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提供就業等方面做出了貢獻,但是在其做出貢獻的同時部分企業也造成了一定的環境污染。為了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應當對其環境績效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由此,本文簡單的介紹了環境績效有關方面,并分析了其現狀以及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和必要性。
關鍵詞:環境績效;環境績效評價;應用;必要性
21世紀,環境問題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多數國家關心的問題,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家和人民都享受到各種各樣的好處,在經濟方面,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的提高,物質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在生活方面,人們的生活因為經濟的持續發展越來越便利,然而,在享受好處的同時,也承擔了環境污染的后果,霧霾、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環境問題不僅僅是國家和人民關注的問題,也是企業綠色、健康發展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為了促進企業綠色、健康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本文將結合環境績效的相關理論,探討對企業建立一套環境績效評價體系的必要性,用來評價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考慮環境因素后帶來的結果。
一、環境績效評價
1.環境績效
企業環境績效是指企業經營活動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或者產生的不利影響的事件進行管理產生的效果。它體現在兩個方面:
(1)財務角度
從財務角度來講,企業環境績效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考慮環境因素后對財務產生的影響。
(2)環境質量角度
從環境質量角度來講,企業環境績效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考慮環境產生的有利或不利影響后形成的環境質量績效。
2.環境績效評價
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是指對個人、團體或組織實現的環境目標進行評價。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是企業環境管理的核心,然而目前我國并沒有一套科學、實用和合理的評價體系,以幫助企業管理當局制定戰略目標。
3.環境績效的特點
環境績效有三個特點,分別為:
(1)外部性。指企業的經濟活動對企業外部產生的影響,包括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2)無形性。指企業經濟活動針對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環境問題作出的貢獻無法用貨幣等計量單位進行確切計量,也無法對其產生的環境效益進行界定。
(3)長期性。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包含了環境因素的部分所產生的績效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對企業產生影響。
4.現狀
環境績效評價受到國內外機構、學者的顯著關注,國外最具代表性的是ISO14031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標準。而我國對環境績效評價的發展相對較晚,在評價過程中大多數不分行業、不分企業,沒有針對性,對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是相對空白的。
二、環境績效評價在企業的應用
1.環境績效評價在企業中的評價方法
雖然我國針對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可以根據ISO14031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建立的評價標準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制定出一套適合企業的科學、合理和實用的評價方可以引入平衡積分卡,并結合企業的特點,構建一套適應企業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實現企業能夠全面、系統的衡量環境績效。
2.環境績效評價在企業中的評價流程
根據國內外研究結論,在對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評價時,我們可以按照IS014031評價標準涉及的步驟進行評價。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指標選取階段。在選取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指標時,我們需要收集企業的生產、成本核算等過程可能與環境有關的資料,從企業外部和內部收集環境信息,并根據收集到的資料設計出相對應的評價指標。
(2)分析階段。在對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評價的實施階段,我們要根據設計好的評價指標,收集企業的經營數據、環境數據以及相應的信息,并進行分析,將得出的結果向企業的相關利益者報告。為了更好的向利益相關者報告分析評價的結果,企業要根據指標選取階段確定的評價指標,結合收集到的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經營數據、環境數據等相關信息,進行充分、適當的分析,得出結論。
(3)反饋、完善階段。市場環境和生態環境具有動態性和不穩定性的特點,這導致了與企業相關的環境績效評價指標也相對不穩定,由此,我們在捕捉市場環境動態變化的同時,對所選取的環境績效指標進行評價時要做到及時分析、及時反饋,并對反饋的結果進行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3.對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評價的必要性
企業建立必要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可以通過評價結果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追求經濟利益發展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1)對企業進行必要的環境績效評價,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環境項目成本,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
為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對企業進行必要的環境績效評價,有利于企業進行有效的環境支出,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率,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合理安排環境管理人員等。建立企業科學、合理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員工建立環境保護意識,將提高環境保護為己任,減少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幫助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環境效益。
(2)對企業進行必要的環境績效評價,可以提高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的規范性。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物等都會使環境遭受污染,為了使其得到持續有效的發展,企業應當加強對與環境有關的會計信息的披露。對企業生產經營流程進行分析時,篩選出流程中重要的部分,并根據篩選出的重要步驟設計出環境績效評價指標,科學合理的確認出需要進行合理的會計計量的費用,避免統統將經營產生的費用支出計入到管理費用中,減少對企業的利潤產生的不利影響,提高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性。
(3)對企業進行必要的環境績效評價,可以幫助企業進一步實現其綠色發展。
企業對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貢獻,也給國家帶來了很多的就業機會,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帶來的環境問題。當今社會,國家和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進行必要的環境績效評價,可以幫助減少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環境問題,有利于幫助企業進一步實現綠色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立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是企業響應我國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理念,順應時代的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當前我國企業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現象,譬如:煤炭運輸時產生的粉塵導致空氣污染,因為地下開采,部分因企業形成的礦區出現地面塌陷,使居民無法正常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企業每年上繳的稅收為我們國家建設提供的貢獻,也不能否認企業為我們城鎮化的建設做出的貢獻以及為企業形成的礦區以及周邊地區解決的就業問題所做出的貢獻,因此,建立企業科學、合理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對建立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進行必要評價,有利于幫助企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保證企業緊跟國家發展規劃,進一步實現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同時,也確保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建設,確保了為民眾提供一份綠色、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氛圍。
參考文獻:
[1]劉紹楓.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
[2]趙林林.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研究[D].河北大學,2010.
[3]殷龍,魏祥倩.企業實施環境績效評價的必要性[J].科技與企業,2013.
[4]劉霞.淺議我國環境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金融經濟,2012(16).
作者簡介:邵麗(1988.09- ),女,回族,籍貫:山西省霍州市,在讀研究生,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