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艷
[摘要]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話語霸權”不利于現代教育所倡導的個性化、自主化教學與學習,強調了權力的消極否定性。福柯的微觀權力論強調權力并非都是否定的、壓抑性的,而是具有積極肯定、生產的這一觀點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和了解現代教師話語權力問題,在推動有效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現代外語教師話語具有隱匿性、教化性和生產性特征。這些特征不僅反映了現代教師話語權力關系的轉變,也充分表明教師話語權的合理運用對促進學生個性化、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微觀權力;教師課堂話語權;隱性;教化性;生產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146-02
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2014年新一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將其更改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標題由“要求”改為“指南”,“‘指南這一名稱淡化了行政的強制性色彩,這為各高校及大學英語教師為實現個性化、自主化教學具有更多的自主權。”實現個性化、自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代外語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外語教師是課堂話語的主導者,影響著課堂話語的模式、質量,影響著學生自主有效學習機率和可能性,教師話語及話語權的選擇往往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教師如何合理利用自主權去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轉變角色、更新理念和方法,不再獨居課堂的“霸主”地位,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是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話語及話語權的重新分配是實現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因此對現代教師話語及話語權的特征進行分析對掌握當前英語教學改革動態,現代教師話語權力關系的轉變、教師話語權的合理運用對促進學生個性化、自主性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理論背景
米歇爾·福柯(Michael Foucault)是法國哲學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權力”是其研究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福柯的微觀權力理論認為權力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猶如毛細血管般滲透作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具有流動性。在早期研究中福柯認為權力是單向的控制與被控制關系,是對個人或群體等進行直接支配、控制、監督與鎮壓。然而權力不僅僅是壓制性的否定力量,更是具有生產性的積極力量。權力不僅僅是一方對另一方的集權壓制與迫害,而是積極生產、富于生命力與創造力。在福柯后期作品中,他充分肯定了權力的積極肯定、生產性的一面。我們應看到權力的積極、生產性一面,改變我們權力技術策略使其朝著積極一面發展,“我們社會擁有如此豐富的權力機制儀式、手段和技術,它們能生產多種效應、戰略、知識,為何偏要將權力中這些積極、有活力的要素剔除呢!”
權力具有生產性,權力策略的正確運用對權力關系具有促進作用。微觀權力理論的這些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看待和處理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微觀權力關系問題,如師生關系、父子母女關系、同事關系、夫妻關系等等。
權力即話語,權力是通過話語來發揮作用的,權力在話語中運行和實踐。在外語課堂中,外語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主要的權力關系,教師話語及話語權常常以潛藏和微妙的形式影響著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教師話語及話語權的策略性一定程度上關系著權力關系的積極正面發展。因此權力的生產性、權力策略運用的積極性為現代外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轉型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現實指導。
二、現代外語教師課堂話語權特征分析
(一)顯性控制向隱性控制的轉變
在現代外語課堂中,教師話語權具有“隱匿性”的特征。教師對學生不再是簡單、直接的自上而下的、單向的“支配與控制”的關系。“一言堂”、“教師話語霸權”是傳統話語強勢方,隨著現代社會民主意識的提升,傳統的話語強勢方(政府官員、教師)也越來越注意回避使用這些顯性強勢話語形式,努力營造平等、開放的對話環境,而將權力的運作轉為更隱蔽的幕后。
在現代外語課堂中教師話語及話語權對學生的影響和作用更為隱性體現教師話語由單一性走向多樣化。較之于傳統課堂,教師一言堂的、從頭至尾的講解知識,教師話語在課堂占絕對比重有了明顯的改善。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外語課堂也充分利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如PPT、視頻、音頻的使用,翻轉課堂的引入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直接話語量,減少了教師自身話語對學生的直接控制與壓抑。多種聲音及話語的出現,減少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可以多渠道的、更地道的進行二語習得,它拓寬了課堂的廣度和深度,教師通過多種的話語實現教學,對學生實施間接控制和引導,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調控、矯正的“隱性指揮棒”,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
(二)從外在規訓走向內向教化
隨著壓制和支配性質的逐漸淡化,教師規訓權力對教學活動的正向促進作用也日益明顯,從外在的規訓與懲罰的控制性教育走向內化的教化之路,實現規訓權力的積極效應。在現代外語課堂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溫和、柔性的控制,采用分層分級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差異性教學。其次,采用鼓勵性教學,對學生多用鼓勵、表揚性話語,實現賞識教育,從而給予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親近的外語習得環境,讓學生在方向上和內容上獲得自我塑造的指導、鼓勵與支持。學生是獨立的,有思想、有精神的個體,而不是由規訓管制培養出來的物性、工具性的個體。關注學生的主體性與個體性,創建平等、互動、和諧的現代外語教學課堂積極促進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
(三)從機械傳遞性到生產性與創造性
教師話語權的生產性表現對知識的生產,能“引發樂趣,生成知識,引起話語。”教師的教學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機械性的灌輸過程,而是如何激發學生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富有自己個性化的思考、理解和表達,構建他們自己的話語世界。教師話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應圍繞學生的興趣展開教學活動,教學主題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積極主動構建知識,這也正是我們當今教育的意義所在——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現代外語課堂中課程的開發與創新的主體是教師,教師話語及權力是真正實現課程開發成敗的關鍵所在。在課程的設計、教學內容及話題的選擇上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建構對知識的追求,構建自己的話語世界,實現話語的再生產與再創造;其次,在現代外語課堂中,教師的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對話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課堂教學成功、有效引發學生話語的關鍵所在。提問可為展示和參考性的問題,或封閉與開放性的問題。展示性和封閉性問題指的是答案已固定、客觀化;而參考和開放性問題是答案不確定性、多樣性。在現代外語課堂中教師為避免自問自答、一言堂的出現,提問多為展示性、開放性的,這富有一定的啟發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創造更多的話語,這正是我們現代教育改革的目標所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在教師話語權的問題上,“一言堂”、“教師話語霸權”關注著教師話語權力的消極否定一面,我們通過對微觀權力的性質的充分認識和理解,對現代外語課堂教師話語權力進行分析,這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去理解現代教師話語權的本質,以及在此基礎上我們如何合理充分利用權力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外語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意義。
(責任編輯: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