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華
摘要:在分腿騰越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常見錯誤動作的規律,而且也需要及時選擇合理的預防與糾正錯誤動作的方法。這對于縮短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十分有效。
關鍵詞:分腿騰越教學;錯誤分析;糾正方法
一、分腿騰越動作常見錯誤的分析
1.錯誤易出現在分腿騰越動作學習的開始階段,也就是初步建立動作概念階段。這一階段是學習開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動作的技術,對動作取得感情認識,初步形成動作技能。由于動作技術的不熟練,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過程相互轉化的靈活性差,各部位肌肉用力缺乏必要的協調性,動作正處于泛化職階段的教學過程。
2.在該動作練習時,由于一些學生未能掌握好關鍵技術一踏跳、推手、第二騰空這三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常常會出現手未撐好馬就“飛過”馬、腿被跳馬擋住“栽過馬”“臀部提得太高而無力頂肩推馬”、“沖肩”上體前下壓等錯誤動作。對于由于技術動作難度相對較大、學生心理壓辦等方面因素造成的常見錯誤,教師應謹慎安排教學環節,使學生能順利渡過這一難關。
二、錯誤動作快速有效的糾正方法
1.利用音像媒體,建立完整、準確的動作概念。
利用音像媒體,教師可從容地講解各分解動作的要領,把動作關鍵部分講深、講透,使學生能夠建立起清晰、完整、準確的動作概念,并能充分利用視覺、聽覺,以及其它感官獲得動作形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通過實踐,學生就能較快地掌握動作技術要領。
2.運用簡化條件,建立相應動作技能。
在跳箱分腿騰越教學過程中,當動作技能處于泛化階段時,盡可能創設良好環境,降低跳馬高度、動作難度,減輕學生恐懼心理,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形成穩固的動作技術技能。比如加寬器械寬度,在初步建立完整動作開始,可利用跳高墊上做跳上經分腿立撐、分腿挺身跳下的動作。在動作技能相對穩定掌握的基礎上逐漸增加難度,降低錯誤動作的出現,便于順利地進行復雜動作的學習。
3.教師及時指導、糾正、加強輔導。
改進和提高動作質量階段,是逐步消除各種錯誤動作,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改善動作協調性,提高完成動作質量的關鍵階段。但此時學生對動作的掌握尚不十分鞏固,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動作的協調性易受到破壞。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及時指導、糾正錯誤動作,加強輔導,縮短練習的間隔時間,強化身體素質訓練,以盡快掌握動作,適應分腿越技術發展的需要。
4.加強誘導和輔助練習。
在跳馬分腿動作教學過程中,尤其要加強對關鍵技術動作的輔助練習。在踏跳這一階段可利用鏡子練習原地快速提踵、強化擺臂方向和位置,提踵時身體的姿勢必須符合踏跳時的要領。同時也可利用助跑3-5步上板、踏跳撐墻的練習。在推手動作練習時,其一,可采用面對站立,兩臂前舉稍高于肩水平,身體前倒頂肩推手,并使身體還原成站立;其二,可由一名學生做身體前屈,低頭,兩手扶踝,另一名學生做手撐其背,含胸提臀,分腿跳過的跳背練習;其三,可做原地跳起分腿過低山羊的騰越動作;其四,在山羊兩側分別由二人牽繩子山羊而進行的練習。在學生練習撐馬動作時,可通過保護與幫助握住其上臂,當學生推撐同時幫助頂肩推手。但在這些誘導練習過程中,還應加強肩帶力量的練習,如“兩人推小車”和身體俯撐推手擊掌的練習。在第二騰空動作練習時,其一,可采用俯撐兩腳蹬地經分腿立撐,接著和由跳起分腿、展髖、展腹的練習進行誘導,使學生體會到身體從自由水平位向上抬起的動作感覺。對于展體動作技術的練習,可采用原地跳起撐馬推手、展髖、展腹落下的練習(不過馬),目的是使學生體會腹部前挺感覺和推手與展腹的銜接感覺。同時也可采用分腿騰越跳過馬時,用手碰到堅立在前上方的物體,練習推手向前上方擺迅速伸展骸關節的練習。同時,還可采用原地跳起分腿展髖展腹的練習,這練習和實際動作更接近,有利用學生體會空中展體動作。
5.注重保護與幫助。
分腿騰越動作中的保護與幫助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尤其在動作處于泛化階段的教學中,采用助力性幫助,讓學生體會動作,取得感性認識。當動作處在分化階段的教學時應逐步消除學生的各種錯誤動作,消除肌肉過分緊張的現象。與此同時,也教會學生自我保護,從而達到改進、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目的,對初學者,在練習過程中,動作不熟練時不要過早脫保,否則易破壞動作動力定型的建立,使動作出現反復現象。因此,要求教師要做到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學生建立正確的運動感、體力充沛、充滿自信心的情況 下方可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