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民
[關鍵詞]CDIO;基礎階段;商務日語;實踐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122-02
引言
“商務日語場景實踐”課程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日語專業學生入學以來,在第一個實踐學期實施的實踐類課程。本課程基于CDIO教育教學理念進行設計,通過商務環境下的場景演練與模擬,旨在使學生在了解日本的商務禮儀,同時加深對日本社會文化的理解,在簡單的商務場景中能夠聽懂基本的商務日語會話,并能用適當的日語進行準確的表達與交流。通過CDIO教育教學理念的“學中做、做中學”和“項目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語言溝通與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為后續的實踐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以“商務日語場景實踐”課程的設計思路與實施過程為例,以期能夠拋磚引玉,為同類院校的商務日語實踐教學提供參考。
一、先行研究
周林娟(2009)指出商務日語是建立在語言學基礎上的應用型交叉學科,是指在經貿、投資等商務領域中的語言應用,是開展商務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要培養三種技能:商務技能、語言交流技能及跨文化溝通技能。郝卓(2013)通過企業調查指出,企業所重視的商務日語人才的職業能力素養的前三位是“學習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交際能力”。企業希望職員具有自我成長意識,注重對未接觸的職業知識技能、企業文化的再學習。王琳(2011)針對商務日語課程改革指出商務日語在我國還是一門年輕的課程,需要在理論提升、教學實踐以及師資建設等方面進行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可以看出,目前商務日語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社會和企業對應用型日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日語教師,如何能夠結合社會與企業提出的要求研發更合適的教材,如何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商務日語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多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討與實踐。
二、課程的設計思路
根據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1321”的學期設置,“1321”學期設置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特色之一,所謂“1321”是將一個學年設置為三個學期,兩個理論學期和一個實踐學期,即:1個學年=3個學期=2個理論學期+1個實踐學期。這樣設置的目的為:兩個理論學期強化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實踐學期進行項目模擬實踐,實踐學期既能夠檢驗理論學期所學,又能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融入到實踐中,從而更加有效地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
日語專業三個實踐學期設置了三個實踐課程,三個實踐課程遵循一體化設計原則,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單場景到復合場景,再到綜合演練,掌握的知識層層遞進,培養的能力逐步提升,即:場景一流程一綜合。具體為“商務日語場景實踐”、“商務日語流程實踐”和“商務日語綜合實踐”。“商務日語場景實踐”這門課程設計思路為:教師通過案例介紹和演示商務場景,指導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場景任務用日語進行模擬和演練。整個教學實施過程總“以學生為中心”,通過項目教學法進行模塊化教學。教師在課上與課下起到的均是引領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與能力培養
“商務日語場景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基于大一學年兩個理論學期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商務環境下的場景演練與模擬,通過商務環境下的場景演練與模擬,旨在使學生在了解日本的商務禮儀,同時加深對日本社會文化的理解,在簡單的商務場景中能夠聽懂基本的商務日語會話,并能用適當的日語進行準確的表達與交流。課程培養的能力按照專業能力、素質能力和應用能力具體分解如下:
專業能力:
(1)理解商務日語基礎知識及相關基礎詞匯和語法;
(2)理解日本社會文化背景、行業知識及企業文化;
(3)運用商務禮儀、企業文化以及日語知識進行商務場景的表達,如:人物介紹、日常寒暄、電話聯絡、商務互訪等場景。
素質能力:
(1)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協調能力;
(2)具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認真自覺的學習習慣。
應用能力:
(1)能夠分析和理解任務,并根據任務內容進行團隊分工;
(2)能夠根據任務設計相關的商務場景內容,并具有一定的創造力;
(3)能夠發現問題,并能夠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解決具體問題;
(4)了解商務場景的模擬和展示的知識與流程,能夠完成實戰演練。
四、教學設計
本課程為40學時,使用CDIO工程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商務日語場景實踐》,此教材屬實踐類教材,專門為初級商務日語場景相關教學量身打造,通過企業調研和企業專家指導,確定企業工作中最常用的八大商務場景,由中日教師共同編寫。以此教材為參考,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流程主要分為以下環節:
熱身訓練:通過提問、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培養口頭表達和創新能力。
聽解訓練:通過聽音頻尋找關鍵信息,培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聽解能力。
記憶訓練:通過將工作環境中經常使用的日語進行分類、歸納和記憶,培養總結歸納的能力。
會話訓練:通過聽會話和發表會話,感受工作場景中的日語使用語氣、技巧等,培養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了解企業文化的能力。
改錯訓練:通過閱讀日語表達有問題的小文章,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翻譯訓練:通過翻譯練習,培養良好的日語書寫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總結訓練:通過對知識點總結,培養歸納總結能力和邏輯思維。
實踐任務:通過任務訓練,培養學生組建有效團隊、口頭表達和人際交流等能力。會話訓練是教學設計的重點部分,此部分精心設計了“即興會話”環節,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辨能力。下面以其中的一個商務場景“人物介紹”為例,進行簡單介紹。
(1)教師設定即興發表內容,提供以下四個訓練場景:
①新員工向同事做自我介紹的場景
②領導介紹新員工,新員工自我介紹的場景
③新員工與老員工間的寒暄及自我介紹的場景
④新員工與部長間自我介紹的場景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各個商務場景的會話演練,教師進行指導和答疑;
(3)教師從以上四個場景中,隨機抽取一個場景,讓學生進行即興發表;
(4)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回顧已模擬的商務場景,進行自我剖析,教師對易錯問題進行講解與說明。
五、教學實施與組織
基于CDIO教育教學理念,采用演示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練習教學法、自主學習法等教學實施方式。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完成商務場景中的各項任務,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
教學充分利用商務日語情景模擬教室,以小班授課的形式進行組織與實施。為了實踐教學的授課效果,采用由企業經驗的中日教師相互配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中國老師主要負責實踐的指導,日本教師主要負責企業相關知識的講解和語言的指導。班級學生被分成5-6組,每組4-5人,課上進行分組練習、討論、展示,課下進行有效的團隊合作及創作演練。
六、考核與評價
實踐教學的質量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完整的評價體系做保障,才能培養出符合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根據實踐學期教學的獨特授課形式,為商務日語場景實踐課程制定了相應的客觀、合理的考核與評價體系。該課程的考核由兩部分構成,即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占60分,由課堂小組和個人的表現以及商務場景展示組成,商務場景展示的考察為四項內容:①商務場景的內容;②口語表達;③商務禮儀;④創新性。終結性考核占40分,為商務場景綜合展示,考察為五項內容:①綜合商務場景的內容;②口語表達;③商務禮儀;④創新性;⑤團隊合作。
針對商務日語場景的展示環節,進行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組內互評是由展示小組針對本組的演練和展示情況進行自評,組間互評是由其他小組根據評分標準對展示小組的展示情況進行評價,教師評價是教師針對每組的準備情況、內容、展示情況等進行全面評價。從結果來看,“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相對合理,更主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課下認真準備,激發學生的展示熱情,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也起到一定作用。
結語
基于CDIO教育教學理念,將項目教學實訓體系引入到實踐學期中,強調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方法,為培養應用型商務日語人才積極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國內商務日語教育改革剛剛起步,需要在商務日語教育理論、教學實踐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提升,同時師資培訓,教材研發等方面也需要進行不斷地探索與研究。
(責任編輯: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