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萬軍
摘要: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改提倡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多元化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多角度、多方面的方式對學生的綜合性素質進行有效培養的先進教學方法。針對初中語文教學,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是促進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淺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主體轉化;全面能力
學習一門語言學科需要足夠廣泛而深刻地對其相關知識的了解以及理解,可以見得教師對于語文的教學不可僅局限于僵硬的應試教育模式,而應該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主動探索語文的奧秘。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開拓學習眼界,使學生更為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學科中所蘊藏的知識,區別于單一化的教學方法,它更具備發展性和先進性。下文筆者將淺析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一、內容、方式、手段多元一體
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涵蓋了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的多元化,集合三者各自所對應的區域,綜合形成多元而有效的科學教學方法。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選擇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綜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推動初中語文教育的整體多元化方向的發展。
(一)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局限在課本的目光投放到更寬廣的課外知識上,這并非指摒棄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在基本掌握好課本上知識的基礎之上,盡量去了解更多的課外相關知識。語文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可以體現在許多方式。如:學習完課本上一首詩詞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此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不同作者的同類作品,進行對比或類比教學。以此增加學生對所學作品理解的深度以及對其他作品了解的廣度,這也就是語文教學內容多元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相較于單一化和專一化的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更有效的提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產生學習快感以及學習成就感。教學方式多元化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經驗,選擇出最適合大部分學生幾種方式,從而使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成果最大化。如:可以嘗試變更許多教師最常用的探究法,轉而使用啟示法、講授法等。讓學生換一種獲取知識的方式,使其擁有更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教學手段對于學生的知識吸收程度起著間接且重要的作用,多元而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容量。可見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如:引用所學內容所對應或相關的音樂或視頻;創建語文教學情境,如教授文言文課程時可以采用課堂情境演繹,營造學習氛圍;設立獎懲制度,獎罰分明,增加學生學習動力。
二、提升學生主體地位
在綿延的教育歷史長河中,長期以來是以教師為主體。在現代化教育理念的推動下,主張提升學生在教育環節中的地位,主張以服務教育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注重教學整體性,又兼具個性化教育,以高效多元的方式為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展提供教學服務。
(一)培養學習參與意識
灌輸“填鴨式”的語文教學方法是事倍功半的,而培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語文教學方法卻是事半功倍的。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氣氛,主動引導學生參與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環節,培育學生動腦動手意識。學生的學習參與意識主要靠教師在課堂上每一個學習環節的引導,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意識。
(二)提供學習參與機會
除了有意培養學生參與意識之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參與機會,是學生活躍的思維有用武之地。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參與學習機會有利于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是推動教學多元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如:講解一篇文章之前,讓學生提前通過查閱書本或網上搜索的方式去了解文章背景、作者背景以及其它相關知識。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不僅僅是在課堂上,課上課下需要一體化。
(三)提高學習參與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參與能力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意識和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機會的重要目的。通過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于學生而言是在客觀上為其創造“學習通道”,兩者的共同作用下,有助于提高學生主體地位,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能力,使其提升語文整體學習能力。
三、培養語文全面能力
語文教學的多元化就語文學習四大環節——聽、說、讀、寫來講,需要教師綜合四大環節的教學安排,使四個環節相輔相成,以多元化的組合來造就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聽與說
聽是語言輸入環節,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多聽,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就是學生從聽的方面獲取語文訊息的主要渠道。在課堂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聽到更生動的內容而非僅是刻板的知識,同時要注意拓寬所講的知識面,在合理范圍內延伸知識。說是語言輸出環節,在課堂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展開討論,將自己對于所學知識的見解與他人分享,以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
(二)讀與寫
讀是最常見的語文知識輸入環節,在課前,學生可以通過讀課文熟悉所學內容,了解文章大意,達到預習的效果。在課外,教師要有意識培養學生閱讀課外名著的良好習慣,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寫是輸出環節,不僅只是通過作文練習的方式,教師還可以以培養學生寫日記或周記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從而到達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四、結束語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符合現代化教育理念的培育綜合型素質人才的科學教學方法,學習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提高有效性和可行性。筆者認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的多元化上。同時,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和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也是教學方法多元化的重要環節。在語言學習的四大環節上,教學的多元化也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的關鍵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環節中,教學方法多元化是培育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科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