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寧
[摘要]市場需求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的地基,只有扎根于市場需求的地基,明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導向,高校才能在校企協同發展的機制下,革新目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實施基于市場需求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進而確保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關鍵詞]市場需求;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技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139-02
一、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導向分析
(一)商務英語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
長期以來商務英語專業定位于培養服務于傳統的外貿(B2B)英語人才,而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悄然興起,傳統的外貿行業受到新興的外貿行業(B2C)嚴峻的挑戰,傳統外貿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就業愈來愈難。而基于跨境電商的新興的(B2C)行業卻需要大量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
此外伴隨著互聯網與在國際貿易行業的廣泛應用和二者的深度融合,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倡導及支持下,創新創業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也是市場匱乏的人才。
(二)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商務技能應用能力培養
2014年國家教育部積極呼吁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著力培養應用型人才以適應市場需求。商務英語專業自2007年開設以來,一直著力培養重英語語言基礎、寬外貿口徑的復合型外貿英語人才,然而商務英語的專業人才的商務實踐能力一直受到忽視,導致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商務技能應用能力與其崗位要求脫軌,二者匹配度較低。
(三)商務英語專業人才信息技術能力培養
隨著各國貿易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深,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國際貿易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尤其是跨境電商行業的興起,對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更好的要求,如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必須利用互聯網技術完成整個國際貿易操作的過程,從最初的客源的尋找到最后的售后服務等都需要借助于互聯網技術才能予以完成。因此高校商務英語英語人才培養要積極關注外貿行業的發展態勢,不斷增強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
二、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定位不明確
目前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定位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簡言之,都是著重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廣泛涉獵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專業定位模糊、不夠具體,而且缺乏自身的培養特色。由于專業定位不明確導致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的很多課程都與市場對商務英語人才要求的能力脫軌,引起商務英語人才的供給與市場需求出現“表面飽和、實則缺乏”的現象。
(二)教學模式陳舊
商務英語專業是在傳統的英語專業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因此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基本沿襲了英語專業的傳統的“粉筆+書本”、以教師的主導的課程教學模式,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所學的知識主要源自于教師、課本和課堂。教學被簡單地看做傳授一接受關系,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條件的部分高校在商務英語專業課教學中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但是卻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粉筆+書本”、以教師的主導模式卻演變為“幻燈片制作+展示”、以“幻燈片放映員”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習主觀能動性、學習的積極性都未予重視。
(三)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忽視
由于目前高校商務英語教師普遍缺乏在外貿企業工作的實踐經歷和經驗,所以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成為了以英語技能的培養為主,忽視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外貿實踐技能的培養。
三、基于市場需求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一)以地方高校轉型為契機加強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2014年國家教育部積極倡導地600所高校轉型,轉向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商務技能的培養,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導向,尤其在專業課程設置、課程內容選擇方面,而市場所需的就是實踐能力較強的商務英語人才,因此地方高校轉向培養應用型人才無疑是商務英語專業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風標,為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找到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和政策支持。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應注重“知識性與實踐性相結合、語言能力培養與人際溝通能力培養相結合以及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相結合的三結合”。商務英語專業人應用型人才培養重視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在實際商務場景中熟練應用英語語言技能的能力,除了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之外,應用型人才的外貿實踐技能、電腦操作技能、跨文化習的技能及綜合技能等。
(二)基于市場需求重視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傳統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理論修養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高校僅憑一己之力是不能有效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實踐技能。為了能夠真正培養出市場所需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高校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依據市場需求合理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重視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商務實踐技能的培養。
商務英語學科的特點之一是強實踐性。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提高需要打破常規的重視語言理論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課堂上應通過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如教師課堂上通過創造一定的商務場景,鼓勵學生參加諸如角色扮演、模擬商務談判、小組討論等形式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應用中既鞏固了英語技能又鍛煉了商務實踐能力。
與單一的理論教學相比,動手能力要求更高的實訓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校內實訓實驗室是商務英語專業學校應具備的教學設施。有了商務實訓室,學生可以足不出戶,待在學校便可利用高仿逼真的商務場景模擬操練。目前市場有如外貿函電實訓平臺、外貿單證實訓平臺、國際貿易實訓平臺等。筆者所在學校已建立了國際貿易實訓平臺,筆者很榮幸指導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訓,依筆記實訓經驗,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對實訓操作興趣較濃厚,課堂參與度高,并且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了整個外貿流程。通過參與外貿實訓平臺的操作,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此外為了增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應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職業能力的資格考試,如劍橋商務英語證書考試、商務英語翻譯證考試、單證員考試等等,通過參加考試學生的理論知識會得到進一步深化,更能符合企業的需求。
(三)建立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助力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
目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出現“脫軌”的現象,即高校所培養的商務英語人才不能勝任企業的工作崗位,二者的匹配度較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是切實提高商務英語專業人才質量唯一的有效途徑。
高校與企業建立協同育人機制可以有效解決高校“雙師型”商務英語缺乏的困境,通過與企業“聯姻”,互通有無,通過“送出去”的方式,積極派送商務英語教師下企業鍛煉,可以切實提高商務英語教師的商務實踐技、豐富商務英語教師的實踐經驗、更全面了解商務英語人才的崗位職責、崗位能力,進而更好的進行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請進來”的方式聘請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人事擔任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為高校商務英語師資注入新的血液。高校與企業聯合起來共同打造一支強外貿實踐技能的、厚英語基礎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基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高校與企業應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高校按照市場需求合理設置學生校外實習的時間,可以將短期見習和長期實習結合起來。在低年級階段,商務英語專業通過參加在企業的短期見習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崗位職責、能力要求等建立初步的感性認知。在高年級階段通過參加長期如半年左右的實習可以使其親身參與實戰型的外貿實踐,在實踐中學會感知、學會思考,其外貿實踐能力、崗位任職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會得到大幅提升,進而實現從高校到企業的零對接。
四、結語
市場需求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的地基,只要扎根于市場需求的地基,明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導向,高校才能在校企協同發展的機制下,革新目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實施基于市場需求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進而確保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責任編輯: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