傳奇——
近年來,加快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業發展,一直是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中國的養老事業,迫切需要有擔當的人去探索、去開拓。初春時節,在2017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記者在江蘇省采訪了知名民營企業家張長華先生,聆聽了他以民間資本全身心投入中國農村養老事業的感人故事。
坐在記者面前的張長華,是一個典型的蘇北漢子,黝黑的臉龐,濃重的眉眼,敦實的個頭,話語不多,衣著樸素,看上去很普通。然而,就是這個看似普通的壯漢,卻成功創建了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民辦老年公寓,并組建老年協會、創辦智能居家養老等服務老人的機構,在蘇北地區、江蘇省乃至全國第一個創新探索出“三養合一”的養老新模式。
有人說張長華是一位光環耀眼的“愛心大使”、“公益志愿者”、“優秀民營企業家”,但在他看來,他就是一位身負“重債”依然滿懷希望爬坡前行的“探路人”——為了讓蘇北地區更多年邁的農村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他放棄可賺取3000多萬元利潤的房地產開發工程,毅然投身到還在起步階段的中國農村民辦養老服務業,用承載愛心的智慧與敢闖敢干的拼勁,為生活在偏遠農村的老人們打造幸福安康的樂園。
“我雖然目前還負債經營老年公寓,但心中無悔,因為中國農村的養老業需要有一批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來參與,我認為投資并從事養老事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值得去探究開拓的朝陽產業,我必須一步步做下去?!薄@,就是江蘇省東海籍民營企業家、東海華苑老年協會會長,東海華苑老年公寓董事長、東海華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張長華奮斗的目標與追求。
建造東海華苑老年公寓——國內首推“三養合一”養老新模式
今年48歲的張長華出生于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黃川鎮陶李村,母親是一位淳樸善良的農民,父親是當地農技專家。上世紀的1988年,畢業于東海職業中學的張長華抱著對青春和未來的美好夢想,走出家鄉到南京打工。在繁華的大城市南京,他從最底層的建筑工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成長為房地產公司工程技術項目負責人,年薪萬余元,并通過自學拿到計算機專業大專文憑。1997年,他看到剛剛興起的計算機行業很有發展前景,便辭職回到蘇北的連云港市,與三個朋友合伙在市區投資8萬元創辦了連云港華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主要開展計算機銷售、計算機軟件組裝和網絡技術培訓等項目,三年下來盈利80多萬元,三人“分紅”各獲得20多萬元,這是張長華離家闖蕩12年后創業獲得的“第一桶金”。滿懷喜悅的張長華懷揣著“第一桶金”回到生他養他的家鄉東??h黃川鎮開辦起計算機培訓機構,同時負責黃川區域的國家食鹽銷售與管理工作,這一干又是12個春秋。期間,張長華還在鎮駐地創辦了蘇鹽連鎖超市,兼營當地煙花爆竹管理與銷售,并開辦東海友聯駕校黃川分校、KTV、溜冰場和洗浴中心等。歷經10多年的商海拼搏,張長華在老家陶李村第一個建造起漂亮的“小洋樓”。
2007年12月,隨著市場經營模式的改革轉換,張長華通過公開競標最終以152萬價格將鎮政府改制的一塊占地10畝的破產農具廠產權“買斷”,變更為商業服務用地,準備用作擴大駕校培訓基地或經營房地產商業開發。當時的小城鎮建設正高潮迭起,按照當時房地產開發價格來估算,他購買的10畝地農具廠如果開發成房地產銷售,最低也要獲得3000萬元利潤。許多人都羨慕張長華的“好眼光”,張長華也在心中為自己“掙”來的商機暗自竊喜。
然而,當年突發的一起事件卻改變了張長華最初的創業想法,他的靈魂受到猛烈的>中擊。那一天早上,老家的村莊里傳來一個非常悲涼的噩耗:一位年過七句的空巢老人病死在家里一個多星期才被村里人發現,尸體已腐爛發臭,老人的兒女都在外地打工,平時無暇顧及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出殯的那天,望著老人的兒女傷心欲絕的連連自責,張長華的心被深深地刺痛:“現在經濟發展了,農村生活改善了,但老人們的養老逐漸成為一個凸顯的現實問題。雖然當地黨委政府建立了供養五保戶的敬老院,但還有更多農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需要有一個綜合服務型機構來保障供養他們的晚年生活?!贝撕?,張長華又從相關媒體和民政部門了解到:中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已成為不可回避的趨勢,順應時代需求建立養老服務機構應該是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有識之士共同去探索與發展的責任,而且這項工程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有開發前景的朝陽產業。
基于這個思維和認識,張長華背上行囊到蘇南、上海、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考察調研。2011年初他寫出考察報告,向縣有關部門提出在家鄉黃川鎮建造老年公寓的發展規劃,很快就得到縣民政部門及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批復。2011年4月的春天,在素有“中國草莓第一鎮”盛名的黃川鎮駐地,一座占地10畝的東海華苑老年公寓工程破土動工,至當年底兩幢面積8720平方米的華苑老年公寓大樓拔地而起。初建成的華苑老年公寓擁有203張床位,其中,居家養老型床位100張,護理型床位103張。整個華苑老年公寓還配備了300多平方米的老人健身房、130多平方米的醫療服務室、216平方米的慈善超市及電子閱覽室、愛心餐廳、多功能會議活動室、棋牌娛樂室等。
2013年6月,總投資1500萬元、功能設施完善、綜合一體化、蘇北規模最大的民辦養老機構——東海華苑老年公寓正式對外開放運營,公寓聘用20多名員工,其中招聘3名大學生人才。華苑老年公寓首期對外開放,老人的入住率達到30%。
張長華告訴記者,他投資的東海華苑老年公寓,先期采取兩種養老模式。第一種為“護理型養老”:老人入住賓館式的華苑老年公寓,每月只需交納360元住房費、300元伙食費,基本費用計660元就可享受到系列溫馨的護理養老服務;第二種為“押金型養老”:交納10萬元押金即可終身免費入住面積123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居家養老公寓,入住的老人病逝或退房后可如數退還其交納的10萬元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