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蓮
摘要:往昔的日子爬滿了蜘蛛的足印。它正在里面結網,把每一個格子都塵封起來,只是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模糊難辨,有的地方稀稀疏疏明朗清晰。這種感覺是用灰土裹著的黃金,如果不去品它,便永遠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那就是成長的故事。
關鍵詞:教書;教學經歷;公開課
提筆此時心里就想著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教書的道路上我已走過好些年了!不禁感嘆“我已不是那個懵懂的女孩”!
一路上,我還來不及欣賞兩岸的風景,就已經到了下一個路口,每一條線段都像一瓶打翻了的五味瓶,只有回首時才會淡然一笑,然后封存起來作為今生最大的財富。
來這之前我已是身經數次考試面試,教過職高、小學幾所不同學校的老油條了。但直到來這,局里、學校一次又一次轟炸機似的公開課和一場又一場掃蕩式的檢查,我才發現“學海無涯”,過去的工作與將來的工作大相徑庭。這條路上我依然是個新手。
以往的色彩已經成了回憶,不再有人去翻新和評論,我默默在教書的道路上往前走。我不敢說我優秀,但這段路程是我小學教學水平提高的黃金時期。我不斷地模仿,不斷的操練……
我有一個特點,就是害怕不如人。有專家說:越是自卑的人,越是害怕自己不如別人。可能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我強烈的奮斗精神當中可能確實隱藏著我的不自信和自卑。但我并不為此感到恥辱,正因為如此我總是認真對待這三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公開課。孤獨的燈光下總是有我為一次又一次公開課做準備的身影。雖然也有怨言,雖然也會抱怨;但趣在其中,味在其里,我愿意去做。時常告誡自己“要么不做,要么認真做,做到自己滿意”。曾經有位領導這樣評價過我“善于總結和分析”其實不然,我只是在每次公開課之后,大家評課時對我的種種披露感到委屈和不服,于是不斷地改變自己,害怕下次又被批評。其實這一次又一次的公開課有時真的讓我感到討厭卻又迫使我進步。
模仿是這幾年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我覺得,優秀的人才是從模仿開始的。嬰兒學走路是這樣,孩子們學知識是這樣,歌手唱歌也是這樣。每一堂公開課前我必定做的一件事,就是上網看看專家們怎么講的,怎么上的,并且一定得看視頻。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是我模仿的點。在一遍又一遍的背誦專家的課堂中,自我感覺還是提高很大的。每次出去學習,我最讓我坐不安分的就是專家講座,最喜歡的就是聽觀摩課,因為我有了學習的范本。即使是去抄襲別人的課堂,我也毫不感到可恥。倒也有模仿成四不像的時候搞砸了我的公開課,呵呵!那也只能怪自己模仿不知變通。
數學使我最苦惱!也許是因為高考數學失利的原因,一提到上數學課,我就心煩意亂。但我居然教了近兩年的數學。要不是遇上包班,我可能這輩子也不愿去碰數學。現在想來,也算人生的一筆財富,又增加了我的一項技能,至少現在也沒有那么怕數學了。我得特別感謝朱主任,因為每次讓我聽數學課,上數學公開課,我都感到無比委屈,但他每次都堅決讓我參加數學活動。沒有他的堅決,就沒有我的這筆財富!
時間不夠用,是我這幾年來最大的感悟。每天除了上課、學生、作業,還得面對那些令人煩躁的考試、材料、學習任務。學校的事已經讓我覺得疲憊不堪了,回家還要不斷地抄寫材料。幾年來,我的電子文檔里已經數不清新建了多少個文件夾了,家里的文件也已經放滿了無數個了。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啊!
我的毛病有仨:一是字寫得丑。幾年來,不斷地抄寫各種各樣的材料,還是沒練好。這個恐怕我是在這三年達不到領導標準了,沒關系,我繼續練。二是老寫錯別字。甚至好幾次公開課都被學生當場抓獲,弄得我丟臉丟到老家了。可能是因為緊張吧,我得客服。三是,找不出問題。每次公開課前老覺得自己該去問問老教師,可是總是找不到關鍵的問題去問別人,這讓我非常苦惱。人說學習到了一定層次,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也許我還沒到達那層次。只能感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啊!
成長如一張白紙就看你如何去增色添彩。成長是懵懂無知,成長是苦悶彷徨,成長是怯懦退縮,成長也是勇敢、堅強,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更離不開領導的關懷,成長里的故事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是一幅五顏六色的畫;一個蘊含了各種顏色的萬花筒;是一個打翻了的五味瓶,需要自己去醞釀、去磨擦、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