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萊提·阿不萊提
摘要:幼兒園《新綱要》明確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且有機會說的愉快氛圍。幼兒教師要多鼓勵兒童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可見,語言對幼兒的發展發揮著的重要性。為此,圍繞培養創造意識,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利用直接感知方式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教師參與到語言活動中,增強幼兒的重視,創新幼兒語言教學方式,積極拓寬幼兒的視野,對幼兒的語言學習課堂內外環境進行科學規劃等五個方面進行教學是可行的。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教學;環境
引言
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開始,是幼兒學習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時期的學習速度、學習能力較強,教師與家長如果能利用幼兒的這一優勢,采取科學合理的引導方法,能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幼兒的智力、思維與語言能力。語言課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園的語言課是實現幼兒語言發展的一種主要途徑。幼兒園的語言課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幼兒園語言課的教學效果又影響著幼兒語言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
一、培養創造意識,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最寶貴的財富,一定程度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弱、語言表達的欲望與想象力是否豐富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在幼兒語言教育中,樹立并且培養增強幼兒的想象力這一教學目標非常重要?;诖?,要求幼師在開展語言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之外的“空白”部分挖掘更深層次的內涵,比方說,可采用問答、引導、啟發等方式讓幼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不斷提升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的思考能力,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幼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DIY活動,比如積木的自由組合、沙畫創作、橡皮泥創作等,這些都能增強幼兒的想象力及動手能力,幼兒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二、利用直接感知方式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直接感知方式是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聽、說、看等方式拓寬幼兒的認知范圍,加強幼兒的感知能力,豐富幼兒的語言,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例如,在春季教學期間,幼師可設置自然科學角,要求幼兒在小組學習過程中,一起種植白菜和胡蘿卜,待胡蘿卜和白菜發芽時,引導幼兒說出“嫩綠的葉子、綠油油的葉子”等詞匯,通過實踐來豐富幼兒的詞匯。再如,當冬季下雪時,幼師可以帶領孩子們一起去觀看雪景,然后向幼兒提出問題:“孩子們,你們看,白茫茫的雪花像什么呢?”待提出問題后,再將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探討與交流中培養提升幼兒的語言詞匯使用能力。
三、教師參與到語言活動中,增強幼兒的重視
傳統的幼兒語言教學中,很多幼兒教師會讓幼兒自由進行交流,盡管給幼兒提供發展和鍛煉語言能力的空間,但是,他們的自制能力弱,很容易出現跑題或偏題的現象。為此,在語言教學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幼師要主動參與到幼兒的語言活動中,指導他們,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筆者通常會設計一些故事教學活動,一方面使課堂童趣十足,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過故事教學也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講述《小熊請客》時,先播放一段《熊出沒》的動畫片段。孩子們都聚精會神地觀看。接著,再引入語言教學,讓幼兒分組排練,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再由教師給予點評。在幼兒表演時,教師也要加入其中,激發他們的表演欲望,更利于幼兒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節、對話等。這種師生共同參與的實踐活動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作用。另外,教師也可引入兒歌、看圖說話等形,活躍課堂氛圍,讓幼兒都能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自由表達。
四、創新幼兒語言教學方式,積極拓寬幼兒的視野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一環,良好的語言環境能提升幼兒的文化品位,培養高尚情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創新語言教學方式,促進幼兒認知、情感、人格等的發展,科學有序地實施語言教學,拓寬幼兒的文化視野。將教學內容和幼兒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下快樂成長,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比如,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風、雨、花草、彩虹等事物,讓學生去體會情感上的變化。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獨特情感表達出來,與小朋友分享。幼兒也只有經歷過了不同的鍛煉,才能不斷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提高語言水平。幼兒教師也可以給幼兒講解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豐富他們的知識面,使幼兒都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
五、對幼兒的語言學習課堂內外環境進行科學規劃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好的語言環境作為支撐,不管是母語還是外語都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為語言學習者提供空間,因此,在具體的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所要講述的語言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比如,學習了漢語拼音后,將聲母和韻母進行劃分,在課外,教師就可以利用具體物體的形狀作為輔助記憶的手段指導幼兒學習,記憶并且理解這些字母,如字母“e”比較像鵝,字母“m”是一扇雙開門等這些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物體,都是幫助學生認識,理解記憶這些漢語拼音字母的好方法?;诖耍谡Z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注重開發幼兒的聯想意識,指導他們學習,使得語言學習效果更顯著。只要教師做語言教育的有心人,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也會不斷得到提升。
幼兒語言的學習依賴于社會經驗的支持,通過多種活動拓寬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學習內容,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善于發掘語言教學資源,開展多元化教學,立足理論又不受制于理論,抓住兒童的興趣點開始語言教學,培養幼兒多說、多想、多思考等方面的創造力,使語言成葉,思維成花,成長成果,使幼兒語言教育成為真正的教育。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為促使其日后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磊,王滿華,楊薇薇.多媒體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應用的效果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9):58-61.
[2]烏金木斯.論如何運用多媒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幼兒語言教學活動[J].關愛明天,2014(12):55-56.
[3]唐桂林.淺析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中英語兒歌滲透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刊,2013,(02).
[4]趙聰英.淺談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的發展[J].中華少年.2016(04).