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法的基本原則貫通于整個經濟法,對中國來說,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當中,建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對于整個經濟法律體系的健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研究進行論述。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法
一、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1.適度干預。
通常情況下,在經濟法的制定過程中,進行適度干預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由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范域所決定的,也就是說經濟法主要的作用是調整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干預進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正因如此,適當的干預的原則便順理成章。第二,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干預手段只能是有限范圍的,只能在尊重私權的條件下。也正是在這樣的正確認知前提下才建立了它的理論大框和規則體制。所以,適當干預作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體現了現代經濟法的發展趨勢走向和它的本質要求。
2.效率優先、統籌公平。
在整個法律的價值體系鏈當中,效率和公平尤其受關注,是所有社會的法制都需要維系和追求的價值目標。從根本上來講,它表現為法對秩序、社會墓本制度和基本關系合理調整與維護,以及進而帶來的人、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發展。法的效益不只是簡單經濟效益,還包括社會效益,從宏觀上來講是在平衡社會上的各種利益沖突,這也對社會的整體利益起到積極的作用。這種協調發展不能被認為是個人要求和欲望的滿足,也更不能看做為是國家當局所做的政策決定。
3.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現代人類發展中重要的價值觀念,同時也被各個學界甚至政府部門所肯定和接受。目前,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并且已經上升為經濟法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經濟法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指的是包含穩定、公平、以及可持續性,講求個體、整體、當代、以及未來的經濟效益、當代發展公平與代際發展公平相統一的基本原則。
二、經濟法的價值范疇
“價值”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了價值,通常情況下,從哲學的角度考察。事物的價值體現在它對人類和社會的教用關系中,法律價值其實也是一種具體價值,同樣存在于社會價值系統中。 社會的需要才產生了法律,法律價值自然而然便是法的精髓。寓于現代法律之中。那么,經濟法為何會存在?經濟法的法價值在于展現經濟法的存在意義和存在目的意義。“相對于調整對象,法律價值毫無疑問是更本質更深層的東西。從哲學的更深層高度概括了經濟法的目的和宗旨。構成經濟法的各部門法律規范都從整體上體現著經濟法的價值,只有把握經濟法特有的獨立的內在價值并且與其他法律部門相區別,比如說行政法、民商法等法律。才能從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高度確立經濟法的獨立地位。為實現經濟法律體系內在的和諧統一奠定基礎。
三、經濟法與社會主義市場的關系
經濟法是在社會條件下國家根據社會的整體利益而加以協調參與和干預等進行規范和保障的法,是一種社會法。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主要目的,要想使市場在經濟活動發展中起決定作用,就要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但事實都會有自身的弱點以及消極面,市場也是如此,所以必須要加強改善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逐步將市場朝著健康的發展方向引導。社會主義下市場經濟體系是與基本制度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社會主義市場還具有他本身的特殊性質。唯有明確這些特殊性,才能夠準確的把握其中具體的科學內涵。分配制度、所有制結構、和宏觀調控這三個方面即是其特殊性質的主要表現。盡管當前經濟法還沒有其確切的統一定義,但是大多數學者有著自己的認識,多數為:經濟法是國家為了克服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調整需要由國家協調的具有全局性和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四、社會主義市場下經濟法的核心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我國的經濟法的探究也不斷走向深入, 尤其是關于經濟法的核心問題的研究。人們對經濟法的核心問題也有不同的觀點,其中主要的觀點有宏觀調控法說和競爭法說等。
1.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指的是國家為了維護整體的社會利益, 克服“市場失靈”,完成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的優化,使得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市場總體進行控制跟調節。當代市場是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產生的市場經濟,經濟法的本質其實就是規范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干預跟調節。有的學者也直接把經濟法劃分為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這種觀點看起來也貌似符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但是卻只看到了宏觀調控的作用,沒有看到其背后的更深層的原因。
2.競爭法說。
競爭法說認為市場經濟本質其實是競爭,只有有競爭,市場才會更有活力。如果破壞了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便會造成經濟市場活力和生機被壓制;競爭法能夠確立競爭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 并且能夠規范競爭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合理且公平的法律秩序體系。以確認以及規范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干預和調節為主要任務,建立以及維護公平公正、自由的市場競爭環境。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應以競爭法為核心。此觀點也科學評釋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任務跟本質,達成了宏觀與微觀經濟的有效結合。
結語
社會的經濟活動需要有一定的約束,而經濟法這樣的法律便是體現社會價值的方式。且能夠實現經濟法基本原則,對社會基本價值的回饋,有利于實現法律本身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1]伍玉娣.淺談經濟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J].港澳經濟,2012(7):78-80.
[2]浦凡.對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研究[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7):215.
[3]單飛躍. 經濟法的法價值范疇研究[J]現代法學,2000(01)23-25.
[4]杜仕林 唐芬 楊瓊 侯漢杰.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研究中心[J].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2004(02)97-99.
[5]張曉杰 彭書清.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核心[J] 廣東社會科學,2000(02)115-121.
[6]劉東慶.政府經濟行為的經濟法規制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3(6):324.
[7]張立明.我國經濟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2(2):141-142.]
作者簡介:平洋,女,(1980.6--),遼寧北票人, 研究方向: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