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桐
摘要: 我國的行政監察體制,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發展,很多地方都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已經明顯的落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找到問題存在的根源,并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已經迫在眉睫。
“人無毛羽,不衣則不犯寒;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是以不免于利欲之心?!表n非子以人的生理需求角度說明人生來追逐利益。因此在國家的治理過程中,要做的不是壓制人的逐利心,而是要通過利益來牽制利益,即順應人趨利避害的傾向,把人引向符合國家和社會的大利益的一面。
關鍵詞:人性好利;公務員;監察;機制
一、韓非子人性好利思想
韓非子以人的生理需求為根據認為自利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一方面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出于利益的驅使。社會上的人際關系,如夫妻、父兄、侍從以及君臣之間,都是憑利益關系的驅使來保持的,由于人人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行動的,這勢必導致各自社會身份的不純粹性。另一方面,人既有求利的本性,就會趨利避害,體現在人性上就是畏懼錯誤,怕被懲罰, “夫嚴刑罰者,民之所畏也”,這種觀點隨后成為其法家思想的根基。所以要將“法治”推行到國家治理中,非常時期必需嚴法。
二、行政監察機制的一般概述
“監察”古已有之。“監”即從上對下的監視和督察。“察”即視察、糾察、舉察。直到秦代監察二字開始連用,成為專司監察的官名。“行政監察”,沿襲古意之外還限定了監察的范圍,明確了監察的對象,即行政監察就是國家行政機構內專門行使監督職權的機關、依法對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行使行政權力的行為進行的監視和督視。
公務員監察機制在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監察缺乏統一標準。在行政監察機制的運行過程中除了《憲法》、《行政組織法》等基本法律對行政監察做了原則性的籠統規定外,專門針對具體的監察職能制定的法律規范遲遲沒有出臺。一些散見于部門法規或是規范性文件中的相關監察的標準和規定也沒有形成專業系統的體系,使具體的監察職能在實踐中,由于沒有統一的可供參照的法規和標準而顯得困難重重。另外,統一標準的缺失使行政監察的效果存在嚴重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受同級人民政府的干預過多?!缎姓O察法》第七條規定“國務院監察機關主管全國的監察工作??h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監察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監察業務以上級監察機關領導為主?!笨煽闯觯诒O察機關行使權力的同時,要對所巡視的對象即本級人民政府負責,顯然在現實的操作過程中,會極大的限制監察人員的權力的行使。
三、探析“人性好利”思想如何在完善我國行政監察機制中發揮作用
第一,在韓非的人性理論中,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欲求,且都會受到利益的驅使,因而在公務員的制度建設中我們應當采取更加具有引導性的方案,而在我國行政監察的困境中,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制度。在監察的過程中懲處與預防的關系是應當得到我們的重視的,懲處屬于事后處理,而預防則能夠在罪惡產生的源頭發揮作用。所以我們就要對公務員的行為進行引導,而引導的最好方式就是給公務員一個公平合理的報酬,這既包括工資也應包括其福利,使其能夠給他自己的家庭一個體面的生活,能夠在為國家工作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旦他的人生價值實現了,他的工作將會成為他所要捍衛的領土一樣重要,這樣就達到了個人與國家的雙贏。
第二,人本好利就必然會躲避不利于自身的事物,因此完善并嚴肅我國的公務員監察的相關法律尤為重要。一個公平合理的制度能夠引導人們積極向上,而一部完善而嚴肅的法律,將會給人的行為劃定一個底線,凡是想要越過這個底線的人,如果在衡量過后,大部分人都會望而卻步的,這將大大減少監察系統的壓力。行政監察法律缺失和不健全,都會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法律的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很多歷史上制定的規章制度,以及部門的設置和權力分配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狀況,所以,一些法律上明文規定的監察內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根本無法開展或者開展有限,這些規章制度的龐雜,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因此,加強立法工作,是當前最有效率的方法,隨著法律的健全,執法的阻力也會減輕,公務員監察機制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監察的過程中監察機構存在多重領導的問題使監察效果大打折扣。最有效方法便是將監察機構從公務員系統中完整的獨立出來。
首先,監察系統應當由中央直屬管轄,財政也應由中央財政直接劃撥,切斷地方政府對監察機構的一切干擾,這將為監察人員提供一個可靠的物質保障,保證其生活的正常進行。由中央統一授權,垂直管理,便是給了行政監察獨立的架構,使其專司其職。而財政的改變,將最大程度上解決地方政府對監察辦案的干預,去除了行政監察人員的后顧之憂,與此同時,中央資金的統一劃撥,將能夠更加穩定的支付行政監察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這也會相應的提高該系統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優秀人人才加入到行政監察隊伍中來,增強隊伍的戰斗力。
其次,應當賦予行政監察人員足夠的權力,由權力產生的腐敗,如果沒有足夠的權力來制約,是無法遏制權力腐敗的蔓延的。權力的賦予既保證了監察的效果又給予了監察者相應的地位,使其在崗位上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在對我國行政監察目前所面臨的困境的剖析中,其中行政監察人員在監察的過程中,最直接的阻礙就是本身執法權的弱小,檢查權有限,導致無法及時的查證。檢查人員處置權基本處于缺失狀態,在遇到需要緊急決策采取行動的關鍵時刻,往往還要等待各方的審批和通知,這極大的降低了辦案的效率和質量,使得在腐敗分子的眼中,監察機關形同虛設,嚴重損害了監察隊伍的形象。因此,應當將檢查權下放到監察人員手中,并給予一定的處置權,保證案件不積壓。
最后,要想實現監察的獨立,就要在制度探索的基礎上,把成果寫入法律中去,將有效的監察制度,通過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保護起來,防止高層腐敗對行政監察系統的破壞。真正實現行政監察在我國社會的獨立運行,為我過的社會主義事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賈玉英等:《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宋洪兵:《韓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三聯書店,2010.
[4]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5]劉笑敢:《老子古今》(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